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敏
(兰州博文科技学院 甘肃 兰州 730100)
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心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韧性和乐观态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而专业课教师则主要负责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两者虽然分工不同,但在育人过程中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形成育人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育人往往不够顺畅。这既影响了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也制约了高校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协同育人策略,以期为高校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
心理资本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它起源于积极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心理资本被定义为个体所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自信、希望、韧性和乐观。这些心理资源不仅能够帮助个体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还能够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在高校学生发展的语境下,心理资本的作用尤为重要。首先,心理资本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效。具备较高心理资本的学生往往更加自信、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积极的心态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坚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其次,心理资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备较高心理资本的学生在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时更加开放和灵活,能够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并勇于尝试,这种创新能力是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之一。
协同育人是一种全新的育人理念,它强调不同教育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协同育人主要体现在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而专业课教师则负责对学生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两者虽然分工不同,但在育人过程中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责任。协同育人的模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定期沟通交流、共同制订育人计划、合作开展学生活动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高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与心理资本提升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探讨辅导员在提升学生心理资本中的作用和策略[1];二是分析专业课教学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及优化路径;三是研究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模式与效果。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辅导员在提升学生心理资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支持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培养韧性、保持乐观态度。同时,专业课教学也是提升学生心理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2]。然而,现有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于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具体模式和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大多数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其次,对于协同育人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目前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客观、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全面评估协同育人的效果。
尽管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都致力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两者之间往往存在一种隐性的隔阂。这种隔阂并非明显的矛盾或冲突,而是一种由于工作性质、专业背景、思维方式等差异所造成的沟通障碍。这种障碍使得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协同育人时难以达到真正的默契和配合,从而影响协同效果。
在高校中,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往往各自掌握着一定的教育资源。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这些资源往往被孤立地利用,未能形成合力。辅导员可能更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而专业课教师则更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各自为营”的资源利用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
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倡导协同育人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协同育人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往往仅限于形式上的交流或共同参与一些活动,而缺乏深入的合作和实质性的内容。这种“表面化”的协同育人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可能给学生带来误导,使其对协同育人的真正意义产生怀疑。
在高校的评价体系中,对于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评价标准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过于强调各自的工作职责和业绩,而忽视了对协同育人效果的评估。这使得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面对协同育人任务时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压力,难以形成真正的合作机制。同时,这种评价体系中的偏差也限制了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协同育人往往成为一种“口号”而非实际行动。
在明确协同育人目标的过程中,高校必须将心理资本的提升置于核心位置,视其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资本培养的深度关注。他们不仅需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和心理资本的培育者。为此,高校应定期组织针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应围绕心理资本的理论基础、培养方法及其在学生成长中的实际应用展开,以此强化教师对学生心理资本培养的意识,使他们深刻理解心理资本在学生应对挑战、提升自信、培养韧性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的关键作用[4]。更进一步地,这种意识的提升应转化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如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心理资本培养元素,在学生评价中增加对心理资本发展状况的考量等。
为了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并形成育人合力,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紧密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合作应建立在共享信息、交流经验以及共同制订育人计划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应定期收集和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些反馈,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融入心理资本培养的内容,如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培养乐观态度、增强抗挫折能力等。同时,专业课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也能观察到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和问题,如学习动力不足、焦虑情绪、团队合作障碍等。这些信息同样应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以便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指导和支持。例如,针对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辅导员可以通过生涯规划辅导、学习目标设定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对于存在焦虑情绪的学生,辅导员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通过这种双向的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能够形成紧密的育人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高校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并创新教育模式。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是设计与实施以心理资本提升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或活动。这类课程或活动的特色在于其跨学科性,它们不仅涵盖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还将这些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相融合,例如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通过这种方式,心理资本的培养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而是被有机地融入学生的整体学习体验。
在这类课程或活动的开发过程中,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应共同参与。辅导员可以贡献他们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方面的专业见解,确保课程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需求;专业课教师则可以提供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上的支持,确保心理资本的培养能够与学科学习有效结合。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还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此外,这类课程或活动还应注重实践性。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和领悟心理资本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心理资本,还能够增强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充分激励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协同育人工作,高校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全面而细致地考虑协同育人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将心理资本的提升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明确加入对学生心理资本培养成果的考量,如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等。通过这种量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教师在协同育人方面的贡献[5]。同时,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协同育人的积极性,高校还可以设立专项奖励机制。这些奖励可以包括教学优秀奖、科研成果奖、优秀团队奖等,旨在表彰那些在协同育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或团队。在评选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考查教师在促进学生心理资本提升、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协同育人模式等方面的实际成果。
基于学生心理资本提升的协同育人策略构建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明确目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高校应继续深化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