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小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而大学生返乡创业在人才、产业、组织、文化和生态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又为农村农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在赋能乡村振兴全面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从价值论的认识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时代价值,指出这种创业的驱动力量既有来自个人价值实现的内在动机,又有来自外部政策环境支持的激励。面对创业中所遇到的挑战,研究和把握好创业的路径很重要,应构建以激励为主的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赋能机制,建立支持创业的协调机制,并能够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取向,进而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 返乡创业 乡村全面振兴 时代价值
* 基金課题:2022 年度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教育耦合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22029);2022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推进志愿服务精神的研究”(编号:ZMKT202271)。
创业是一个发现机会并由此创新产品与服务的复杂过程,创业者通过自身努力把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或社会价值。衡量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是否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自身能力与不同环境的影响。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举措,为乡村提供了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和平台,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以依靠这样的平台施展才华。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利用专业特长,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家乡带来发展和变革。然而,就创业行为而言,不仅是经济行为和客观外在激励行为,更是个人意愿基础上的内在价值行为,现实中的创业导向往往使大学生停留于创业表象的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从价值创造的深层次上探求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根本动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不断为乡村振兴赋能。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时代价值
(一)以投入回报为主导的功能价值
创业最基本的价值,就是能为创业者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收入,经济学层面上的价值认知强调的是商品生产能够转化为多大的市场价值。创业作为一种商业活动,致力于市场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价值创造,组织或个人通过产品、技术、流程、商业模式的改变解决问题并创造新价值。
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初始设想大多是基于这样的“纯经济”认知,依靠创造性劳动的创业,提供最新的产品和服务;依靠创值性劳动的创业,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服务,进而找到市场与产品的最佳匹配,最终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乡村振兴突出的是农村经济的竞争活力和高质量发展,聚焦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创造性劳动和创值性劳动来丰富产业形态和提升产业化水平,大学生返乡创业在获得个人回报的同时,以其专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技术优势探索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价值链提升,厚植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这已经是超越了一般经济意义上的商业行为。
(二)以服务于乡村振兴事业为主导的情感价值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体系作为强力支撑,从个人价值到社会价值的转化,体现出价值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还具有道德属性。关注利己的价值取向,也关注利他的价值取向,个人只有更好地为解决社会问题服务,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社会变迁赋予个体价值的时代特质,理应顺应时代要求并能够为时代发展服务。一个商业机会不仅基于自身利益,而且基于道德意义的价值创造,其行为往往在经济功能的价值感知中嵌入社会情感元素,并被抬升到道德的层面,最终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创业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的社会行为,通过对自身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创业的意义不仅要赋予创业者本身的价值,还要为服务于社会注入道德的情感元素,才能真正展现价值的要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业成就社会价值,实质上也成就自我价值,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基础上,最大化去实现社会价值。
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能很好地解决自身就业问题,也能在基层实践中施展才华、锤炼自我,助力乡村发展的同时为自己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为大学生展示个人价值提供了广阔舞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可以为自己带来比较可观的经济收益,在此基础上更需跳出个人价值的圈子,给农村带来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理念以及先进技术,带领农村共同富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个人价值重构。
(三)以促进农村创新性发展为主导的引领价值
创新是最具活力的生产变量,包含在制度、知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变革,具有市场引领作用。创业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性活动,创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能力的大小。它表明了创新与创业支持性的相关关系,创新是创业的手段和基础,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在创业活动中,创业者只有在市场开拓、产品生产、技术改进、业务模式与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才能使事业发展并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大学生大多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和创新性的操作技能,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创业热情和积极进取精神可带来无限的创新能量,可以把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与技术优势应用到生产和管理中,形成产业、产品以及管理制度的变革。大学生返乡创业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创新的能动性可以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创新的示范作用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道路,从而大大提高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农村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驱动力量
(一)创业动机的内力驱动
按照成就动机理论,人们对于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决定了人的行动力。目标的吸引力越大,成就动机越大;风险和成败的主观概率也会增强或降低人的成就动机。同时,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结合创业活动看,每个人的创业思路、创业方式都有不同,但成就动机的出发点是相似的,创业目标的吸引力越大、成功主观概率越高就越能施展自身才干从而激发创业的冲动感和热情。大学生返乡创业有着特定目标,无论寻求经济需要的满足还是追求社会需要的满足,实质上都是希望获得成就感,得到社会认可。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涉及“推论”和“拉论”的创业动机理论本质上没有区别,其内在都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具体到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宏观政策、社会文化、体制机制的外部影响越有利于大学生发挥才干,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就越高。这也表明,虽然乡村振兴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机遇,但如何把握住机会需落实到具体环境中,并对自身创业动机有正确认识。
(二)责任与使命的时代要求
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者更要起到引领作用。创业者所关注的利润最大化,事实上与如何履行社会责任也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正将社会责任融入经营理念,以期获得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利益。在这一背景下,创业者需要关注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并将其作为创新的源泉。创业者还要把创业责任提升到更高境界,创业责任不再是一种创业的规范与约束,更是社会赋予人生意义的更高价值体现,创业者的使命是依靠创新能力改变现状,带来产业形态、经营业态、商业模式的变革,并最大化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其内生的创业动机和需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又赋予了其创业的时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最具创新力的“新鲜血液”,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补齐了乡村发展的人才短板,而且以其专业特长改变落后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在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业行为已跳出个体利益追求的范畴,转化为一种为乡村发展助力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三)创业的目标期望与外部政策环境的激励
期望理论认为,人所渴求达到的目标将形成一种激发力量,而这种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与实现价值的评价与比较。目标的期望值评价越高,越能激发行动的动力,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也会降低这种动力。这说明,人在确立目标时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可好高骛远,否则行为就会被消极的情绪所主导。而从积极心理学看这一问题,任何目标都带有挑战性,对目标挑战应充满自信。大学生创业也是个人成长的过程,期间遇到的困难挫折,需要通过乐观、自信与韧性的心理来应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机会与舞台,然而,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者”,就要看返乡创业的意愿以及自我效能是否强烈。目前,各地区都已经制定出返乡创业的激励政策,无论是市场准入、金融服务、财政支持还是其他政策都给予了很好的支持,但关键要看创业者个人或群体的能力和心理素质,还有对外部环境治理和个体内在禀赋的及时调整,如此才能更好展示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
三、大学生返乡创业实践路径的偏离与矫正
(一)农村创业价值认知偏差与纠正
大多数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基于乡村振兴的创业机遇和可能带来的丰厚利益回报,以及相应的社会地位、荣耀、成就等。这样的创业目的主要围绕个人价值的实现,创业很容易成为个人追逐名利的工具,导致返乡创业大学生虽富有创业热情却又急于求成,往往因不能把握好度而导致失败。价值认知偏差致使大学生返乡创业仅停留在一般经济意义层面,难以上升到社会层面和更高的境界,也不符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难以担负起社会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而其创业也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成功。因此,需跳出创业功利性的认识误区,以服务于乡村事业发展为己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创业价值的教育偏离与正确引导
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其价值传播的功能被忽视,价值观教育存在缺位。一方面,一些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认知停留在一些创业技能和技巧的讲解上,局限于指导学生开办企业、设计品牌等,而不是首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另一方面,这些高校更多从功利主义出发,注重的是创业投入与回报的经济学计算,并没有将创业教育提高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的高度,停留在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的较低层次。因此,需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在校期间的培训引导,使大学生对返乡创业有正确认识,培养其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并围绕产学研的融合实践,营造返乡创业、振兴乡村的积极氛围,引导大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返乡创业。
(三)创业的目标期望应与现实相结合
人们的期望往往是建立在理想化的基础上,而现实则是客观存在的,当期望与现实差异较大时,人的心理很容易出现落差。创业的过程充满各种挑战,仅凭热情是难以应对各种问题挑战并实现成功的。创业者可能面临市场响应度不高、营销策略不当、团队管理不善等各種问题,导致创业失败。因此,创业者需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目标期望。乡村振兴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机会,但把握机会需要做周密的准备,如果创业的目标期望过高,而又没有充分的创业准备,创业就有可能以失败告终。乡村振兴带来了很多创业机会,但大学生在选择机会返乡创业时,更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创业条件,冷静定位创业目标期望。
四、思考与建议
(一)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激励机制
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助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激发其创业热情,要制定更为精准的回乡创业制度和激励机制。在充分考虑返乡创业大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将人才机制与相关产业发展激励政策相结合,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一是激发创业的内生动力,从创业价值认知上增强大学生对乡土的认同和热爱,并能自觉主动以返乡创业的形式投身到服务乡村振兴的事业之中。二是激活创业的外驱动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从市场、资金、政策、文化环境等方面健全政策激励机制,着眼促进返乡创业大学生发展的生态构建,制定出台具有实效的优惠政策,完善各类创业帮扶配套措施,持续优化返乡创业服务的制度支持。
(二)建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融合、高效协调机制
政府、企业、社会及高校构成了一个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多元体系,为保证这个体系高效率运行,就需建立以地方政府牵头的各部门、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高校做好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社会加大可持续的扶持力度,从而形成一个融合、高效的社会协同支持体系,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返乡创业环境。
(三)大学生自身应以积极的心态确立创业目标
创业可以带来物质利益的回报,然而仅限于物质的创业追求不会使返乡创业大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破除功利主义思想,把服务于乡村振兴看作自身的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知识、技术和能量,并以此为出发点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困难,以新理念、新思维和专业优势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结构和模式的变革,充分利用创业机遇创造更多更新的价值。
(四)重视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价值教育引导工作
一个人的成就与其对社会的贡献度成正比,创业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重要路径之一,尤其注意要将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大学生返乡创业可能在利益吸引与时代要求上陷入选择误区,这就需要从思想认识上进行教育与引导。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和渠道,应从教育的实效性和系统性出发,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另外,还要加强创业的文化环境培育,通过舆论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助力乡村发展的社会氛围,提升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荣誉感与责任感。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大学生应积极回应时代的要求,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和创新能量。由对乡村振兴的责任和使命而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创业实现个人成就与社会价值的双赢。在创业过程中,要摆正创业心态,创业的期望目标一定要落到现实实践中,依据自身优势把握好创业的路径,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 1 ]高伟 姚冰洋.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逻辑进路[J].农业经济,2022,(07):114-116.
[ 2 ]林奇清.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价值逻辑、现况调研与动力机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1):61-63.
[3]王旭辉.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应对策略及路径选择[J].长春大学学报,2023,33(04):55-58.
[4]许艳芳 朱春玲.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企业创业策略的选择 ——基于制度逻辑理论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22,15(01):51-68.
[5]吴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业展望,2023,19(10):76-79.
[6]杨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与实现路径分析[J].时代经贸,2018,(09):6-7.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