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优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24-06-07 15:09吕玉花王培旭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学团队高等教育

吕玉花 王培旭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国际农产品贸易”(项目编号:YJS2023KC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吕玉花(1966—),女,硕士,河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王培旭(1995—),男,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高校优质课程改革与发展是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美好期盼的重要举措。这不仅关系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更有利于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发展。课程团队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承担着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责任。文章紧紧围绕国家“本科教育发展战略”,以河南工业大学国际农产品贸易实务课程为例,以“优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研究方向。研究发现,高校优质课程团队建设需要首抓团队带头人的教研能力提升;需要提高团队内部教研活跃度;需要优化团队氛围环境;需要保障教研资源充足。希望文章能为河南省优质课程建设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优质课程;教学团队;国际农产品贸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4-0023-04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部重视高校课程团队建设

2007年,为推动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教育部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的若干意见》出台,旨在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一批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协调能力的优秀教师团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双师型”教学,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名师和领军人物。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我国高校在新世纪蓬勃发展,其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以上相关扶持政策为优质课程团队建设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优质课程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 教学团队是优质课程建設的保障

优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机制创新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办学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1]只有建成稳定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才能长期进行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积累丰富的课程建设资源。

部分团队在建设初期会根据课程建设评审指标来确定教学团队的要求,但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优质课程的合理建设。课程团队的建设要结合所建课程性质和特点,从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等方面进行,注重团队建设的其他要素,结合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加强对团队的动态建设,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1]

2. 教学团队问题突出

培育和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是加强教学改革的关键。然而当前课程团队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考核机制“重科研、轻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教学模式传统、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团队意识欠缺等。[2]

3. 教学技术不断更新

近年来,由于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重大转型。在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挑战。这就需要现代高校教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授课功底与专业能力,更要与时俱进,熟练掌握相关创新教学设备的运用方法与技巧,以促进优质课程团队建设,适应教学改革潮流。[3]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关系研究

优质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都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秋芳指出,课程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是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4]课程建设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教学团队建设是一流课程建设的保障。国外对课程建设与教学团队关系的研究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5]而且注重与相关学院间的合作,综合调动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建设更高质量的课程[6]。

(二)关于高校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评审指标的研究

关于课程教学团队评价指标,现有文献主要涵盖人员构成、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和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等方面。潘晓彦、蒋家琼和莫兰等在对比了美国课程建设指标体系后指出,我国课程教学团队指标包括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课程团队结构、课程申报人和其他团队人员等。[7]其中对课程负责人的要求和教学团队结构的要求是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申报成功与否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对课程质量的保障。

(三)关于优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的研究

研究发现,优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团队结构不合理、团队成员的参与度低、教师的课程改革观念传统、团队资源保障有限和团队机制不健全等方面。[8]部分团队在组建初期为符合课程申报要求而选择高学历和高职称的教师挂名加入,实际却未参与课程建设;[9]在管理运营体制中,课程负责人和其他团队成员没有绝对的权力,教师的工作量、教师晋升与职称评定、教师奖励还需服从于整个高校的体制,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却难以获得相应的报酬,[10]从而难以调动教师积极性。

(四)关于高校优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策略的研究

卢黎歌、李迎霞和李华飞从课程教学团队的角度提出改进学科评估制度和教师评聘制度,加大课程在教师考评中的权重。[11]解德渤结合现有的教师绩效评价和教师工作核算方式提出推行教师弹性工作折算制度。[12]王爱侠、张海涛和王智钢等认为教学团队建设可以依托五个方面: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观、学生观和师生关系观),[13]明确教师角色定位;终身学习,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团队分工协作;依托教改课题和校企联盟共建教学团队,为团队运行构建良好的环境。

三、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研

以河南工业大学国际农产品贸易实务课程为调研对象,通过线上联系和实地走访的方式,由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以及受课学生代表接受访问和填写问卷。问卷主要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受访者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涉及五个维度,分别是团队带头人综合素养、团队工作氛围环境、团队内部文化制度、教研资源保障和团队教研绩效。为方便调研,问卷题目均设计为正向性问题,根据Liket五点量表法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设置五个递进性选项,分别赋值1—5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访者针对该问题越赞同。问卷累计发放200份,回收192份,有效问卷1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94%。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借鉴参考相关学者经验,将各个维度赋予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由问卷回收数据统计可知,各项指标得分平均值为4.3826。“团队绩效”指标得分均低于平均值,证明优质课程团队仍需不断加强建设力度。“教学条件”“信息共享互助”“内部教研活跃度”“经费和薪酬保障”和“人才保障”等是当前河南省优质课程团队建设的重点。

四、河南省优质本科课程团队建设策略研究

(一)团队带头人自身教研能力提升

1. 加强对教研前沿关注

优质课程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等特点,因此建设优质课程要求团队有更高的教学水平,而团队带头人作为整个团队的领导者,应注重课堂教学内容创新,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课程知识体系,即要将教学研究、学术发展前沿成果、课程思政理念等引入课程,在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及教学措施上,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能力和精神等。

表1  问卷各指标得分结果汇总

注意:数据为问卷调研所得

2. 加强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

优质课程团队带头人普遍为年纪稍长的教授,因此其对于新知识、新教学技能的接受度和运用能力较差,优质课程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这就使得优质课程团队带头人应紧跟时代潮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利用智慧教学平台,融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 及时串联学习总结与团队建设

优秀的课程团队要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创新意识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团队带头人应根据团队建设和课程发展需要,及时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加强与团队成员对其适用性的交流讨论,促进新知识与新教学方法改进与完善;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需求出发,将与课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融入教学内容,与团队成员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实训项目、考核评价方案、讲授方式等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加强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水平、课程创新能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

(二)提高团队内部教研活跃度

1. 定期开展教研交流会

依托优质课程教学要求构筑教师教研共同体,创建多重协作环境,促使成员联合研究、积极探讨,实现思维互补与经验共享。注重对优质课程团队成员的高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基本技能、专业提升技能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全方位提高团队成员教授优质课程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日常的交流研讨,团队成员可以激发教研动力,各成员也可根据自身兴趣提出教学研究计划,其他成员及时给予理论或实务上的帮助,使其研究内容更深入、充实。

2. 定期开展教研督查

全面开展优质本科课程建设,须严把课程管理,对团队成员的教研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包括高校领导与团队内部之间的定期督查,成员内部督查应建立以团队带头人为首的整体监督与成员之间相互监督相结合的督查制度。可以围绕建设课程具体的工作目标,建立完整的研讨会议制度、互相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和监督指导制度,在日常课程教学活动中坚持和落实,打造高水平的优质课程教学团队。

(三)优化团队氛围环境

1. 加强信息共享互助

由于团队成员的资历、实践水平、研究方向等有所不同,导致每个成员的信息资源、教学方法等也会不同,故加强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有利于發挥成员协同作战的作用,达到“1+1>2”的效果。

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的方式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获得适当的薪酬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创造民主、宽松、浓厚的教研氛围使教师施展自己的学术才华,获得学科专业以及学校的组织认同。

3. 改善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可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高校应尽可能满足教师从事优质课程建设的基础性条件,如智慧教室、信息技术设备等必要的教学用具,同时加强对课程团队成员的技术培训,以适应智慧教学需要。

(四)保障教研资源充足

1. 高校管理层要重视优质课程团队建设

高校管理层面应高度重视优质课程团队建设工作,给予足够的政策资源,保障资金供给支持、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团队内部协调友好关系。

2.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高校教师是具有一定物质需求的高知群体,他们需要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获得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保证课程团队成员持续发展的基础,还可以采取薪酬激励制度,比如给予表现突出的成员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激发成员工作积极性;学校应给予优质课程团队教研活动足够的经费支持,以保证团队能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从而推动优质课程教研工作的进行,提升教研工作质量。

3. 加强人才引进力度

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底蕴深厚,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优质课程教师队伍,是提高优质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而团队建设需要持续不断的人员支持,故要着力培养后备师资团队,实现课程的教学接力,鼓励团队青年教师继续深造学习,提升自身教研水平,引进国内外优秀师资以扩充团队实力,还应重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师资力量配置,保证高层、中层、新生代合理的搭配和比例,使得课程团队建设得以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 谢宾.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 教育与职业,2022(19):65-71.

[2] 范慧慧. 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策略——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6(04):87-92.

[3] 宋丽敏,李伟杰,李超杰. 基于教学、科研、服务型一体化的课程团队建设研究[J]. 科技视界,2022(09):123-125.

[4] 文秋芳. 外语“金课”与“金牌外语教师团队”[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04):3-10+90.

[5] Malmqvist J, Svensson J .Lessons learned from design-build-test-based project courses[J]. 2004.

[6] Sanders M G, Epstein J L. The National Network of Partnership Schools: How Research Influences Educational Practice[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2000,5(1-2):61-76.

[7] 潘晓彦,蒋家琼,莫兰,等. 美国“QM质量标准”与我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8(03):105-110.

[8] He C, Dong S. On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First-class Undergraduate Courses[J]. Learning & Education,2022,10(6):25-28.

[9] Duan Y .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y course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21(4):40.

[10] Zhaoliang Y, Haibo S. Constru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Flexibl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A Case Study of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J]. IEEE,2020.

[11] 盧黎歌,李迎霞,李华飞.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初心与现实考量[J]. 教学与研究,2019(12):77-83.

[12] 解德渤. 如何打造“金课体系”:大学课程改革的框架设计与制度创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7(01):96-101.

[13] 王爱侠,张海涛,王智钢,等. 基于MOOC的SPOC教学团队建设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2):200-203.

(责任编辑:杨毅恒)

猜你喜欢
教学团队高等教育
基于水处理生物学及其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配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