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现实要求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4-06-08 03:05梁华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体育

冯 艳,梁华伟

(1.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 郑州 450001; 2.河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的出台,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推进,教育部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工作要点.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基于大数据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的深度变革,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教育数字化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是数字技术与教育要素的深度融合.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标志是人机融合,学生和教师都得到更好的发展[2].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教育不仅是对教育赋能,更是对教育的变革与重塑.

1 教育数字化赋能学校体育教学的时代意义

1.1 促进教育现代化,加速教学改革创新

数字教育和智慧课堂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水平与技术平台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教学改革创新迎来了新机遇.云对分,是指在科技网络平台上完成对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3].以具体的云对分课堂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宣布本次课程教学的目标及教材的重难点; 其次,教师精讲留白,对重难点进行讲授; 再次,学生在微信群中或“雨课堂”上进行讨论,主要是小组展示、测试和帮助; 最后,回到“腾讯课堂”,展开云对分课堂学习.这种数字教育赋能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加速教学改革创新.

1.2 转变教师教学模式,构建体育教育新模态

其一,在数字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功能产生了极大的转变,从知识的“搬运工”变成了知识内容的“导向者”.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不仅要解构相关专业知识、传播并评价,而且要建构知识内容使其结构化、系统化,再通过网络、线上教学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渠道,引导知识信息的流向,站在“教练员”的视角,指导学生的学习,并组织、监控知识信息传播的状态.其二,教育数字化推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常态化教学深度融合.教学场域从物理层面的体育场馆、教室,扩展到技术层面和虚拟空间.数字化聚焦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从筛选教学资源、构建智慧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技术基础设施,到构建教学场景和投放辅助教学内容,再到进行教学监控与评价,教育数字化聚焦体育教学和身体素质测评的各种场景,为体育教学提供均衡化的场景设计.

1.3 关注育人质量,提升学生主动健康能力

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更关注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未来主动健康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教育数字化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多可持续学习的常识性健康教育和针对性训练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终身锻炼习惯.

2 教育数字化赋能学校体育教学的形态表征

当前,教育数字化的重点任务是创设教育场景,开发数字资源,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教育平台的能级,用数字化思维治理数字化教育.

2.1 深度:数字赋能多场景育人

数字教育改变了教师、教育资源、学生、教育环境的相关关系,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字教育提供了多样化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形成了立体的学习空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理解,使学生在不同场景中学习并掌握知识.传统体育教学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体育的数字化教学补齐了体育理论与健康知识对技术教学的引导作用,更好地将理论健康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实现“理论健康知识+实践技能”双向发展.数字技术和工具也在教学中扮演着“教师、辅助者、评价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为师生提供更深入的教学交互.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教育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分类、整理、加工、综合,转变自身的学习习惯,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建立自主智能的学习体系.

2.2 广度:数字赋能多维度评价

在数字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或教学平台,在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精准画像,这有助于科学评价学生特点、个性化需求及教学效果.通过数据采集,对教学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评价,建立数字化档案; 通过数据分析,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纵向评价,对不同年级或教学环节的全要素、全过程进行横向评价.相应的数字工具和数据库可以对学生大学期间的健康数据进行记录与动态分析,如群体活动的参与分析等,建立学生健康数据库,为教学提供数据支撑,协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形成相对客观、科学的多维度评价.

2.3 效度:数字赋能高效能教学

教育数字化可以为常态化、常规化体育教学提供丰富多样、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分享传播其他教育平台的教育成果,借鉴网络共享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数字技术以数据为桥梁,对学前评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进行全过程贯通、全要素叠加,对教学进行系统性重构,能促进高效能教学,以创新性变革构建学校体育课堂持续发力点.

2.4 温度:数字赋能智慧型治理

数字教育涉及高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数字化设施建设、数字化教学、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评估、数字化服务等,提供了学校教育的全链条治理,建立与之相应的制度、培训机制和管理机制,实现数字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提升数字教育平台能级、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转型成果集中体现在教书育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体现教育温度.

3 数字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挑战

3.1 高校体育教育管理问题

其一,治理方式的转变.2022年12月,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出台,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明确给出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规定了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的要求.与国家数字教育强国的导向相比,高校的教育数字化相对滞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有待完善,相应的制度、培养机制等不完善,教师培训不足.其二,课程建设不足且不均衡.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建设相对较多,较早进行线上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在不同智慧教育平台上均有所体现.特别是人体科学方向的课程群,已经完成了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线上课程建设,但专项技术课程的线上建设相对滞后,且门类较少.

3.2 教师教学问题

其一,教师角色转变,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教育数字化教学要求的矛盾.当前,教师的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水平和数字化应用水平整体不高,数字资源的筛选、整理、分析、重组、分类投放的能力仍有待提高,缺乏数字化教学经验.教师不熟悉新的监控和评价软件,数字化教学角色转变尚未完成.崔宇路认为,在智慧教学环境下,教师嵌合数据知识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框架(TPDCK)是技术知识(TK)、教学法知识(PK)、数据知识(DK)、学科内容知识(CK)和智慧教学环境知识(SECK)五类知识融合形成的知识结构[4].其二,缺乏优质线上课程共享,形成教师与学生的空间壁垒.数字教育背景下学校开展线上体育教学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线上体育教学劣势明显.一是线上优质课程建设滞后且数量不足; 二是师生、生生间沟通较少,课堂参与感方面效果不佳; 三是教师线上课程的情境创设存在困难,很难激发学生体育理论课程学习兴趣.

3.3 支持体系问题

其一,教学监管体系不完善与线上教学的矛盾.高校体育线上教学涵盖健康理论知识和体育实践活动,常态化体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操场和体育场馆,教师能够通过仔细观察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而传授技能、训练体能并及时纠正错误技术动作.在体育线上教学中,教师只能远程线上指导教学,不能有效观察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成果,甚至无法确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存在重形式、轻落实的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发现,仅有50%的学生能够坚持每日打卡线上体育课,教学实施效果无从考察[5].其二,高校智慧课堂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在资源配置方面,体育场馆内的数字技术资源建设较为落后,相关的教学设备和监测评价设施、佩戴性工具较为滞后.此外,很多高校在智慧操场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小学校,操场场域的体育数字化教学往往因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而难以实现.

3.4 学生数字教育交互问题

其一,教师导入的数字化资源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课前导入的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学生对教学资源兴趣不大、观看多于实践、导入作业完成比例较低等情况.其二,学生自主寻找学习资源的动力不足.相较于其他学科课程,高校体育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学生自主查找学习资源的渠道较少或不通畅,学习动力不足.其三,数字化教学监控、评价与教学过程不同步.由于体育场馆内的数字化设施建设滞后,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尚不普及,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偏主观,较少有数据支持的阶段性监控和量化评价.

4 数字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路径

4.1 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多场域整合发展模式

高校体育应明确体育健康教育的价值,以学校为中心,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拓展教育场域,构建“物理+技术+虚拟”空间相结合的高校体育校园,将物理层面的常态化体育教学、技术层面的数字化设施架构和虚拟层面的数字化教学相融合,建立多元参与的教育模式.为此,应积极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多场域整合发展模式和多元化管理体制,促进高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教学场域由物理层面到数智融合.数字教育时代,数字技术与教学各要素深度融合,技术工具在高校体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已逐渐深入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管理和健康促进的各个维度.物理空间是高校智慧体育活动线下开展的物质实体,包括师生线下交流的拓展教学空间、体育场馆等.数字虚拟空间分为四个维度,其中,高校智慧体育校园网络平台,支持大规模数据、移动校园、二维码数据传输; 平台支撑层要提供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以及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数据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个性化体育教学和指导提供依据; 数据资源层主要是建立各类体育资源库以满足高校各类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如体育教学资源库、体育健康资源库和校园体育文化资源库等; 应用服务层的职能主要是完成体育在线教学与评价,对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状态的科学测量与评价,以及高校内体育文化展示.

第二,教学管理由静态管理转为动态管理.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混合体.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对教材、学情、教学资源进行充分认识,对学习重点难点准确把握,对知识和技能点进行解构,对教学过程合理预设,是对教学环节和各教学要素的清晰、理性思考,是“静态的预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参与、探究和反思留出时间和空间,适当地在教学中留白,为学生预留“生成的空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根据大数据评价工具提供的过程性学习信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助数字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这种教学管理的过程具有革新性、动态性和个性化特征,是“动态管理”.此外,学生学习结果与健康状况呈动态变化,高校要建设健康数据库,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体质健康状况、群体活动参与状况等进行统计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监控和深度分析,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第三,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实现人机融合.数字化教学将治理主体从“人的智能”扩展到“人机的群体智能”,注重“数据驱动”和“人机协同”[6],关注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和数字化技术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此,一是要加快高校数字化教学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智慧教室、教学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和数字化教学工具、设施等,以营造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二是要为教师定期开展网络教育平台和线上教学方法的培训,组织学术研讨会,邀请优秀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三是要引入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主动开展数字化教学的建设、实践与研究,实现教师数字素养的行动转化[7].

4.2 建设高校体育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丰富线上健康教育内容,加速优质线上体育课程的创建与培育.第一,在数字教育背景下,要加速建设线上优质课程、一流课程、在线教育平台,建立体育教学资源库、体育科研资源库、体育健康资源库和校园体育文化资源库等.共享国内外同学科的线上资源,对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主动健康意识有深远意义.同时,要积极开展线上体育与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优化体育健康教学内容.如通过视频录像讲述健康饮食、运动损伤、运动项目普及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加强疾病预防、康复等方面的宣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和健康意识.第二,实行“线上个人,线下齐聚”的双线混融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既可以在线上传授健康知识,完善云课堂建设,又可以在线下强化体能和竞技能力(体、技、战、心、智),提高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线上线下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4.3 强化支持体系建设

既要健全硬件设施及平台,又要构建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第一,要构建多元化的网上教育平台.高校体育数字化教学的有序进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作.第二,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如体育主管部门、体育教育机构等,实现体育数字资源的共享,合理分配数字化教学平台,确保数字化教学的网络畅通.第三,要充分发挥各教育平台的作用.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功能和运行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如腾讯会议的录制功能、钉钉提供的打卡功能等.第四,及时构建学校体育评价体系.针对数字化体育教学的特点,线上体育教学与评估系统建设应同步进行,合理安排线上量化评估.在线上建立与学籍相符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对相关资料及时更新,以便随时可以对其进行汇总分析; 建立健全线上体育课程考核指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对学生进行线上学习考勤、线上学习效果评估和课后实时反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8].

4.4 优化教学交互生态

基于新型教育信息生态,数字化学习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数字化资源的选择逐渐转化为教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数字化教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数字化场景从学习到应用场景,教学策略或虚拟场景的建构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数字化评价从共性培养到个性化成长,教师成为课堂的“观察者”,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数据进行分析、反馈,进行正向、针对性的引导和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工智能的应用,在给教师带来“时间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师生的“空间壁垒”.因此,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加强师生的情感互动[9],避免过分依赖技术手段和数据信息,突破路径依赖.

5 结语

在数字教育背景下,数字化教学成为常态,学校体育要重新认识体育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的作用.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充分利用数字教育优势,完善体育数字化教学结构,丰富体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与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深度融合,助力“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等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体育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2016体育年
数字化制胜
我们的“体育梦”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