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形势探析

2024-06-07 12:11孟建平
新农民 2024年13期
关键词:粮食生产耕地保护安全风险

孟建平

摘要: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总结、调查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安全风险因素;从耕地“非粮化”、存在撂荒现象、生态不容乐观、保护意识薄弱4个方面分析了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而提出了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对策,如明确耕地保护任务、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快保护工程建设、增强耕地保护意识,以期实现“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目标。

关键词:粮食生产;安全风险;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工程建设

2017年,国务院提出耕地“三位一体”的保护要求,强调耕地保护工作要兼顾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个维度。《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我国耕地保护任务目标是1.24亿hm2,这是满足农业生产需求设定的红线,其根本目标是保护粮食安

全[1]。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们的饮食消费结构改变,耕地的利用与保护成为一个重点问题,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提高耕地保护有效性,需要相关部门及从业人员加以关注。

1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安全风险因素

1.1 粮食生产现状

(1)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11.89万hm2,同比增长0.5%;总产量达到69 541万t,同比增长1.3%;单位面积产量5 845.3 kg/hm2,同比增长0.8%。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也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2)区域性粮食供需不平衡日益加重。一方面,我国粮食生产的空间分布差异大(表1),如今东北地区成为粮食生产重心,西北地区的耕地粮食产出量整体偏低;另一方面,部分省份粮食自给率低甚至存在较大缺口,如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城市,约60%~70%的粮食靠外部供给,粮食缺口超过500万t。

1.2 安全风险因素

我国粮食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外部:(1)谷物产量向粮食主产国集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近年来全球谷物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

28.19亿t,同比增长0.9%[2]。与此同时,全球前十大谷物生产国占全球谷物产量的份额小幅上升,谷物产量向粮食主产国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2)全球粮食价格变化明显。粮食价格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后,2023年价格明显降低。受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地区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仍存隐忧,预计未来全球粮食价格依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3)大豆是我国进口粮食的主要品种。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共计1.6亿t,其中大豆进口量9 941万t,同比增长11.4%,占全国粮食进口量的62.1%。这些大豆用于生产植物油和畜禽养殖,主要来源国是巴西、美国,可见部分粮食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性较强。

2 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与土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953.33 hm2,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属于人均耕地面积相对稀缺的国家。为了保护耕地,虽然国家、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均在不断努力,但现实情况依旧较为严峻,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形成原因如下。

2.1 面临的问题

2.1.1 耕地“非粮化”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食物需求和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我国的粮食市场,耕地“非粮化”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方将耕地调整为果树、药材、茶叶等经济作物用地,甚至存在抢地占地的情况。短期来看,耕地“非粮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产积极性;长期来看,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可能导致区域性粮食供需不平衡现象进一步加剧。

2.1.2 存在撂荒现象

耕地撂荒现象主要存在于以下区域:一是丘陵山区的旱地。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的地块。三是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村落,四是采用传统种植模式、机械化程度低的区域。耕地撂荒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劳动力短缺是首要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而言,外出务工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而粮食作业的生长周期长、总体效益低,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可用劳动力大量减少,耕地无人种植管理也就只能撂荒。

2.1.3 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因過去耕地规划开发不合理,加之高强度利用,导致耕地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耕地在占优补劣过程中,补充耕地的生产能力低,且存在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不利于粮食生产;二是为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受到污染,影响耕地的生态环境;三是为满足大规模水田的生产需求,过度采集地下水,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可能引起地面沉降、生态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

2.1.4 保护意识薄弱

调查发现,在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一些地方因水源不充分、田间管理不到位,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年龄大、劳动效率低,导致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不高,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耕地保护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环保意识淡薄,土壤中的有机养分补充不足,导致耕地产能降低,出现面源污染;二是个别农户存在占用耕地,用于私建宅基地等基础设施的情况,破坏了整个耕地生态系统。

2.2 形成原因

2.2.1 经济利益驱使

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多种,最直接的原因是经济利益驱使。从市场角度看,种植粮食作物的收入远低于种植经济作物,而且人工、材料、机具等生产成本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部分农户擅自改变耕地的使用性质,用来种植周期短、收入高的经济作物;部分农户则放弃了农业生产,进入城镇务工,这就导致耕地“非粮化”、撂荒现象产生。

2.2.2 顶层设计不当

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是重要的监管主体,然而顶层设计不当也会影响耕地保护的实际效果。究其根源,主要是不同主体的出发点、关注点和利益诉求不同。其中,国家从宏观角度出发,兼顾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3个维度,多方衡量后制定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地方政府在执行国家政策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能出现占用耕地、改变耕地使用性质的情况,削弱了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2.2.3 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也会影响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三调数据”显示,我国坡度2°及以上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约40%,中、低质量等级的耕地比例分别为52.7%和17.8%[3]。耕地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土地资源在高强度利用中,部分耕地出现退化趋势,部分耕地出现酸化、盐碱化,造成耕地生态不容乐观。

2.2.4 农户思想陈旧

过去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导致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整体低于城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较多的劳动力和较少的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大量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留下务农的多是老弱群体。对于这一问题,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工程、推行田长制等,但农户思想陈旧、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给耕地保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 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对策

针对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结合地方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期促进耕地保护工作有序实施,真正保障粮食安全。

3.1 明确耕地保护任务

(1)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以“三调数据”为依据,对耕地保护工作做出科学决策,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的空间布局[4]。首先,全面摸排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严格实施占补平衡、进出平衡等政策。其次,树立统筹发展的观念,对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统计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情况,落实评估工作。最后,分析补充耕地的潜能,在全国土地整治项目中吸取成功经验,提高耕地质量。(2)打造农田生态系统。为减轻耕地资源污染问题,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应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绿色环保农业,如减少农药使用量,用有机肥代替化肥,采用高效喷灌、滴灌技术方案等。另外,还要加大退化耕地的治理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田系统的稳定性。(3)形成“三位一体”格局。地方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的管理工作,避免耕地“非农化”;还要加强耕地向林地、草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转化的管理工作,防止耕地“非粮化”。具体操作上,应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对违规违法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3.2 建立长效保护机制

(1)耕地用途管制制度。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耕地用途的差异化管制制度。一方面明确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的利用政策,确保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落实田长制,设置耕地保护清单,明确田长的保护职责和工作内容。(2)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农业相关管理部门要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度,确保责任到人、权责统一,将违法占用或破坏耕地的行为,纳入监察部门的监管范围;对违法违规占用或破坏耕地的个人和单位,严格依法查处。(3)耕地保护奖惩机制。以各区县为考核单位,建立耕地保护奖惩机制,其中耕地保护好、完成上级下达保护任务的区县,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5]。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耕地保护工作,通过技术、养老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农民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4)耕地督察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构建覆盖区(县)、镇、乡三级体系的耕地督察制度,动态监测耕地的使用情况,从传统保护模式升级为信息化保护模式,及时发现并制止查处破坏耕地的行为。

3.3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1)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政府应限制城市扩张用地和工业用地规模,将保护耕地放在首位,严格控制耕地转化为非耕地。具体操作上,一方面改造城市低效土地,采用土地产权调整、工程技术等手段,恢复已经破坏的耕地,增大耕地数量;另一方面兼顾耕地质量,将耕地补充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2)创新种粮补贴政策。在现行种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选择发展成熟的市县为试点,创新采用农户耕种粮食面积与经济补贴、土地流转与经济补贴、粮食收购与经济补贴等新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留下更多的农村劳动力。

3.4 加快保护工程建设

(1)高标准农田建设。在粮食主产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田、水、路、林、村等要素完善配套设施,积极推广土壤养分检测、病虫害生态防治等技术,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和利用效率。(2)“旱改水”工程建设。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尝试开展旱地改水田工程,在提高耕地潜能的同时,缓解水田占用带来的压力。(3)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在整个区县范围内,梳理残次农业生产用地,在农村地区形成有序的空间利用格局,实现耕地资源的节约化、集约化利用。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注意耕地环境质量的提升,减少农药化肥用量,解决面源污染和地块板结等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6]。

3.5 增强耕地保护意识

(1)采用“藏粮于技”战略。保护耕地的出发点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不仅要增加耕地数量,还要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提高耕地修复质量,要采用“藏粮于技”战略。具体操作上,从土壤分析研究入手,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設,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利用技术为农业生产赋能。(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求政府及农业生产相关部门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宣传栏、电视广播、上门宣传等媒介,向农民普及耕地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帮助农民纠正错误的思想认识,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从根源上保护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

4 结语

耕地是我国宝贵的资源,保护耕地才能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耕地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新思路。未来工作中,应从思想、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多管齐下,发挥合力,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蕊,王园鑫.粮食安全视域下耕地保护制度构建的三维进路研究[J].农业经济,2023(8):86-88.

[2] 周伟,石吉金,范振林.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耕地生态保护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3,37(7):125-134.

[3] 梁鑫源,金晓斌,孙瑞,等.多情景粮食安全底线约束下的中国耕地保护弹性空间[J].地理学报,2022,77(3):697-713.

[4] 刘正茂.“双碳”背景下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的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22):261-263.

[5] 项骁野,王佑汉,李谦,等.中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10):267-277.

[6] 权志军,文均,李鹏举.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24):175-177.

猜你喜欢
粮食生产耕地保护安全风险
浅析山东省临沂市耕地保护与利用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郑州市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
浅论雷州市广垦东西洋米业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基于SFA河南省18地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