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羽楠
石堡寨村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东南部,该村距县城8km,距壶关高速口5km,S225省道(太行山大峽谷旅游专线)、县道西黄线穿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村“两委”班子成员9名,设有4个村民小组,党员65名,本村劳动力人数885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劳务输出、种植养殖收入、资产收益分配带动等。2021年,石岩头村、西堡村、寨上村3个村各取一字合并而成“石堡寨村”,其中以原西堡村为主体。在龙泉镇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下,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石堡寨村已经发展成为“公共服务均等化”“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30分钟公共服务圈、30分钟购物圈”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这些成就都离不开一个人——刘建平。
刘建平原来是寨上村的党支部书记,并村后被推选为石堡寨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自上任以来,他“一肩挑”引领石堡寨村走向繁荣,带领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的致富带头人作用,整合优势资源,为群众打开了增收致富的“幸福门”。
基层治理新模式释放发展新动能
在对石堡寨村的发展优劣势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刘建平积极带领村干部探索全新的村落基层治理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党组织、各级干部的作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村务管理各项举措,为石堡寨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全新的基层治理模式成效显著,赢得了村民的广泛好评,也打开了村强民富的“幸福门”。
基层党建:先锋模范显现新成效
刘建平在担任原寨上村党支部书记期间便展现出较高的思想觉悟。他在组织修建完善寨上村的水、电、路、网、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同时,将西堡村、石岩头村的基础设施一并进行了修建完善。刘建平有较好的服务村民意识,他开办的实业公司为当地提供了16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26户村民购买大货车,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刘建平成为村民中当之无愧的“大能人”,赢得广大村民的支持。
涉及三村合并,各个村落情况复杂。要想村落发展好,开展党建工作十分关键。刘建平以党建为引领,着力破解发展壁垒,探索村落合并的全新发展模式。例如,石岩头村原来环境脏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刘建平在征求村民意见后,亲自组织铺设地下管网,硬化村中主路,家家接通自来水,户户有蔬菜园,民心凝聚起来。同时,刘建平重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积极召开村干部、工作队学习党的理论会议,讨论落实乡村振兴政策。对于想要入党的村民,他更是悉心引导,严把思想关,充分考验其入党的初心与实践。在他的密切关注下,石堡寨村培养了4名村后备干部,发展了1名新党员,切实增强了基层党建力量。
党员干部:“一盘棋”观念“新”入人心
石堡寨村党支部善于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村干部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提升村民“心”动力。刘建平着力解决村干部的思想落后问题,引导村干部抛弃旧的地域观念,强调新村落集体精神的培养。强化“一家人”意识,不分“你的、我的”“原来的、现在的”,而是“我们的、大家的”,坚决落实并村更并心的先进理念,坚持三个村都好才是真的好。在他的努力下,村干部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集体精神进一步落实到村务各项行动中,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提高风险共担意识。刘建平坚持各村资产、资源合并,财务收益并为一本账,村务一体谋划,债务风险共担,切实做到了合并村落并利也并险。在村落建设上,刘建平因地制宜,依托村落资源优势,做好顶层设计,并细化实施举措,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努力实现“点上精致、线上出彩、村域美丽”的美好构想。
激发党员强大合力。合并村落后,针对以往党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和考核过程“抓手少、评价难”的情况,刘建平积极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分为在职、无职、流动、年老体弱四种类型,并构建了由基础分、任务分、评议分和奖励分四部分组成的党员积分体系,按照“一人一表、一季一评”的要求,每季度将党员积分情况在村党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开。刘建平希望通过党员积分、公开晒分两项制度,能够切实鼓励党员“干好本职事、做好包联事、完成交办事、参与集体事、管好家庭事”,保证“基本指数”,提高“先锋指数”,多争“加分指数”,不碰“扣分指数”。这样一来,党员管理有了“硬抓手”,党员评价有了“硬指标”,党员约束有了“硬杠杠”,党员真正树立了“积分就是脸面、积分代表形象”的意识,真正形成了“支部领航,党员群众划船”的强大合力,乡村振兴也更“有力量”。
基础建设:村居奔向新格局
石堡寨村是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石堡寨村党支部力求把握好建设之“形”,发展之“势”,找准新坐标,顺形势而为。
规划“新优势”,瞄准新方向。石堡寨村村“两委”规划总结了党建、区位、土地、水资源、帮扶和生态的六大优势。投资1 300余万元,新建了一条循环路,建设了“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观光园区”“农产品交易园区”,规划建设“休闲度假康养园区”“特色产业加工园区”“农产品展销园区”,明确了石堡寨村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
整治“旧环境”,新颜聚人心。西堡村中心曾是一个垃圾堆场,2022年石堡寨村大力整治人居环境,村“两委”积极打造“美丽村庄”,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改造了244个厕所,把西堡村中心的一个垃圾堆场建设成为“街心花园”。积极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480多户农户在房前屋后建起了小花坛、小菜园。全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零增长”“零落地”。村民纷纷表示:“村里生活非常便利,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网络、快递接到村里,网上购物非常方便。身体有点小毛病,村卫生服务站就能看,方便得很。”目前,在石堡寨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休闲广场、停车场、小花园、农家书屋等公共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经常有老人在这里下棋打牌、纳凉闲聊,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盘活“闲资产”,村民增收有盼头。石堡寨村村“两委”认真做好合并村落换届的“后半篇”文章,把闲置的石岩头村村委改为“农产品交易市场”,联通并拓宽了原来3个村的“断头路”,在闲置土地上建设了30多个蔬菜大棚。这些举措让项目有地用,让资源不闲置,让村民能增收,帮助赋闲在家的老年人就业。
村务管理:民生铺就新坦途
石堡寨村成功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13起,化解信访纠纷26起,代办群众事项235起,架起了干群融合的“连心桥”。针对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幼、病、残的现状,刘建平与村“两委”干部协商,将全村划分为7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单元由一名“两委”干部兼任辅助网格员。这一举措在信息收集、隐患排查、为民代办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发挥出显著作用。石堡寨村积极拓宽服务群众渠道,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体系,建立村干部代办事务制度,让村民少跑路,让行动不便的村民不跑路,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破除落后思想,建文明村落。统一办事流程、服务方式、行为规范,公开每项服务的申办条件、办理程序、所需材料、监督方式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每天轮流坐班接待来访群众,做到小事及时处理,大事要事“四议两公开”,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及时接受群众监督。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立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文明新风尚。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设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积极开展“敲门行动”,主动了解群众困难、化解信访矛盾,确保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自换届以来,石堡寨村无一例上访,无一例安全事故,无一例民事纠纷,先后荣获了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山西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等荣誉称号。
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揭新篇章
为把石堡寨村建成高质量示范村,刘建平将分田到户形成的“小条田、补丁田”,流转为集中连片“规模田”,从“单打独斗”变成“统一经营”,从“碎片化”耕种到“集约化”经营。在他的带领下,石堡寨村投资1 300余万元,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旅游观光园区、农产品交易市场、旱地西红柿大棚153个(总数191个),通过招商引资建设20hm2的老干妈红辣椒供应基地,为当地创造了50余个就业机会。石堡寨村还科学规划了“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农产品展销、特色产业加工、康养”五大产业园区,制定了村集体经济“135”发展目标,即村集体经济“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五年见成效”。在坚持“农业+旅游”的基础上,石堡寨村力争到2024年底达到200万元,到2026年底突破500万元。
争品牌“创新”。石堡寨村在产业发展上,坚持“生产向绿、品种向优、品质向好”的方针,培育了“老干妈”辣椒、“沙白甜”旱地西红柿、“满壶香”葵花油、“醋泡”黑豆、“良友”蜂蜜、“爱芳”蜂蜜、“太阳花”旅游节等10多个“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这些特色品牌推动了本村的发展,使其成为当地乡村发展的典范,并被当地县委、县政府和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认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
敢产业“迎新”。石堡寨村新建了153个旱地西红柿大棚,累计建设191个。在大棚承包上,坚持“本村优先、种植能手优先、发展困难户优先”的原则,吸引了大批村民返乡承包创业。承包户贾红军说:“产业园区水路电齐全,我一口气承包了21个蔬菜大棚。我们种植的是晚熟品种,错峰上市,销路不用愁。1个大棚最少也能挣2万元。”“原来预想,如果承包不出去,我就带头承包几个大棚,没想到承包的村民太多了。”潞安化工集团驻村第一书记王焱谈到这里也是喜笑颜开。石堡寨村的大棚承包费用有效提高了村集体收入水平,收入可达15万元。
促职业“培新”。石堡寨村坚持“农民点单、政府买单、部门下单”的培养模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此,石堡寨村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合作,组织了3场旱地西红柿种植技术、常见病虫害防治培训,参与人数达50人次。同时,还聘请了多位专家、顾问进行现场指导。这些措施提升了村民的技术素养,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随着村民的分红一年比一年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返乡创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他们学成后也愿意回到乡村,这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据刘建平介绍,石堡寨村还将继续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新助力
工作队引领石堡寨村走上“农业+旅游”发展之路。他们积极参与闲置资源——西堡水库整合项目,种植了约67hm2太阳花,举办了两届“太阳花”旅游节,共吸引2.4万人次观光,带来间接效益30余万元,促进村民增收。石堡寨村現已形成了光伏站“亮闪闪”、蔬菜园“绿油油”、观光园“金灿灿”、油葵地“香喷喷”、醋泡黑豆“酸滋滋”、人人就业“家家乐”的局面。
第一书记和3名工作队员包村联户、结对帮扶,通过看望、慰问困难户,知悉他们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并全面督查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工作队员将群众的难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在他们的努力下,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位村民说道:“他们帮我们一家大忙了!”
石堡寨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平说:“石堡寨村将继续发挥合并村落的优势,大胆拓宽合并村落谋求发展的路子,持续聚力发展集体经济,依托现有产业,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展销园、康养产业园,让乡村振兴路更宽、村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