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鹏飞 王晓峰
近年来,建筑业面临的转型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为响应绿色发展,提升建筑能效,加强绿色建筑建造成为建筑业的必然选择。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旨在降低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建筑形式,正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估绿色建筑的性能和效益,成为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绿色建筑评估系统作为一种综合评价工具,可以对建筑的环境影响、资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科学指导。因此,研究建筑工程中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需要持续推进。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生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它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将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优美、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环境[1]。绿色建筑室内布局要求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约能源,为居住者创造接近自然的感觉。
绿色建筑的发展主要源于建筑业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成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其能够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政策层面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标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例如,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的成立,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的制定,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的建设和推广中来,共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市场的热门选择[2]。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建筑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选择绿色建筑作为自己的居住或工作场所。这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复苏,住房问题日渐明显。当时的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有所不足,冬暖夏凉问题突出,于是各地开始思考应对策略。从1986 年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86)到2005 年的《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3],表明我国已经有了“绿色建筑”这一观念,但普适性的理论体系还未健全,实际的绿色建筑工程还未落地。
2006 年,我国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在2014 年和2019 年逐步修订[4]。2019 年8 月1 日新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正式实施,强调以人为文的建筑理念,对绿色建筑的多个方面进行重新限定,提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评价指标;将绿色建筑划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4 个等级,引导了全国不同省市发布各个地方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5],促使绿色建筑朝着更加健康、智慧、舒适、便利以及人文的方向发展,在不同建筑类型的全寿命周期方面更加趋于完善。
中国绿色建筑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有效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应用较广泛的材料包括保温性能优异的墙体材料、高效节能的玻璃和窗户、节能型照明系统等。除了减少能耗,中国绿色建筑还注重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如采用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建筑提供稳定的冷热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中国绿色建筑强调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尤其是非可再生资源和具有污染性的资源。基于此种情况,应推荐使用可再生资源和环保材料,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绿色建材、墙材、涂料等。其次,注重对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式,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绿色建筑在设计阶段将环保理念融入了整个建筑系统。通过采用被动式设计方法,如合理的建筑布局、朝向和开窗方式,绿色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等设备的依赖。同时优化设计建筑的热工性能和隔声性能,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风系统、除霾装置等新型环保技术手段以经广泛应用在绿色建筑中,它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此外,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绿色建筑更注重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和涂料,减少室内有害物质的释放。
智能化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建筑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绿色建筑可对建筑设备、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设备的优化运行。同时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也为居住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提高了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河北建投雄安·金湖未来城项目第五标段是一个大型综合性项目,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的重要地段。这个项目占地面积23.25 万m2,总建筑面积60.26 万m2。项目的资金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出资比例为100%,且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到位。
作为河北雄安新区的重要项目之一,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为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该项目也展示了绿色建筑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实现了节能、环保、健康的目标如图1 所示,该项目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
河北建投雄安·金湖未来城项目第五标段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工程项目,具体如下。
1)项目采用多个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实现了节能、环保和健康的目标。这些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例如,项目团队采用了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密封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使用高性能的门窗和遮阳设施来降低日照热量进入室内;选择可持续的建材,如木质材料、铝合金等,以及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而建筑形体设计方面则紧密结合了场地周围的气候环境,运用自然通风、遮阳等设计思想,使建筑物内部与户外空间都得到有效的运行与节能利用。
2)在人文方面,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充分结合了本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建筑不仅是砖瓦石木的组合,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承的媒介。在规划布局的过程中,设计师深入挖掘雄安新区的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将这些元素融入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同时,在设计上注重项目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确保建筑风格与周边建筑相协调,形成统一而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运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和符号,使项目在保持现代感的同时,又不失地方特色以及文化底蕴。
3)在节地技术与室外环境方面,为避免光污染,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建筑光学设计,确保建筑立面和窗户的反射光线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干扰。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绿地的布置,通过科学选配绿化植物,打造生态宜居的室外环境。因为绿化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除此之外,在节约资源与能源利用方面,项目充分考虑了建筑的能源效率。例如优化了供暖系统,采用高效的供暖设备和节能的供暖方式,确保冬季供暖的舒适性和经济性;完善了给排水系统,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收;优先使用当地生产的建筑材料,既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又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项目按照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进行了评估和认证。这些评估和认证的过程确保了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中充分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评估和认证,可以全面了解项目的绿色性能,并为后期的建筑优化改进提供依据。例如,项目团队针对各项指标和评分标准,对项目的绿色性能进行全面评估以及打分。
5)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要求。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项目团队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这些措施包括对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对进场材料和设备的严格检查和验收、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以及对关键部位的质量检测等。
为了确保河北建投雄安·金湖未来城项目第五标段的绿色性能达到预期目标,该项目将进行绿色建筑认证。绿色建筑认证是一种权威性的评估体系,旨在确认建筑是否符合特定的环保标准和要求。这个认证过程将评估项目的可持续性、能源效率、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以及环保建材等方面,确保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问题。
为了进行绿色建筑认证,该项目将选择一家具有丰富经验的认证机构进行评估。这些认证机构通常会制订详细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项目提供所需的项目资料和数据,并按照其要求进行现场调查,同时积极参与评估过程,为认证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参考相应的绿色环保施工要求,主动运用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对整个建筑工程环节展开严密的监控,确保施工作业流程条理分明。在动工前对工程图纸进行严格的分析与审核,预先了解图纸规划安排人员的想法,运用最为有用的措施,清楚一切施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技术,根据绿色施工在作用、能力方面的需求,掌握科学、可行的操作技术[6]。例如,在施工现场展开节能控制,运用节能灯进行照明;同时,运用可灵活开合的挡板,将施工场地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避免产生的施工垃圾污染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
就当前阶段而言,绿色建筑施工期间也存在部分问题,其中非常关键的就是未充分有效地掌握绿色建筑的理念,也没有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按照绿色环保理念进行施工。对于类似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综合把控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情况,制定相应政策,规范建筑市场的行为,合理有效地发挥出相应的制约性能,并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管理与引导。另外,在设计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持续优化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确保在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维护建筑工程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
建立数据库和信息平台能够促进绿色建筑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为提升绿色建筑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建立数据库,系统、全面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绿色建筑相关的各类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建立信息平台,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建筑能耗、环境质量等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建筑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绿色建筑信息共享和交流提供便捷渠道。利用信息平台提供的智能化管理工具,建筑工程企业能够实时了解最新的绿色建筑技术、政策和市场动态,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和策略,对建筑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在建筑工程领域,绿色建筑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环保、更高效方向迈进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深入研究绿色建筑评估系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建筑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等各个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评估系统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为建筑工程提供明确的绿色发展方向。这些指标涵盖了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室内环境质量、材料选择等多个方面,全面覆盖建筑的绿色性能。同时,评估系统还提供了具体的评分标准和改进建议,帮助建筑师、开发商和业主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绿色建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