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亮
(亳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安徽 亳州 236800)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各个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强化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体现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产出提出了更高要求。朋辈互助群体存在于班集体、学校等正式组织之中,创新创业教师要善于利用其独特优势破解创新创业教育的难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国家培育更多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就业素养的时代新人。
朋辈群体是学生因地缘、性格、爱好、价值观等取向相近而结交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他们之间的互助教育具有平等性、互动性、灵活性和渗透性[1]等特征。朋辈互助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务实践管理、党团支部建设和学生课外活动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弥补了正式组织行政化管理的不足,提升了高校协同育人效果。
随着自媒体的普及,大学生习惯于遨游虚拟网络世界,他们被贴上“躺平者”的标签,内心渴望交往和情感支持,但因缺乏社交能力和不良的沟通经历而畏惧与人交往。一方面,基于认同感建立起来的朋辈群体,具有稳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了互学互鉴的融洽环境,该环境为个体提供了心理和人际依恋,赋予个体内生交际动力,促进个体人格完善。朋辈互助模式契合了互联网时代学生交往互动、参与学习的便捷性和隐匿性等特征,能够帮助大学生逐渐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成长目标。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存在差异的阶段性发展需求,教师很难精准把握学生每个阶段的多元化需求。在参与各项活动中,朋辈群体间交往密切、情感共鸣,个体在群体中越被尊重,个体角色意识越强,自我肯定感越满足,朋辈教育功能发挥就越稳定。朋辈互助能够让学生成为学生的成长“导师”,及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朋辈群体间年龄相仿、性格相近、经历相似、价值观趋同,存在诸多共性,朋辈互助教育具有即时性、示范性和矫正性,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在学生道德养成、适应能力提升和社会化能力塑造方面有积极影响。首先,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中不仅在于自身道德评判和自觉选择,也收其所处环境的道德建构和要求影响。朋辈群体中的领袖可以为群体成员树立道德标杆,他们通过“正强化”方式自觉“模仿”,提高个体道德素质;朋辈教育也能够为学生道德发展提供优质道德滋养环境,矫正不适的道德范式和认知,约束不当行为,达到个体与群体道德发展的平衡。其次,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能力是高校育人目标之一。大学期间,朋辈群体是大学生最活跃的生活学习“小圈子”,他们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允许宣泄负面情绪,在团队事务处理中凸显个体价值,不断激发个体内在潜能,磨炼学生意志,增强学生抗压能力,提升学生适应能力。此外,大学生在朋辈群体生活学习中不断获取认可,并进行积极自我暗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会逐步增强,同时也能够获得持续参与驱动力,主动完善自我,塑造亲社会的社会化能力。
网络空间的复杂性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巨大冲击,大学生“低头族”普遍出现且具有“传染性”,课堂教师权威性被削弱,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受阻。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生源来源多样,学科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授课往往不能兼顾所有学情,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致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朋辈教育来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高校课堂可以采取“结对子”帮扶模式,建立主题性朋辈群体小组,选择一名品学兼优、威望高的“领袖”担任“导师”或组长,建立“传帮带”团队学习机制,发挥朋辈协同优势,形成合作共赢和比超赶学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精准性和趣味性,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创业和创新教育走向融合,变成一种系统的教育,从而诞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2]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仍处于“初创期”,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理念更新、实践平台建设、学生主体功能发挥等方面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现实需求,课堂主阵地发挥效果欠佳,潜能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目前,各高校虽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列入各学科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单独设置学分,但是对于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和价值认知还不充分。一方面,信息化时代衍生的行业速变性对人才创新素养提出了颠覆性要求,但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仍然主导创新创业教学过程,教学体系单一,不能与学生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关联性和衔接性不强;课程内容按照既定教材“灌输”,教学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教师过度倚重于原有的物理性创新理论知识和“过时”案例经验,俨然不能契合学生未来复合型创新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弱化,课程大都由辅导员(班主任)或专职行政人员进行讲授,他们学科背景不同,授课能力良莠不齐,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没有形成“专业教师+行业领袖+跨界达人”的大资源梯队建设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无法保障。
长期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没有打破理论通往实践的壁垒,课堂所学游离于课外实践,输出的创新创业成果甚微。第一,虽然高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理论+实践”组合教学范式,但是教学实践部分往往流于形式,常常以小组讨论报告、创新创业竞赛、“虚拟”创办企业、撰写商业计划书等为实践内容,方式粗犷,效果甚微,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第二,创新创业教学场域仅生存于课堂空间,侧重课件“宣灌”和纯理论型的“闭门造车”,向课堂外的实践场域转化缺失,没有让创新创业教育“活”在真实的创新创业情境中。第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老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重课堂轻实践现象,忽略了政府、行业、校友、朋辈等教育资源价值;高校注重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挂牌,缺乏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内涵建设,弱化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主体地位是彰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成效的关键环节,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学生在创新创业课堂的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等,学生缺少参与契机,通常扮演“旁观者”角色,导致他们对创新创业的理解片面化。其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碎片化、不深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存在“两张皮”现象。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研判学生的个性化诉求,差异性开展实践项目,推动理论知识和实践项目同向建构、相辅相成。再次,在创新创业课程学生成绩评价中,高校往往局限于学生理论成绩,考核指标体系单一,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等方面的量化考核;注重学生单次横向考核评比,缺少学生跟踪性纵向成长评价。在教师评价中,学生评价占比较低,考核指标与创新创业教育成效关联度不高,没有发挥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主体作用,不利于新型师生联动关系的构建。
大学生朋辈互助教育能够以“同伴老师”身份满足学生沉浸式创新创业课堂学习体验和教学行为自觉性要求,倒逼课堂改革,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学生个体新特征和未来创新思维构造为核心,满足个体未来就业创业能力培育需求。现实中创新创业教学理念仍遵循的是“主体+客体”和“改造+被改造”的“话语霸权”教育模式,致使创新创业教学课堂乏力无效,缺少热情。德国哲学家尤以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主体间性,彼此之间不是单边关系,而是互为主体。这为朋辈互助应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崭新视角,扭转“教师-学生”交互主体的关系。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创业方面的实操技能,更需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隐形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者品质。朋辈互助将改变师生对传统的课堂认知,转向“教师-学生”平等对话的体验式场域。在该场域中,教师和学生都会重新进行自我建构,教师摒弃原有的纯粹知识传授和灌输模式;学生从理论中汲取“营养”,通过具体案例、实操项目、创新创业竞赛等关注和解答现实的创业实际难题,进而培育个体未来创业就业素养。
要激发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活力,就必须整合创新创业教育全链条上的有效资源,尤其是最具能动性的学生资源。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中可以看出个体知识获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获得的支持性资源越多,未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越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朋辈互助是学生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和途径。[3]朋辈群体因其趋同性和直接干预性等特征,他们内部沟通没有边界感,人际关系“爆发力”强,彼此能够产生精神上的共情和行动上的共鸣,可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性和潜隐性。朋辈群体内部通过他们固有的沟通媒介,链接有效支持性资源,个性化开展精准帮扶,对于帮扶者而言,自身将所学知识辅导朋辈,可以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增强学习获得感和成就感;对于被帮扶者而言,完成了学习场域内的“去标签化”,互助过程平等,成效显著,实现优势成长资源利用最大化,建构了“他助-自助”的良性支持网络,弥补了课堂教学短板。
环境对人类行为有一定制约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和榜样引领习得。朋辈群体的构建更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课堂教师相比,他们有更相近的心理空间、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判断。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中,朋辈群体中的观察者(朋辈群体普通成员)在纪律遵守、学习研讨、课业表现等方面会根据被观察者(朋辈领袖)的表现业绩潜移默化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形成“比赶超”的课堂氛围,强化课堂实效;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充分发挥创业成功的朋辈榜样作用,将抽象的理论阐述转化成学生身边形象的故事和实事,带动朋辈群体投身创业实践,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业实践能力,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教育潜能。
近年来,朋辈互助在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政教育、学风建设等领域发挥作用日趋显著。[4]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利用朋辈互助教育,可以在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重塑教学平台和改革课程评价等发挥积极作用,强化朋辈带动,形成共振效应,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效能发挥的前提是受众学生群体需求的精准识别和定位。第一,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把学生纯粹作为教育客体的固化认知,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规定要求,尊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把朋辈互助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热情,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第二,教师要识别学生的差异性知识需求,组建不同的朋辈互助团队。在教学准备阶段,可以选取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等信息为调研指标,对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刻画学生“画像”,为组建不同类别的朋辈互助团队提供量化依据。第三,针对不同需求的朋辈群体小组,组建“专业+创新创业”、“科研+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产品+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等为内容的复合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各模块间有共性知识部分也有独立知识内容,内容难易程度呈现梯队化,形成教师“列菜单”、学生“点菜”的新型教学范式,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需求。例如,对于参加学科竞赛的朋辈互助团队可以选择“竞赛+创新创业”模块,他们除了学习共性的创新创业基础性理论知识以外,主要依托“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发挥朋辈互助功能,多维度开发竞赛项目,对创业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和路演训练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创业的理论迁移和实际能力。
大学生朋辈群体内接纳度高、覆盖面广,在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即时性。[5]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学生认知、身心和学业发展基本规律,结合不同层级的朋辈群体分类设计,逐层推进,做到按需分配,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首先,对于一年级学生可以借助朋辈群体开展创业启蒙教育。大一年级学生彼此较为陌生,组建以共同生源地、兴趣爱好、寝室关系等为纽带的朋辈群体,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密切的微观环境。在这个微环境中,教师利用基础理论分享、创新思维风暴、创客沙龙等参与式教学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启蒙认知教育,擘画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图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其次,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依托朋辈群体开展创业成长性教育。在这个阶段,学生现实需求转变为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教师要建立以学生社团、学科竞赛、实验室等为联结的朋辈群体,开发以学生竞赛、案例教学、故事分享、团队创作等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微课堂”,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融资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战技能。同时,朋辈群体可以在专业教师和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实验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开展实地创业,研发生产产品,熟悉创业流程,将创业意识落地为创业行动。最后,对于四年级学生的朋辈群体实施创业发展性教育。要锚定学生未来就业和创业方向,组建“老带新”的朋辈导师群体,充分发挥朋辈的互助优势,开展“我与学长(姐)面对面”、“学长(姐)话未来”、领袖论坛、观摩企业等活动项目,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链接朋辈优势资源,增强学生就业创业信心,明确未来发展目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的系统工程,要塑造多维度教学平台,增加朋辈群体在学习中的获得感和悦纳感,才能释放该群体更多新动能。一方面,注重物理场所的设计和建构,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实训都要有专门的场所,高校要设置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在理论教学场所的建设上,充分结合“00后”学生群体特质“画像”,科学布局,配置互动式教学设备,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在实践实训场所的设计中,建立场景式、体验式“创客空间”和大学生创业园,拓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延展性。朋辈群体可以在实践实训场地开展头脑风暴、案例研讨、模拟创业等,培育学生创新思维,锤炼创业技能。另一方面,重视网络平台的协同作用,基于学校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开辟创新创业“微专题”栏目,由创业导师和朋辈导师定期刊发创业案例、创业故事、创业专题知识等,线上进行创业答疑,带动朋辈群体线上沟通交流,形成辐射效应和朋辈互助教育新格局;创建“微人物”公众号或虚拟社区,通过选树学生身边创业类竞赛获奖者、创业成功者、知名创业校友等朋辈榜样,挖掘他们的典型事迹,分享成长经历,讲述成功经验,实时推送,广泛宣传,扩大朋辈人物的影响力,增强朋辈榜样认同,诱发学生效仿原生动力,以点带面,形成人人能创业的生动局面。最后,搭建朋辈文化育人平台,在选树、培育朋辈领袖上下功夫,帮助他们提升育人的规范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增强朋辈领袖的成就动机,为他们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光发热赋能。教师可以将优秀朋辈领袖的事迹拍成微电影、制作教学案例进行宣传推广,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十佳朋辈导师”评选等“树标杆、立典范”活动引导更多同学提高自我成长意识,实现“汤中撒盐”的沉浸式教育,释放朋辈群体新动能。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性,教学效果考核要兼顾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精准评价朋辈群体效能发挥。首先,在考核主体上,要建立多元主体全方位的评价机制,除了教师、同行、督导、领导评价外,要增加朋辈群体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占比,凸显朋辈群体主体地位。其次,在考核对象上,要对朋辈群体成员和朋辈领袖分别考核,确保朋辈互助教育效果最大化。在对成员的考核要兼顾他们朋辈群体中的日常表现、行为变化、参与效果和成绩输出等方面指标,保证测评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对朋辈领袖考核中,着重测评朋辈领袖在群体中作用发挥力度和群体成长效果;定量指标可包括学期工作量、成员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创业类竞赛获奖数量等级等;定性指标主要侧重于他们的工作计划与总结、教师评价、成员评价等。再次,在考核内容上,要关注朋辈群体的互助效应、引领效应和示范效应,采用过程性考核方法,注重朋辈群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释放。例如,朋辈群体在课堂上的互动频次和效果,在实践中的团队成果,在朋辈帮扶上的成效等作为考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在考核结果上,除了将学生考试或考察成绩作为参照外,还需要考虑创新创业教学的内隐性因素,如朋辈情感、认知、意识、能力等,实现由朋辈群体节点性评价转向纵向成长性全流程延伸评价模式,促使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肩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高校人才培养要以立德树人为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教育客观规律,提高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