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 邓晴 石研硕 刘喆 巩如英
摘要 以中國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 2012—2021年发表的有关紫穗槐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利用 Excel 软件和VOSviewer软件对载文量年度变化趋势、文献类型、研究团队、研究机构、研究高频词、单篇被引频次、文献研究方向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1年间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共收录618篇紫穗槐相关中文文献,其中林业类文献最多,为261篇(占比43.72%);全部文献中有193篇受基金项目支持,国家级基金项目为167篇(占比86.53%);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发文57篇(占比25.68%);收录紫穗槐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共计25篇。紫穗槐的生态与环境、造林与栽培养护、植物生理等方向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我国在以上3个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虽然紫穗槐的文献数目自2014年后呈现下降趋势,但已经在2020年出现上升现象,说明紫穗槐的科研价值重新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关键词 紫穗槐;文献计量分析;研究方向;载文量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0-022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0.050
Analysis of Amorpha fruticosa L.Research Progress and Trend Based on Bibliometrics
CHEN Bo1,DENG Qing2,SHI Yan-shuo2 et al
(1.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442; 2.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Taking CNKI Full-text Database as the data source, the literatures on the study of Amorpha fruticosa L.published from 2012 to 2021 were retrieved, and the annual change trend of number of articles, literature types, research teams, research institutions, research high-frequency words, single citation frequency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e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by Excel and VOSviewer softwa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2012 to 2021, a total of 618 Chinese literatures related to A. fruticosa were included in the CNKI database, of which 261 papers (43.72 %) were forestry literatures. Among all these literatures, 193 were supported by fund projects, and 167 (86.53 %) were supported by national fund projects.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papers was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with a total of 57 papers (25.68 %). 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collected the most related literatures on Amorpha amorpha,number of which was 25 in total. Moreover,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afforestation and cultivation, plant physiology of A. fruticosa we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d achieved high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n these three research directions. Although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s on A. fruticosa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since 2014, it had increased in 2020,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value of A. fruticosa had regained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Key words Amorpha fruticosa L.;Bibliometric analysis;Research direction;Literature number
基金项目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科技创新项目(XY-XF-21-0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大学生双创项目(XY-XK-23-02)。
作者简介 陈博(1983—),女,吉林大安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园林植物育种研究。*通信作者,副教授,硕士,从事植物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6-23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豆科紫穗槐属(Amorpha),为落叶丛生木本植物,又称为棉槐、穗花槐、椒条等[1]。紫穗槐原产于美国东北部和东南部,20世纪 20 年代引种我国上海[2],如今广泛栽植在我国多个地区,如华北、东北、西北以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1]。紫穗槐枝繁叶茂、根系健壮、适应性极强,是优质的蜜源树种[3],耐酷寒、耐水湿,可在轻微盐渍化土壤及缺水贫瘠地区栽培,根系具有优良的固氮能力[1-2,4]。适合在堤坝、沙化土壤、丘陵地带及铁轨沿线等区域广泛栽植,是加固堤岸、抗风防沙的优异树种[5],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戈壁治理工程的重要树种[4]。另外,紫穗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作用[6],在许多领域都体现出该树种的卓越特性,如园林绿化、药物、畜牧饲料、油料、豆科绿肥等。目前对紫穗槐研究的范围比较广,但是科研内容相对分散,缺少系统总结和梳理,难以把握紫穗槐研究的热点及趋势。鉴于此,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12—2021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关于紫穗槐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阐明紫穗槐研究现状,揭示其研究发展趋势,以期为紫穗槐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该研究数据取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紫穗槐”为“主题名”,检索模式为“高级检索”,来源类型为系统默认项,并且锁定“精确检索”,对该数据库中 2012—2021年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对搜索结果经过人工逐步检查、分析,删除新闻、重复以及弱相关性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中文研究文献618篇,所有研究文献均于2022年1月14日下载。
1.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是以科研文献的各种主要外部特性作为研究目标的一种定量分析法[7],主要运用统计学的方式来展示文献的上升趋势和分布特征,具有评价科学研究现状和预测研究热点发展趋向的作用[8]。采用 CNKI 内的分析工具对检索成果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9],结合“内容分析”[7],从文献年份分布、学科主题、支持基金、主要研究单位、来源期刊以及关键词等进行详细的解析与可视表达,从而探寻“紫穗槐”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向。在研究范畴内,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及次数能够反映各个阶段研究的热门方向及演变趋向[8,10-11]。将文献中的关键词归为不同的研究主题,便于直观地了解 “紫穗槐”研究重点的变化与转移。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时序分析
每年度紫穗槐研究相关的文献发表数量见图1。由图1可知,2015年紫穗槐研究文献数量较2014年数量明显下滑,2012—2014年紫穗槐研究文献发表数量稳步上升,于2014年达到顶点,共计96篇。2014年后紫穗槐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于2019年跌至谷底,仅为25篇。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紫穗槐研究文献发表数量明显有所回升,2021年文献发表数量与2020年较接近。该数据反映了近年我国对紫穗槐研究重新开始重视,学者们越来越重视紫穗槐的研究。
2.2 研究力量分析
2.2.1 学科主题分布。
由图2可知,历年紫穗槐研究文献涵盖了10个学科主题,分别为林业、农业基础科学、生物学、农艺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园艺、畜牧与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和农作物。其中,林业类文献最多,高达261篇,占总文献的43.72%;处于第2位的文献学科类型为农业基础科学类,达到83篇,为文献总量的13.90%;处于第3位的学科类型为生物学类文献,达到70篇,为文献总量的11.73%。
2.2.2 支持基金分析。
由表1可知,全部紫穗槐文献中有193篇受基金项目支持,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献最多,达到167篇(86.53%),囊括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6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6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11篇,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7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5篇,国家高級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4篇,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3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篇,以及国家星火计划2篇。剩余的紫穗槐研究文献有15篇(7.77%)受省级基金项目支持,11篇(5.70%)受其他基金项目支持。
2.2.3 研究机构分布。
紫穗槐研究文献发文量位居前10名的研究机构如表2所示,共发表222篇学术论文,发文量最多的前9家研究机构全部为高校,其中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发文57篇,占发文量前10研究机构发文总数量的25.68%。第2位是北京林业大学,发文数量为39篇,占发文数量的17.57%,第3位是兰州大学,发文总数量为27篇,占发文数量的12.16%。前3位单位发表的论文数量共计123篇,占发文量前10研究机构发文总数量的55.41%。分析数据可知,各大高校是推动紫穗槐研究的主力队伍,紫穗槐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研究更多。
2.2.4 收录的主要刊物。
紫穗槐研究文献发文量位居前10名的学术期刊见表3。由表3可知,共收录168篇学术论文,其中11种期刊为北大核心期刊,体现出紫穗槐的研究已经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全部期刊中发文量最多的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文献总量共计25篇;第2位为《防护林科技》,发文量为19篇;第3位是《现代农业科技》,发文量为13篇;第4位的期刊为《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发文12篇;第5位为《水土保持通报》《兰州大学学报》,发文量均为11篇;其余期刊发文数量均为10篇以内。
2.3 研究热点分析
2.3.1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往往可反映出一篇文献的研究重点,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回顾研究课题的发展过程,分析各个时期研究热点的演变并掌握未来发展趋势[12-14]。该研究将过去 10年(2012—2021年)研究阶段相关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归类和分析,便于更好地了解研究重点的变化与转移。利用VOS viewer软件对紫穗槐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图3)。从图3中不同颜色可知,关键词被分为生态与环境(紫色所示)、植物生理(绿色所示)、造林与栽培养护(黄色所示)、遗传育种及育苗(灰色所示)、植物保护(橘红色所示)、植物生长与发育(玫红色所示)、畜牧饲料(橙色
所示)、提取物成分分析(蓝色所示)8个类别;多效唑、尾矿库、毛乌素沙漠、树干液流、植被恢复模式、植物修复等关键词的面积最大,代表研究频次最高。
对2012—2021年阶段紫穗槐研究的文献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阶段频次最高的关键词为多效唑(7次)、尾矿库(7次)、毛乌素沙漠(6次)和树干液流(6次)。另外,植被恢复模式、先锋植物、菌根真菌、土壤机械组成、叶绿素、重金属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也较高。从不同年限关键词的出现频次研究中可以发现,近10年紫穗槐的研究热点一直围绕着生态与环境、造林与栽培养护及植物生理3个方向,体现了学者们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视,也说明我国关于紫穗槐生态环境方向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近5年的高频关键词为尾矿及植被恢复,说明尾矿土修复和植被恢复将是紫穗槐目前及未来的研究热点。
2.3.2 高被引文献分析。
被引用频次可以说明研究文献被机构和学者的认同程度,高被引用文献有助于了解拥有长期影响的研究,便于锁定某个领域最热门研究专业领域及最新发展方向[15]。
表4为2012—2021年间紫穗槐研究领域被引用频次最高的前10名文章,位居第1位的文章题目为《废弃尾矿库15种植物对重金属Pb、Zn的积累和养分吸收》,由作者施翔于2012年发表于《环境科学》期刊,总被引用频次高达74次;第2位文章的题目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铁尾矿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献作者为王岩,于2012年发表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总被引频次合计73次;第3位的题目为《不同淹水梯度对紫穗槐的营养生长和生理响应》,文献作者为王瑞,发文时间为2012年,发表于《草业学报》期刊,总被引频次合计50次。值得注意的是,前10名的高被引用文献中有2篇文章并列第3,2篇文章并列第4,2篇文章并列第6,4篇文章并列第10。高引用文献中,发表于环境科学、水土保持通报和草业学报的文章较多,分别有2篇;同时位居第1~3位的文章分别发表在以上3个期刊上。在前10名的高被引用文献中,2012和2014年度发表的文献最多,各为5篇,表明2012和2014年度有较多学者对紫穗槐开展研究,相关研究比较系统和深入,科研成果价值高,对后续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3 结论与讨论
2012—2021年紫穗槐研究总文献量达到618篇,有193篇发表文献受到基金项目支持,学科主题主要有10个,涵盖林业、农业基础科学、生物学、农艺学、环境科学及资源利用、自然地理学及测绘学、园艺、畜牧及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农作物。在发表紫穗槐研究文献的机构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兰州大学占据了前3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为发表紫穗槐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从数据上看,紫穗槐的生态与环境、造林与栽培养护及植物生理方向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我国在以上方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就。虽然紫穗槐的文献数目自2014年后基本处于下降状态,但已经在2020年出现上升现象,说明紫穗槐的科研价值重新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
紫穗槐在生态与环境、造林与栽培养护及植物生理上的应用将会是未来研究的主题,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不断的推进和实施,作为防风抗沙、戈壁治理的重要树种,紫穗槐的研究必将衍生出更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新视角,从而推动健全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 赵昱玮,南敏伦,赫玉芳,等.紫穗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224-227.
[2] 周美,李閃闪,李瑞,等.紫穗槐药学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41-8142,8176.
[3] 高步化.谈紫穗槐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4):36,38.
[4] 李金辉,卢鑫,周志宇,等.不同种植年限紫穗槐根际非根际土壤磷组分含量特征[J].草业学报,2014,23(6):61-68.
[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41 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46.
[6] 彭大辉.我国连香树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7):136-137.
[7] 朱亮,孟宪学.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6):64-66.
[8] 马海涛,孙湛,张芳芳.中亚城镇化研究的文献分析及热点变化[J].世界地理研究,2021,30(1):80-89.
[9] 陈淑慧.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牡丹籽油的研究现状[J].中国油脂,2020,45(10):5-9.
[10] 李洋,李霞,李国金.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质研究:研究进展及趋势[J/OL].水生态学杂志,2020-12-30[2022-08-23]. https://doi.org/10.15928/j.1674-3075.202001110010.
[11] 丁越岿,杨劼,宋炳煜,等.不同植被类型对毛乌素沙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2, 21(2):18-25.
[12] 王崇,张琦,王连军,等.基于文献计量的甘薯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0,59(21):23-29,150.
[13] 王曰芬,路菲,吴小雷.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比较与综合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9):70-73.
[14] 郑文晖.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6,25(5):31-33.
[15] 崔瑞琴.对于文献计量学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6):51-54.
[16] 施翔,陈益泰,王树凤,等.废弃尾矿库15种植物对重金属Pb、Zn的积累和养分吸收[J].环境科学,2012,33(6):2021-2027.
[17] 王岩,李玉灵,石娟华,等.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铁尾矿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26(3):112-117,183.
[18] 王瑞,梁坤伦,周志宇,等.不同淹水梯度对紫穗槐的营养生长和生理响应[J].草业学报,2012,21(1):149-155.
[19] 王合云,李红丽,董智,等.滨海盐碱地不同造林树种林地土壤盐碱化特征[J].土壤学报,2015,52(3):706-712.
[20] 毕银丽,王瑾,冯颜博,等.菌根对干旱区采煤沉陷地紫穗槐根系修复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4,39(8):1758-1764.
[21] 陈婕,谢靖,唐明.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紫穗槐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36(6):142-148.
[22] 李少朋,毕银丽,孔维平,等.丛枝菌根真菌在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中应用及其作用效果[J].环境科学,2013,34(11):4455-4459.
[23] 金茜,王瑞,周向睿,等.水淹脅迫对紫穗槐生长及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3,30(6):904-909.
[24] 穆永光.盐碱胁迫对紫穗槐生长和生理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5] 陈益泰,施翔,王树凤,等.铅锌尾矿区15种植物的生长及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J].林业科学,2012,48(12):22-30.
[26] 张国盛,郝蕾,闫子娟,等.6种树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7,36(11):3079-3085.
[27] 李晓莹,徐学华,郭江,等.不同造林树种对铁尾矿基质理化性质和土壤动物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20):5746-5757.
[28] 闫晗,葛蕊,潘胜凯,等.恢复措施对排土场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4,33(2):327-333.
[29] 杜明新,周向睿,周志宇,等.毛乌素沙南缘紫穗槐根系垂直分布特征[J].草业学报,2014,23(2):125-132.
[30] 廖晶晶,罗绪强,罗光杰,等.三种护坡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比较[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5):118-122.
[31] 谢靖,唐明.黄土高原紫穗槐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因子和球囊霉素空间分布的关系[J].西北植物学报,2012,32(7):1440-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