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数字资本主义异化现象须采用综合治理措施
杨辉撰文《马克思类哲学视域下数字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批判》指出,类哲学思想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马克思依据人的类本质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现象进行了批判。数字资本主义是继产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等之后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一种新描述,这一概念的提出以及这一现象所引发的人们的广泛关注,都意味着资本主义开始了新的“蜕变”:数字资本开始处于上升地位,以“硅谷”为代表的资本势力在这个世界中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重新形塑这个世界。但数字资本主义并没有消除异化现象,异化现象反而得以加深和蔓延:人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丧失得更加彻底、工人的劳动更加失去自主性、虚我与本我关系倒置,乃至有可能导致人类主体性的全面消失。数字资本主义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并没有改变,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对数字劳动的支配权。更重要的是,资本与科技形成一种“共谋”关系,进一步强化了资本对数字劳动的支配能力。目前,在尚不能彻底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关系的背景下,“扬弃”数字资本主义进一步加深和蔓延的异化现象,须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在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方面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限制资本的无序扩张等。
摘自《内蒙古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
人可以通过创造活动使自身的文化影响恒久延续
杨国荣撰文《“活着”:人的生存及其意义》指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活着”是人“在”世的第一个前提。唯有生命尚存,人的一切其他活动才能展开。费希特认为,“存在,与生活是同一的东西”。这里的存在如果与生命相关,则似乎也有见于生存与其他活动之间的关联。除了劳动这种社会形式外,自然层面的人欲构成了生存的内在动力。作为人的原初规定,人欲与人的感性存在相关。“活着”固然是人存在的前提,然而,在“活着”这一点上,人与动物并没有根本区别。人不同于动物的主要之处在于:动物始终只能以其物种所限定的方式生活,人则总是追求活得更好,并且实际上能够以更好的方式生存。更好的生活,离不开人自身的多样努力,后者的具体内容表现为不同的创造活动。意义的生成基于人自身的作为,有意义的生活,同样离不开人的作用。个体的存在总是有限的,好的生活或有意义的生活,同时涉及这种有限性的扬弃。人诚然无法让个体生命永存,但却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创造活动使自身的文化影响恒久延续。此所谓文化意义既与事物的重要性、事物所包含的正面分量相关,也涉及与人的创造活动相关的普遍价值,包括真、善、美,它使人从根本上超越了物的限度。当人还“以物喜物,以物悲物”时,其视野无疑依然停留于物的界域,唯有“不我物”,即不以“我”或人为物,才能真正“物物”,后者意味着成为所谓“天地之心”或意义的主体,其发展趋向则是不断达到自由之境。
摘自《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中庸》展现的是实践意义上的道学
何益鑫撰文《“中庸”的理念、历史与实践——论作为“道学”著作的〈中庸〉》指出,《中庸》是一部以中庸之道为主题的道学著作。据《论语·尧曰》、古文《尚书·大禹谟》以及清华简《保训》等的记载,尧舜禹三代以来就已形成了以“中”为最高原则的政治传统。在相关思想叙事中,舜乃是中的思想的开端。他的“求中”“得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实是“中”的原初实践的一个隐喻,揭示了中的当下实践与历史生成的基本逻辑。此后,中的具体性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展开,也逐渐凝聚而成特定的历史形态,如《洪范》的“皇极”和“王道”。孔子把“中”改造为“中庸”,与三代的“直”道相通,又以礼为中庸之道的基本内容,无疑是对以往中道传统的扩充。子思继承了这一传统,在《中庸》中,他对“中”的终极意义、“中庸”的本质结构、“中庸之道”的具体生成与历史形态等,作了详尽的阐述;又在德行体用论的结构中,突出阐明了修身成德的实践意义,以“诚”为核心,论述了修身成德的工夫与境界。根据子思之意,孔子由“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凝成的“君子之道”,实是中庸之道最圆满的现实形态,既是政治的根本,又是道德的极致。君子以此修身,可期待“君子而时中”,乃至“从容中道”的实践境界。要之,《中庸》全篇紧扣“中庸之道”展开环环相扣的阐述,乃是一篇思想系统、结构缜密的道学著作。但它不是本体意义上的道学,而是实践意义上的道学。《中庸》关于中庸之道的发生学考察,对于当下的道德生活、政治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摘自《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数字技术助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内在的实践机理
曹海林撰文《数字技术助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探究》指出,当前,数字技术已经从单一的治理工具发展成为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机制的核心部分。就具体的社会领域建设而言,数字技术助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内在的实践机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利益、情感和文化的多重需求,利益联盟只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一部分内容,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最终要基于社会结构形成以行为和价值为综合取向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数字技术因其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已经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唤醒公共精神的重要媒介,并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扮演关键角色,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不仅是赋能政治共同体建设和利益共同体建设的全新引擎、关键保障,而且是赋能价值共同体建设不可或缺的联结纽带。同时,数字技术助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也面临着数字技术自身发展不成熟、既有的治理体系与治理思维难以适应社会快速转型发展要求等现实困境。坚持“数字技术+政治共同体建设”、完善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利益共同体建设的体制机制、平衡数字治理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继续推进价值共同体建设,则是不断优化数字技术助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策略选择。
摘自《中州学刊》2024年第3期
应在中国治道下加大现代治理文化的培育再造
赵秀玲撰文《中国治道下现代治理文化的培育再造》指出,治理、善治、治道,特别是中国治道与中国式现代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可。不过,目前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制度、技术等层面,从文化角度展开的研讨还不够,也很不充分。其实,“治理文化”特别是在中国治道下加大现代治理文化的培育再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与重大问题,也是快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现代治理文化的培育,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至为重要。中国传统有着丰厚的治理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安定文化、民生文化、共治文化、心治文化、贤明文化、简约文化。当前,我国治理文化面临着把治理当管治、以知识代替文化、文化缺乏深度、文化的创新性不足、世俗化地理解文化等难题。快速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中国治道下确立中国文化自信,在充分继承、吸收传统治理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培育重塑新时代现代治理文化精神,以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中国治道下的现代治理文化再造也离不开世界眼光,要着眼于中国之道为世界贡献富有特色的中国智慧。
摘自《东南学术》2024年第2期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有重要贡献
许恒兵撰文《新质生产力:科学内涵、战略考量与理论贡献》指出,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重大转型和社会形态更替从根本上讲就是生产力不断新质化的结果。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能级跃升,它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以绿色发展为基本方向、以新兴产业为主要载体,是实现了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的新质态生产力,带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着宏阔深远的战略考量,旨在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重大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引领。首先,将“科技是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进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能级跃升,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构成理论;其次,将对生产力的理解从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推进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能力,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范畴生态新内涵;最后,从主要通过移植国外技术发展生产力推进到主要通过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力,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跨越式跃升理论。
摘自《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数字人民币的拓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王国刚、胡坤撰文《数字人民币拓展中有待破解的五个难题》指出,当前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已形成一大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双层运营架构等顶层设计已通过全方位测试,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验证。但现实中,数字人民币拓展仍面临用户需求疲软、拓展机制错配、运作成本转嫁、基础技术不实和发轫流程不畅五个难题。数字人民币的拓展是一项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所需时间长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先进的金融科技支撑,而且需要诸多经济社会条件的支持。因此,应顺势而为,切忌急于求成,更不可急功近利。要推进数字人民币落地,从政策面上看,需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理清数字人民币的优势;二是加强统筹,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完善立法和行业规范,并协调好各指定运营机构之间的关系;三是优化试点数据统计逻辑,提高数字人民币试点的信息披露程度和透明度;四是稳扎稳打,采取“先可用,再易用”两步走策略做好试点工作;五是立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选择好数字人民币定位和运行的切入点、出台时机、运行模式和主要机制;六是密切跟踪信息技术的进展,持续更新数字人民币的技术支持系统。
摘自《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基于关系视角研究国企作用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意义
宋磊、孙晓冬撰文《跨所有制竞合与国有企业作用:基于企业间关系视角的分析》指出,有关国有企业作用的研究视角,除了存在以国有企业的组织边界为限的企业内部视角,还存在一个尚未得到充分扩展的企业间关系视角。企业间关系视角通过企业间关系网络来理解国有企业作用,重视国有企业在基于企业间关系网络的知识形成之中的作用。基于关系视角研究国企作用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关系视角为我们理解国企的作用提供了更为全面、公允的角度。在这一视角下,国企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相依托。倡导这一视角,有助于缓和关于国企作用的对立认识。其次,关系视角有益于细化国企改革措施。一方面,引入关系视角,可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领域的重要举措,但在部分地区的实践中,出现了资本运作凌驾于生产活动之上的倾向。引入关系视角,有助于抑制这种倾向,推动国企更多地根据行业的技术特征,从技术进步和知识形成的角度来选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合作对象。另一方面,引入关系视角,可以丰富国企评价标准。现行评价标准主要涉及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等内容。这些标准与重视可测量指标的内部视角具有逻辑上的联系。
摘自《学术研究》2024年第3期
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决定了最优退休时间的异质特征
刘玮、张正军撰文《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如何影响劳动者退休时间决策?》指出,退休是个体劳动生涯的重要阶段,劳动者将退出劳动力市场不再提供劳动并获得闲暇,但也因此不再获得劳动收入,这意味着个体必须提前为退休阶段的消费进行财富积累。基于人口老化与财务平衡推定提高退休年龄是劳动生产率同质假设的静态逻辑。理论上,最优退休时间取决于劳动者退休后消费水平与休闲收益的权衡。劳动生产率是能够同时影响消费水平与休闲收益的本质性变量,对劳动者退休时间决策具有双重效应。劳动生产率异质性使不同劳动者、不同时期的退休时间决策具有明显的异质特征;国家与社会有必要对异质性劳动生产率导致的异质性的劳动者最优退休时间作出回应,从而适时优化现行退休时间政策。模拟分析表明,劳动生产率异质性决定了最优退休时间的异质特征,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反向关系;在基准情境下我国劳动者的最优退休时间约为63.16岁;若要维持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则必须保持9%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因此,摒弃劳动生产率同质假设并重视通过劳动生产率路径缓解养老金压力、实施激励相容的弹性退休计划、不断提高劳动者与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等有助于改进我国退休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摘自《兰州学刊》2024年第2期
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应遵循刑事惩罚与
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的基本理念
杨雅妮撰文《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审理顺序的反思与优化》指出,作为典型的刑民交叉类案件,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非常复杂,其顺序既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又关涉被告人刑民责任的协同确定,是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立法尚未对此类案件的审理顺序作出明确规定,各地法院在探索过程中做法不一,有“先刑后民”的,有“刑民并进”的,严重影响了司法的规范性。作为两类不同诉讼类型的“有机结合体”,刑事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虽然同归于一次审判程序,但是不能将二者混同,在确定该类诉讼的审理顺序时,既要关注其“依附性”,也要关注其“独立性”与“公益性”。具体而言,应遵循刑事惩罚与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的基本理念,采用“刑—民—刑”为主、“先刑后民”为辅的审理模式,并通过强化判决说理性对“刑—民—刑”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防范。此外,还应正确看待和解与调解对审理顺序的影响,一旦发现对和解协议或调解协议的公告可能影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应及时调整审理顺序,先行作出刑事裁判。
摘自《河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
行政法需秉持一种设计型理念
高秦伟撰文《规制结构与行政法设计型理念的提出》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政府规制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复杂性、不可预期性等特征,均导致法律必须以多元化的样态来加以回应。行政法学不仅应当聚焦实践的革新,更应该具有反思和体系化的能力,从而使学科更具有解释力与持续力。规制结构作为勾连不同学科知识、实践与理论的转介工具,可以将多样的行动协调机制关联起来,在主体、行为、关系、任务之间建立体系并与行政现实相嵌套。基于规制结构,行政法需要秉持一种设计型的理念,通过包容性规制,充分吸纳民意及持续评估、学习,推进行政法总论与分论互动映射,切实提升行政的合法性和正确性。行政法可以被视为一个学科内部关于差异化竞争的场域,仅仅将其视为处理规范性问题的学科过于草率,单纯将其视为确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判断也是轻率的,保持学科的开放性意义重大。中国正处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完善的关键时期,各种新的复杂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通过引入治理,将主体多元、工具多元、关系多元的理念融入行政法之内,通过更好、更公平、更具参与性、更有包容性的制度设计来实现行政任务,构成了新时代中国行政法发展中的核心问题。
摘自《浙江学刊》2024年第2期
定量研究有助于构建中国社会学的主体性
谢宇撰文《社会学本土化与定量研究的再思考》指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存续已久,其所引发的对定量研究范式的批评、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对峙、中国社会学主体性建设和研究规范化等问题亟待回应,定量研究范式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研究范式,也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有力工具,因为定量研究能够科学而规范地展示中国相较于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性。除此之外,定量研究还有助于构建中国社会学的主体性。通过定量研究,我们能够系统性地探究中国社会从文化习惯到价值观念,从社会行为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并能够与其他国家的情况进行更为准确的比较,讲出更完整、更全面的中国故事。定量研究的数据优势和方法的规范性,不仅能回应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而且能使中国社会学参与到全球学术对话中,产生世界性的学术影响力,让全世界更深入理解中国。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来源于对中国学术被边缘化的担忧,但闭门造车不能化解这种担忧,放弃主流的方法和研究工具、放弃规范性和严谨性,也不能化解这种担忧,反而让本土化沦为一种幌子,将“本土化”三个字滥用于掩盖那些无法被经验证据所证明的观点,让中国社会学对世界学术共同体的贡献沦为空谈。
摘自《学术月刊》2024年第3期
对主体领域的研究增进了社会学的理论想象力
陈家建撰文《主体领域与学科传统:对社会学研究议题的思考》指出,从学科传统来看,社会学是以视角见长的基础学科,对主体领域开展研究是经典时代的社会学主旨。从孔德到韦伯、涂尔干都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格局有过深入的论述,经典的社会学研究并没有明显的领域限制,更注重对主体领域的分析,政治、经济、法律、宗教问题是经典社会学的理论重心。围绕主体领域提出的概念命题一直影响至今,成为社会学最重要的“学术资产”。长久以来,学科的研究能力、价值合法性与主体领域的议题密切相关。特别是社会科学的“视角转向”让学科融合、学科竞争越发凸显,主体领域成为社会科学的公共议题,各个学科都需要投入其中,这是今天学术演变的大趋势。而学科竞争也促成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推进。对主体领域的研究增进了社会学的理论想象力,可以涵盖宽广的议题和复杂的维度,回归到经典时期的理论风格。议题的难度也激励方法的提升,无论是量化还是质性分析,在主体领域研究中都不断创新方法能力,展现出了一系列代表性的成果。这些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观点或许会被替代,但其关注时代主体领域的问题意识以及方法创新能力会成为学科传统的一部分。
摘自《浙江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
杨胜群撰文《再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现代化》指出,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其将社会革命与现代化联系起来,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变革生产关系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纲领,并开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突破几千年来形成的农本思想的藩篱,明确指出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工业化,变农业国为工业国,使中国现代化有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和社会,既划清与国民党蒋介石“半法西斯半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界线和与欧美资本主义的界线,又不仿效苏联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做出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设计;清除民粹主义思想障碍,提出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的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出和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工业化为主导向社会主义过渡,为社会转型创造经济基础,并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
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1期
鸦片战争失败是由于更为深层的“人和”原因
崔志海撰文《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再反思》指出,鸦片战争已过去180多年,这场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被称为中国历史的一道“分水岭”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这场事关中国历史走向的中外战争中,有着4亿人口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竟然败于远涉重洋的2万余名英军,武器的相对落后固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显然并非主要原因,其中有着一些更为深层的原因,诸如君主专制制度下民众普遍缺乏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官民矛盾尖锐、存在大量“汉奸”现象;清军的腐败、缺乏战斗力,互不配合,以及清朝统治者思想观念的落后,不谙世界大势和国情、国力,和、战失据,等等。这些原因不在物质方面,而在于更为深层的“人和”方面,昭示中国需要一场全面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思想观念的大变革,方能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到来。而鸦片战争另一个令人痛心的失败是,由于历史的惰性,清朝政府在经历这场失败之后,雨过忘雷,除少数像魏源、徐继畬这样开始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外,整个统治阶级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幻里,对外部世界和时代的发展一无所知,错过20年自强改革良机。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在时过180年之后,仍然值得后人深刻记取!
摘自《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探寻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应当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霍巍撰文《何以五千年:论中华文明的肇始及其连续性特征》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最具特色,是唯一以国家为实体的五千年不断裂为其标志的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接续发展。而所谓“长时段”,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而言,无疑不能仅仅以夏、商、周三代文明作为起始点。长期以来,学术界大多以夏王朝的建立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但这仅仅只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可言。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此前没有文字记载。文献史料的记载固然十分重要,但考古出土材料能够以实物证据展示出蕴含着中华文明产生若干重要的内涵,并与文献史料互为补充。探寻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应当上溯到对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作用的新石器时代,在接续夏、商、周三代文明之后,经春秋战国时期的转折期,开启了秦汉统一王朝的新局面。之后的中华文明发展轨迹,与秦汉统一王朝形成的大格局紧密联系,将从上古时代以来的诸多文化因素发扬光大、融为一体。作为文明国家起源的诸多要素,事实上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时代”便已经萌发,并持续不断地影响到后世。从长时段来考察中华文明的起源,是认识中华文明连续性特征重要的方法论,也是梳理中华文明发展内在逻辑的可行之道。
摘自《江汉论坛》2024年第2期
现代“新”“旧”诗提法不符合诗歌发展的历史真实
黄霖撰文《百年来的“新诗”与“旧诗”问题平议》指出,现代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变局,是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八首”,正式提出了“白话诗”这个新名词,用以革“文言诗词”的命;其旋即又将写得自然的“白话诗”标举为“新诗”,将所有文言诗称之为“旧诗”,并将两者认定为革命与被革命的关系。在当时的潮流中,这种关系又很快与思想上乃至政治上的革命与被革命扭合在一起,以致百年来诗歌史的书写,大都是不分何人、何时,用何思想、何形式写的白话诗都认作是“新诗”,而将所有文言诗,几乎不分青红皂白地都视为“旧诗”。期间,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不愿接受给白话诗与文言诗戴上带有价值判断的“新”与“旧”的帽子,且坚持写文言诗。特别是近4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陆续提出要给现代的“旧诗”与“新诗”正名。回头看,现代“新”“旧”诗的提法,并不符合现代诗歌发展的历史真实,其理论基础是并不科学的进化论,而且对当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极易产生不良的影响,故亟须通过认清百年来的“白话诗”与“文言诗”的共存、共济、共荣的历史事实,为“新诗”与“旧诗”正名,对中国百年的诗歌史进行实事求是的书写。
摘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年第2期
要在充分认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独特性的
基础上进行本土构建
刘宝存、康云菲撰文《教育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指出,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各国对教育现代化的热切追求已成为事实,我国“教育现代化”也逐渐成为国家宏观战略决策的重要议题以及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对于这一重要战略与热点议题,尽管国内学界近乎达成一种共识,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有别于以往众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与经验,但少有研究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置于全球空间中进行相同维度下的横向比较,这或许冲淡了我们对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独特性及其独特价值的认知,使我们囿于“模糊共识”的处境中。与国际经验相比,在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动因、路径选择、目标导向三个维度,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都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开端与发展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共同驱动;践行自然生成与整合催生相结合的综合型教育矛盾分化机制,并通过跨越式发展模式对其加以整合;教育现代化目标具有主体性、全局性特点。更进一步,只有澄清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独特性,才能结合国际经验,对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路径进行本土构建。
摘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