成叶
【摘要】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百年实践经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阶段,以思想建设开启党的自我革命、以制度建设接续党的自我革命、以政治建设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积累了诸多坚持自我革命的经验启示,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开展自我革命,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形成刀刃向内的强大魄力,使之成为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窑洞对”。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即民主监督。而今通过新的实践,自我革命成为了第二个答案。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得出的成功之道,也是我们党继续成功的重要遵循。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百年实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自我革命作为保持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遵循,并一以贯之地将其落实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实践主题和实践方式。
(一)“站起来”阶段:以思想建设开启党的自我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自我革命实践通过思想建设迅速萌发。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己任,将自我革命作为思想法宝。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后,针对党内存在的妥协退让的右倾思想,党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针对教条主义,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论断,倡导从实际出发工作作风,力戒务虚思想。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初衷,1941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以“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为方针,纠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1948年,土地革命宣传出现“左”倾错误,“发扬成绩,纠正错误”成为纠偏、矫正的思想指南。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两个务必”的提出体现出深刻的警省意识。
2.新中国成立后,以思想建设引领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持续推进。为直面执政新挑战,党持续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抗美援朝期间,“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火热开展。1952年,党中央发布指示,提出要加强党员“八项标准”教育。1957年,立足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决定从整顿党的作风入手,克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由此,全党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得以提升,工作作风得以改进,更能适应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需要。面对文化大革命,中央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挽救了党和国家;另一方面适时纠正“两个凡是”错误方针,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转折。
(二)“富起来”阶段:以制度建设接续党的自我革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自我革命实践进入了以制度建设为主的新阶段。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在思想建设基础上,以制度建设接续党的自我革命加速推进。
1.从制度上打破领导干部特权现象。把党的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创新体现,通过制度建设可以破解发展难题、赓续自我革命。这一时期,通过大力整治官僚主义等现象,在党的建设上逐渐科学化、民主化。《中共中央关于丧失工作能力老同志不當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候选人的决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规则》等标志着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废除。
2.一些制度化的条例、规定等相继出台。在改革开放推进过程中,党的制度建设主要围绕党内民主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展开。《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关于查处党员违纪案件中收集、鉴别、使用证据的具体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等文件、规定、条例相继出台,是制度化治党运用于党的自我革命的现实写照。
3.以制度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取得实效。制度治党是改革开放后党的自我革命的显著特征,修订党章、出台纪律处分条例、制订党内法规等都是制度建设的体现。“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命题被提出,党的建设成为了“新的伟大的工程”。针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侵蚀权力现象,十六字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被提出。在健全中央集体领导制度、完善民主集中制、推动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新探索,为党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强起来”阶段:以政治建设深化党的自我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走向以政治建设为重点的深化阶段。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新的伟大的工程”,是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新时代方略。
1.党的政治建设更加紧迫。面对国内外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使命和担当精神,以政治建设为关键,全方位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整治党内突出病症,练就“自我排毒”的内功,以真抓实干呼应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新要求。面对党内“老问题”反弹、“新问题”出现的风险,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反四风”为突破口,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等相继开展,主动出击、主动应变、主动纠错成为风尚。
2.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治建设关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乎广大党员对党的忠诚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成为重中之重。在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的过程中,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以政治建设为重心,党的自我革命强化了使命担当、净化了党内风气、树立了良好形象、改善了党群关系。
3.做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于政治导向是明确的、一贯的,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鲜亮底色。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是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补足理想信念之“钙”来预防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等问题蔚然成风。党员干部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忠诚、为党分忧、对党尽职成为行动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健康党内政治文化、严格选人用人标准等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经验启示
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决心和信心,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证明了勇于自我革命是党攻坚克难、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力量。
(一)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开展自我革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带领人民奋斗的“中国梦”,也是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实践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深入开展思想建设,纠正“左”倾错误和右倾错误,以思想建设引领自我革命从理论走向现实,全党在思想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整风整党运动、“三反”运动、纠正“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等,以思想建设引领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持续推进,“建设一个新世界”有了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的深刻认识中,党内民主制度、监督制度等制度治党的实践深入开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两大历史课题被提上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走向以政治建设为重点的深化阶段,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的工程”成为党的自我革命的新举措。
(二)自我革命重在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会面临不同的风险和隐忧,在忧患意识指引下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世情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情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党情上,党内存在“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等问题。所以,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打造和锤炼党进行自我革命的主动性、积极性、彻底性、持续性、全面性,才能在历史发展中避免“温水煮青蛙”的命运隐患。只有始终保有忧患之思,只有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只有全面认识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只有坚定不移地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这个艰巨使命落实在应对巨变、应对风险、应对挑战的不确定性中,才能掌握历史主动、把握历史机遇,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功。
(三)自我革命必须形成刀刃向内的强大魄力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自我革命过程中形成的刀刃向内的强大魄力,是确保党的自我革命行稳致远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直面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审视自身,坚持刀刃向内、剔除痼疾,这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关键所在。在党的自我革命历程中,反腐倡廉一直是重要任务之一,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劲敌时的坚强斗志,还是和平年代面对自身问题时的“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都体现出党在自我革命过程中立足自我、正视自我、提升自我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纠错意识和发展意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着眼新时代的痛点问题,从战略高度加强监督体系的整体设计,使党内监督走向完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打虎、拍蝇、猎狐”成为刀刃向内的生动说明。从本质上看,形成刀刃向内的强大魄力,体现的是一种强大的主体意识和自觉的实践意识,是党的自我革命有广度、有力度、有成效的重要原因。
(四)自我革命是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内生动力
自我革命是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内生动力,自我革命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保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由此获得人民信赖,实现长期执政。人心向背是实现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孕育之时就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小米加步枪”“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负人民”等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与紧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对于人民的来信或要求见面谈话,均应热情接待,负责处理”等论断,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的重视与关怀。走好新的赶考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应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坚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屆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