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从亮(福州工商学院 福建 福州 351100)
2019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工作。在这一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将学校体育育人目标定位为“强身健体,满足兴趣,提升素养,服务专业”。而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是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一定制度规范下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的开设符合国家方针政策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学生健康发展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自开设以来,发展迅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是并未形成职教特色,且院校之间存在迎合与模仿的倾向,项目类型单一,学校场地不足,制约着高职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福建省作为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其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开设与完善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中寸土寸金的现象愈发严重。为了缓解土地和资金两方面的压力,近些年来,各种高职类院校建设选址逐渐向远离市区的郊区转移。由于学校远离市区,各种配套产业相对落后,导致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相对单一。因此,高职院校开设体育俱乐部,无论是对高职院校还是对在校学生来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开设高职体育俱乐部可以为在校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提供更多的选择,吸引在校学生将业余时间投放到体育健身方面,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还丰富了校园文化;其次,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性基础人才,学生毕业后要直接走向基层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较强的人机交往能力。再加上高职学生思维活跃,渴望人际交往,结识不同的朋友,而体育俱乐部的开设能够为学生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新的平台。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各种活动,能够结识其他班级、其他专业的学生,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排解烦恼,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在毕业后需要走上各种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基层生产工作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高职体育俱乐部的建立能够打破学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由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首先,体育俱乐部的开设能够给学生提供更自由的训练方式,学生不必像体育课一样必须跟随教师的节奏方式进行锻炼,进而提升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这一方式对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树立正确健康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通过参与体育俱乐部的各种活动和训练,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体育锻炼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在锻炼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学生在俱乐部教练、同伴的指导与鼓励下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培养出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对今后的工作、学习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高职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追求个性的年龄段,因此在参与各种活动时,更加注重活动的自主选择性。而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开设,其初衷是为了在正常的体育课程之外,为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个性化锻炼平台。然而,目前福建一些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在体育项目开设方面普遍存在项目开设较少,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较小的现象。一方面,高职体育俱乐部所开设项目与学校统一的体育课程重叠度较高,没有体现出差异化,降低了体育俱乐部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俱乐部的教练、管理者等都是由学校体育教师来担任,导致体育俱乐部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与普通体育课程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且内容和方法也较为单一,并没有体现出俱乐部训练的个性化。这一情况降低了学生对体育俱乐部的期待。此外,体育俱乐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往往是一个活动年复一年地重复举办,缺乏新意,容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
高职体育俱乐部的开设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场地器材的缺乏。首先,体育俱乐部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为学生提供专业、充足的运动空间。这就要求俱乐部必须具备正规、专业的运动场地。然而,由于高职体育俱乐部开设在校园内部,受校园建设空间有限的影响,俱乐部很难寻找到充足、专业的场地空间。例如,学校的各种专业场地,在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课程外,还要服务于社团和普通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分配到体育俱乐部进行专业训练的场地十分有限。这对高职体育俱乐部正常的运转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其次,专业的设施器材的缺乏是目前大部分高职体育俱乐部所面临的问题。专业体育俱乐部在器材设施的配备上不同于学校教学运用的普通教学器材。需要配备各种针对性较强的设施、器材,如专业的跑步机、坐姿推胸器、直臂夹胸器、蝴蝶夹胸等等。但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由于各种专业设备器材费用较高,福建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俱乐部配备情况并不理想。专业设备器材的短缺严重挫伤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高职体育俱乐部管理不规范,管理松散,是阻碍体育俱乐部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在体育俱乐部缺少明确的发展规划,管理者大多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体育俱乐部内部管理松散,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管理,执行力不强。即使有的体育俱乐部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却十分笼统,从而导致俱乐部运营不畅。例如,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的会员等级制度模糊,会员一般流动性很强,导致体育俱乐部缺少体育活动氛围。由此可知,目前福建部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管理不规范,阻碍其运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的积极性。
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在学校体育教研部的领导下管理的,每一个体育运动项目类型由1-2 名本专业的体育教师负责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体育俱乐部的教育功能与价值。高职体育俱乐部的教师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教练员,其目的在于有效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强身健体,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然而通过调研发现,不少高职体育俱乐部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许多学生表示,在体育俱乐部活动过程中无法得到专项教师的指导。一方面,是因为专项教师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有效的师生比;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在运动队训练、公共服务等方面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却忽略了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科研能力的提升,难以对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专项比赛训练过程中实现全方位的指导。
高职院校开设体育俱乐部的初衷是为学生提供区别于统一体育课程的体育锻炼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锻炼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在体育项目设置、体育训练形式、体育训练方法、俱乐部活动开展等方面,应该体现出自身的丰富性、专业性和个性化。首先,在项目设置上应该尽量避免与学校现有体育课内容的重叠,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育锻炼选择,如开设攀岩项目、登山项目、游泳项目、健美操项目等。这种与学校体育课程项目“错峰设置”的方法,不仅能够体现出俱乐部的个性化,还能够丰富学生的选择范围,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体育俱乐部在项目设置上应该更加多样化。体育俱乐部与单一的体育项目社团不同,应该通过丰富的项目,满足学生体验不同运动项目的需求。除了设置各种常见的体育项目外,还应该增加棒球、垒球、高尔夫、漂流、攀岩等新兴体育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此外,体育俱乐部还要积极开发新的训练形式,创新俱乐部活动内容,提升俱乐部的吸引力。
充足的设施器材是保障福建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因此,高职俱乐部应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完善自身的设施器材。首先,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俱乐部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俱乐部的设施、器材。特别是对于一些专业的运动器材,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配备;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优化体育器材使用流程,开放学校现有场地和体育器材设备供俱乐部使用,缓解俱乐部的设备短缺的现象;其次,高职体育俱乐部应该积极自行筹措资金,增加自身的体育器材设施。例如,体育俱乐部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方式积极引进外部资金用以丰富自身的设施器材。通过多种形式获取企业赞助,接受校友捐赠等。在缓解专业场地不足方面,学校方面应该加大专业场馆的建设,特别是室内场馆的建设,确保体育俱乐部基本的场地需求。还要提高现有场馆的利用率,通过科学的场馆使用优化策略来保障体育俱乐部的场地使用需求;最后,高职体育俱乐部应该积极创新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降低体育锻炼对专业器材和专业场地的依赖。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喜欢追求个性的年龄阶段,对于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和陈旧的管理模式往往具有较强的抵触心理。倘若教师在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上仍然沿用过去老旧的管理理念,体育俱乐部很难获得广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因此,高职体育俱乐部应该紧跟学生的情感需求,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管理、运营俱乐部,提升学生对体育俱乐部的认可度与满意度。首先,学校应该创新俱乐部管理机制,赋予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管理的权利并赋予学生管理者一定的决策权。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管理热情,在创新管理模式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俱乐部的认同感;其次,学校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情需求与体育俱乐部的项目设置、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进行结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同时确保俱乐部教育作用;最后,体育俱乐部应该制定完善、规范的管理体系,确保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始终处于高效、流畅的运行状态之中。
教师是高职体育俱乐部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体育俱乐部的服务质量以及体育活动能否有效开展。这就要求高职体育俱乐部的教师既要拥有扎实、先进的体育理论知识,又要专业的运动技能以及较高的科研水平。针对现阶段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师数量与质量存在欠缺的情况,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体育俱乐部教师的引进门槛,适当提高招聘条件。可以从本校专业的体育教师中选,也可以从社会上优秀的俱乐部中选择优秀的体育指导教师,弥补本校体育俱乐部中冷门运动项目的教师。这样有助于完善师生比例搭配,也在无形之中增强了体育指导工作的竞争力,激发体育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对本校体育俱乐部的指导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有组织地开展培训计划。既要制定短期培养方案,又要制定长期的教师梯队储备计划。将教师培训与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相结合,为教师积极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带队训练能力与科研水平,为高职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三是学校定期对高职体育俱乐部指导教师的日常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完善考核机制。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及时清退;鼓励教师在体育俱乐部担任教练和领队,参加赛事以及培训学生,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完全融合,对于体育俱乐部优秀的指导教师予以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总之,高职体育俱乐部是高职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不仅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搭建交流平台;还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良好心态。然而通过分析可知,当前福建部分高职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如项目类型较为单一,可选择性较小;场地器材短缺,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管理不够规范,运营效果不高;缺乏教师指导,影响体育活动效果。因此,高职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要符合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求,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通过丰富项目设置,满足个性化需求;增加设施器材,提高场地利用率;以学生为主体,规范体育活动管理;提高教师素质,优化体育活动效果等,推动高职体育俱乐部迈向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