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彭程,汪宇,赵凤兰,段海燕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西安 710077
腹泻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和认知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儿童健康[1]。据世卫组织监测网络的结果分析表明,轮状病毒(RV)是目前公认的引起全世界儿童严重腹泻和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死亡的最常见原因[2]。然而,传染性腹泻的病因学和流行病学可能会因时间和地点和环境而异[3],尤其受近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影响,全世界各地区采取了适合本地区的疫情防控措施,人们的生产出行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新冠疫情防控会对腹泻患儿发生RV 的流行特点有何影响很值得探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 年1 月—2022 年12 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 793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新冠疫情前后腹泻患儿RV 感染情况,旨在为更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儿童腹泻提供参考依据。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5 793 例。腹泻定义为在过去24 h内至少出现3次异常稀便,腹泻发作定义为在至少7 d无腹泻后开始出现腹泻,并在7 d无腹泻时结束[4]。所有患儿均根据腹泻、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接触史及粪便RV检测确诊。纳入标准:①年龄≤14 岁;②患儿腹泻症状在医院就诊前7 d 天内出现;③在西安居住的儿童;④患儿有足够的新鲜标本(至少1 mL),完成粪便常规和RV检测;⑤排除病历资料不完整、无完整检验结果的病例。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1日定义为新冠疫情前,将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定义为新冠疫情后[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NO.XYYFY2023LSKY-017),且受试者知情同意。
1.2 腹泻患儿RV 检测方法 RV 病原学检测方法主要为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检测抗原,检测诊断试剂为RV 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国械注准20153401902]。比较新冠疫情前后腹泻患儿RV 感染情况,并进一步比较不同性别(男性、女性)、年龄段(0~6 个月、7~12 个月、≥1 岁~<2岁、≥2岁~<3岁、≥3岁~<4岁、≥4岁~<5岁、≥5岁~<10 岁、≥10 岁~<14 岁)和月份(每年1、2、3、4、5、6、7、8、9、10、11、12月)腹泻患儿RV感染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新冠疫情前后腹泻患儿RV感染情况比较 新冠疫情前后我院共收集腹泻患儿5 793例,新冠疫情前后腹泻患儿分别为3 483 例(60.12%)和2 310 例(39.88%),新冠疫情前后腹泻患儿比较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腹泻患儿检测RV 阳性共1 468 例,其中新冠疫情前后腹泻患儿发生RV感染者分别为881 例(25.29%)、587 例(25.41%),新冠疫情前后腹泻患儿发生轮状病毒感染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冠疫情前后不同性别腹泻患儿RV 感染情况比较 新冠疫情前后男性腹泻患儿分别为1 959例(56.24%)和1 334 例(57.75%),新冠疫情前后女性腹泻患儿分别为1 524 例(43.75%)和976 例(42.25%);新冠疫情前后男性腹泻患儿RV 感染者分别为504 例(25.73%)和346 例(25.94%),新冠疫情前后女性腹泻患儿RV 感染者分别为377 例(24.74%)和241 例(24.69%),新冠疫情前后比较不同性别腹泻患儿及不同性别腹泻患儿发生轮状病毒感染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新冠疫情前后不同年龄腹泻患儿RV 感染情况比较 新冠疫情前腹泻患儿年龄0~6个月887例(25.47%)、7~12 个月1 202 例(34.51%)、≥1 岁~<2 岁1 130 例(32.44%)、≥2 岁~<3 岁190 例(5.46%)、≥3 岁~<4 岁33 例(0.95%)、≥4 岁~<5 岁17例(0.49%)、≥5岁~<10岁16例(0.46%)、≥10岁~<14岁8例(0.23%),新冠疫情后腹泻患儿年龄0~6个月506 例(21.90%)、7~12 个月601 例(26.02%)、≥1 岁~<2 岁820 例(35.50%)、≥2 岁~<3 岁242 例(10.48%)、≥3 岁~<4 岁80 例(3.46%)、≥4 岁~<5岁32 例(1.39%)、≥5 岁~<10 岁29 例(1.26%)、≥10岁~<14岁0例(0),由此可见,新冠疫情前腹泻发病率较高年龄段依次为7~12 个月、≥1 岁~<2 岁、0~6 个月,新冠疫情后腹泻发病率较高年龄段依次为≥1 岁~<2 岁、7~12 个月、0~6 个月,新冠疫情前后不同年龄段儿童发生腹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冠疫情前不同年龄段腹泻患儿发生RV 感染如下:年龄0~6 个月49 例(5.56%)、7~12 个月224 例(25.43%)、≥1 岁~<2 岁484 例(54.94%)、≥2 岁~<3 岁81 例(9.19%)、≥3 岁~<4岁21例(2.38%)、≥4岁~<5岁14例(1.59%)、≥5岁~<10岁8例(0.91%)、≥10岁~<14岁0例(0),新冠疫情后不同年龄段腹泻患儿发生RV 感染如下: 0~6个月38 例(6.47%)、7~12 个月77 例(13.12%)、≥1岁~<2 岁298 例(50.77%)、≥2 岁~<3 岁133 例(22.66%)、≥3 岁~<4 岁33 例(5.62%)、≥4 岁~<5岁7例(1.19%)、≥5岁~<10岁1例(0.17%)、≥10岁~<14 岁0 例(0),新冠疫情前腹泻患儿RV 感染率较高年龄段依次为≥1 岁~<2 岁、7~12 个月、≥2 岁~<3 岁,新冠疫情后腹泻患儿RV 感染较高年龄段依次为≥1岁~<2岁、≥2岁~<3岁、7~12个月,新冠前后不同年龄段腹泻患儿RV 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4 新冠疫情前后不同月份腹泻患儿RV 感染情况比较 新冠疫情前每年不同月份腹泻患儿分别为1 月330 例(9.47%)、2 月191 例(5.48%)、3 月16 例(4.65%)、4 月143 例(4.11%)、5 月153 例(4.39%)、6 月262 例(7.52%)、7 月234 例(6.72%)、8 月256 例(7.35%)、9 月199 例(5.71%)、10 月265 例(7.61%)、11 月498 例(14.30%)、12 月790 例(22.68%),新冠疫情后每年不同月份腹泻患儿分别为1 月373 例(16.15%)、2 月182 例(7.88%)、3 月180 例(7.79%)、4 月176 例(7.62%)、5 月190 例(8.23%)、6 月196 例(8.48%)、7 月184 例(7.97%)、8 月163 例(7.06%)、9 月149 例(6.45%)、10 月133例(5.76%)、11 月141 例(6.10%)、12 月243 例(10.52%),新冠疫情前腹泻高发月份依次为每年12月、11 月,新冠疫情后腹泻高发月份依次为每年1月、12 月,新冠疫情前后不同月份儿童发生腹泻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均<0.05);新冠疫情前每年不同月份腹泻患儿RV 感染者分别为1 月150 例(17.03%)、2 月82 例(9.31%)、3 月35 例(3.97%)、4月35 例(3.97%)、5 月37 例(4.20%)、6 月25 例(2.84%)、7 月26 例(2.95%)、8 月28 例(3.18%)、9月18 例(2.04%)、10 月17 例(1.93%)、11 月98 例(11.12%)、12 月330 例(37.46%),新冠疫情后每年不同月份腹泻患儿RV 感染者分别为1 月196 例(33.39%)、2 月61 例(10.39%)、3 月46 例(7.84%)、4 月24 例(4.09%)、5 月21 例(3.58%)、6 月32 例(5.45%)、7 月27 例(4.60%)、8 月19 例(3.24%)、9月16 例(2.73%)、10 月17 例(2.90%)、11 月25 例(4.26%)、12 月103 例(17.55%),新冠疫情前腹泻患儿RV 感染高发月份依次为每年12 月、1 月、11月,新冠疫情后腹泻患儿RV 感染患儿高发月份依次为每年1月、12月、2月,新冠前后不同月份腹泻患儿RV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腹泻为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是5 岁以下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因腹泻死亡的人数约在50万左右[6]。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许多婴幼儿胃肠炎或腹泻的病因不明,但在1973 年出现了突破,在严重腹泻患儿的十二指肠活检样本和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发现了病毒颗粒,由于这种新发现的病毒具有独特的外观形态,因此将其命名为RV,RV 很快被证实是全世界婴儿和5 岁以下儿童以及许多哺乳类动物和鸟类幼体中危及生命的腹泻的主要原因[7]。在RV 相关性腹泻发作期间,病毒可以通过粪便大量排出,再通过粪口途径、密切接触传播,此外RV 也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近年来,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许多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变化[8],那么同样经过空气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是否会对RV的流行趋势发生改变不得而知。因此,本研究对2017—2022 年儿童RV 感染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当地新冠疫情防控对于儿童腹泻及腹泻患儿RV感染的影响变化。
本研究显示,新冠疫情后儿童腹泻发病人数和RV人数明显下降,与近年来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是分不开的,新冠疫情后人们防控意识增强,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这些防控措施在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时也有力地阻断了其他传染病的发生,近期也有调查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影响下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降低,新冠防控措施及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行动尤其对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有积极的阻断作用[8-9],由此可见在新冠疫情的后疫情时代也不能松懈,同样需要在传染病高发期注意加强传染病防控意识。本研究还显示,新冠前后腹泻患儿发生RV 阳性率无明显降低,由此可见RV 感染仍然是儿童腹泻的一个重要病因,与文献[10-13]报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似,与文献[14]报道不符,一方面可能与新冠疫情暴发期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疫情采取管控时间不同,另一方面可能与本地区新冠前后儿童腹泻和RV 感染总发病率降低有关。
本研究性别分布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对于新冠前后腹泻患儿发生RV 感染无明显影响,与国内大多数学者研究相符[12-14]。本研究年龄分布结果显示,新冠疫情前后腹泻患儿发病年龄段有差异,新冠疫情前腹泻高发年龄段以7~12 月为主,新冠疫情后腹泻发病以≥1 岁~<2 岁为主;而腹泻患儿感染RV 也在新冠疫情前后略有不同,都是以≥1 岁~<2岁为高发年龄段,但新冠疫情前7~12 月为次高峰年龄段,然后是≥2 岁~<3 岁,而新冠疫情后以≥2岁~<3岁为次高峰年龄段,然后是7~12月龄患儿,这符合近年来国内大多数学者的报道[12,14-15]。这种不同年龄段发病率的变化不排除与新冠疫情相关,首先,新冠疫情后人们的防范意识增强,能避免外出的均减少了不必要的外出,尤其是小年龄段的患儿,从而对RV 感染起到来了间接的保护作用;其次由于新冠疫情传染病毒影响,使得人们对于传染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及时接种RV 疫苗有助于减少RV发病率[16],因此,应加强小年龄段高危儿的防护,需加强婴幼儿RV 疫苗的接种工作,加强腹泻高发年龄段的RV 监测,及早明确病因,避免由此产生的恐慌。本研究月份分布结果显示,腹泻患儿发生RV感染在全年均有发生,但在新冠疫情前后发病略有差异,具体为疫情前RV 感染高发月依次为12 月、1月、11 月,新冠疫情后腹泻患儿发生RV 感染依次为1月、12月、2月,RV 感染高峰明显月份明显后移,有冬春季发病趋势,这一结果与部分南方城市相似[17]。分析原因可能由于新冠疫情发生和RV 感染在季节上有重叠,新冠病毒疫情为冬春季节[18],而儿童RV 的发生一般冬秋季[19],新冠疫情防控时或多或少地阻断了RV 的传播,当新冠疫情缓解后使得原先没有RV 免疫的患儿失去了物理免疫屏障导致感染时间后移[20]。因此,儿科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需警惕非季节性的RV 筛查工作,不要一味认为RV 仅发生在秋冬季节,从而误判病因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及抗生素滥用。同时,在新冠后疫情时代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常态化阶段疫情防控经验,对今后RV 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总之,新冠疫情后儿童腹泻和RV 感染人数明显下降,但腹泻患儿发生RV 感染无明显差异,RV仍然是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因;新冠疫情后不同性别腹泻患儿RV 感染发生无差异;腹泻患儿高发于<2岁婴幼儿,而RV 感染高发年龄段<3岁婴幼儿;除秋冬季节外春季有可能也会高发RV 感染,应警惕非RV高发季节的RV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