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论析

2024-06-07 08:41李飞虎齐卫平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

李飞虎 齐卫平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之一。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紧密交织在一起,这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机理。西方式现代化暴露出的各种弊端阻碍了人类文明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行动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世界现代化遵循正确方向和沿着健康道路向前推进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准则。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

DOI: 10.13734/j.cnki.1000-5315.2024.0108

收稿日期:2023-07-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0&ZD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飞虎,男,甘肃张掖人,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教师,E-mail: lifeihu4472@126.com;

齐卫平,男,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作为一大中国特色进行概括,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将生态文明的理念与现代化建设融合起来,形成超越西方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逻辑,以克服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的弊端来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角度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价值含量,以及它所内含的生态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不仅为欠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渠道,而且为人类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开拓了一条在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中使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的绿色发展新道路。

一 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紧密交织在一起

人类文明不管如何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生态文明历来与人类文明交织在一起,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影响人类文明的演变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资源索取与生态平衡的矛盾纠结之中。质言之,人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随着自然生态环境演变而演进的历史。因此,如何看待自然界进而对自然生态采取什么态度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演绎出不同的人类文明发展路径,也形塑着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样式。回溯人类文明进程,依序历经了臣服、敬畏自然的懵昧原初文明阶段,初步认识、利用自然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农业文明阶段,再到征服、改造自然的工业文明阶段。当今世界,工业文明发展推动的科技革命赢来了创造、翻新自然的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由低向高的阶段性发展呈现不断演进的历史场景。总体而言,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向而行,它每向前走一步都以正确调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而实现,人类改造自然的适应程度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构成正比。

实践永无止境,决定了认识永不停滞。历史总在前进,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处置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关系的思想自觉。概括而言,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影响着人类的认知。一是“自然中心论”。这种观点强调环境决定一切,认为人对自然只能采取消极无为的态度。二是“人类中心论”。这种观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然界里的人可以改变一切。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前者具有尊重自然之意,但抹杀了人的主动作为,无益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后者片面突出人的意志,容易导致行为的肆意妄为,产生破坏自然的后果。前一种观点在人类文明处于低级阶段时体现了人对自然无奈的思想状况,后一种观点在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更容易产生危害。

中华传统文明包含生态文明的丰富思想。《易经》中把天、地、人视为“三才”,“‘三才(材)之道乃《易经》之理的根本”【李晨阳《是“天人合一”还是“天、地、人”三才——兼论儒家环境哲学的基本构架》,《周易研究》2014年第5期,第6页。】。在六十四卦中的任何一卦,都包含这三个基本要素。卦的排列,第一爻、第二爻被称为地才,第三爻、第四爻反映人的活动特征,第五爻、第六爻被称天才,人居其中称为人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贾德永译注《老子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第2版,第57页。】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立元神》中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148页。】可见,中国先哲以天、地、人的关系思考了人与自然怎么相处、如何调适的问题,提出的许多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發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马克思主义为进一步认识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导。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

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页。】如果说肉身是人的生理身体的话,那么马克思在此将自然界视为人的自然身体,这“两个身体”是互存的,肉身也是自然的。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就是直接的自然性,具体表现为人要从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欲望,这种欲望与人的肉体共同生存和死亡。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基于自然而展开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以及人类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的适应、征服、利用等关系。人兼具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于一体,决定了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不可分割,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生态文明的破坏不可兼容。

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差序不一,发展道路、样式、形态也各不相同,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则是共同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持之以恒探索社会发展进步的实现路径,在中华大地上挥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诗篇,“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页。】,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式现代化迥然不同的新道路。

二 西方式现代化暴露出阻碍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弊端

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以来,西方现代化以巨大物质财富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不应抹煞其推动世界发展的先进作用。然而,三百多年的历史进程表明,西方现代化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又暴露出诸多弊端,生态遭受破坏就是其中之一。西方式现代化消解了自然生态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地位,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支撑价值,严重阻碍了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

(一)西方式现代化内含与生态文明的矛盾冲突

西方现代化以替代农业文明的工业化形態发生,资本的利益追逐成为现代化的强力驱动。一方面,西方式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逻辑致使生产力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在生态文明上的表现就是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和破坏,以至于支持和激励“发展超出了生态承载力就会导致自然的破坏以至于生产力的破坏”【乔清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及理论价值》,《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第6页。】,长此以往必然会因破坏发展生产力与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而遭到报复。另一方面,西方式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逻辑,受最大限度占有剩余价值的驱动,发展生产力毫无顾忌自然限制的边界,甚至以高耗自然资源为前提,挑战生态底线,从而使人们在享受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又吞下环境严重污染的苦果。可见,西方式现代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是背道而驰的。

(二)西方式现代化产生破坏生态正义性的危害

自然界的各类物质资源具有非排他性,从不归属于某些人或某些群体所独有。自然环境把人类结成命运共同体。如果生态遭遇破坏,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尊重、敬畏、保护自然是生态正义的要求。然而,资本主义“进步的戏剧”体现在“资本主义世界里的千百万穷人”【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848-1875》,张晓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6页。】,资本家“合法地在生产过程中悄悄地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张一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东方道路——晚年马克思的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2期,第126页。】。资本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关系,越是无限增长,追求最大利润,受资本支配的雇佣劳动量就越多,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就愈加突出,正义这个“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被无情践踏。尤其应受谴责的是,西方国家在受到大自然报复后转嫁生态危机,把污染性产业迁址国外,并向欠发达国家、欠发达地区输送“洋垃圾”,使这些国家和地区深受其害。西方式现代化的生态非正义性既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更对人类社会带来危害。维护生态正义,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观,是世界各国人民寻求超越西方式现代化的普遍诉求。

(三)西方式现代化加剧了文明的冲突

工业化催生了现代化,现代化创造了现代文明。人类文明创造与生态有密切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文明具有政治生态的意义。然而,西方式现代化奏响的福音并不和谐,在“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零和博弈的理念支配下,率先进入现代化行列的西方国家挥舞霸权主义的大棒,排斥、打压、摧毁人类社会其他文明。尤其在后工业时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逐步演化成稀缺性,对稀有自然资源的争夺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遭遇空前挑战,加剧了文明的冲突,制造了严重的政治生态安全问题。把政治生态安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总体考量,对人类社会走出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西方式现代化降格了自然资源与生俱来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只看到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倾向于将自然资源视为资本无限增值的工具性媒介。“虽然在演进过程中试图走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去生态化困局,却又陷入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去政治化和生态后现代化理论的‘去现代化困局”【蔡华杰、陈俊翔《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年第5期,第49页。】。显然,这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一些国家模仿西方式现代化搞现代化建设不仅走不通,而且危害世界,阻碍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历史定律决定了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会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更不可能一成不变滞于原样态。鉴于西方式现代化发展暴露出诸多弊端的客观现实,寻求突破和超越是历史必然,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价值就在于此。

三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世界为目标导向,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为全球生态环境领域“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贡献中国智慧,彻底打破了人们对西方现代化的迷思,为构建新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规范全球生态治理秩序,解决全球生态治理难题给出了中国方案。

(一)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两创”中为全球生态治理树立生态历史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历史观更是内涵丰富,意蕴充实。譬如,对待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论语·述而》就记载:“子钓而不纲, 弋不射宿。”【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再如《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高诱注,毕沅校正,余翔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19页。】这些生态智慧,不仅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文化滋养,也为世界各国进步发展提供了借鉴,更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正如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马立博所言:“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能够在这样长的时间里,拥有如此丰富而广袤的生态系统。”【马立博《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关永强、高丽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56页。】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就在于中国人民始终能够未雨绸缪,站在代际公平和代际续叠维度实现发展。

近代以来,世情、国情持续发生变化。诸多实践表明,彻底丢弃或者一成不变地抱守中国传统生态文化都不能完全解决各类生态问题,更不能回应恩格斯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弗·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3页。】难题。比如,“中国古代就有‘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思想,但是,试想如果留下的土地是贫瘠荒芜的,子孙如何耕种产出?”【方世南、张玥《深刻领悟“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战略深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年第1期,第101页。】由此看来,只有坚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两创”,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才能实现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构建清洁美丽世界的梦想才能成为现实,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方能得以实现。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我们一以贯之地倡导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揭示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思想,顺应自然规律保护水、空气、土壤,生活中节约用物,比如一如既往地推进都江堰大型生态水利工程的研究和保护,推进“桑基鱼塘”式的循环农业,创新“虞衡”制度为“河长制”、“湖长制”新模式。理论上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生态哲学,不断弘扬和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进而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习近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70页。】,“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第41页。】,“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22年1月1日,第2版。】等生态历史观。

这些科学的认识是先进理论精华与丰富实践经验的凝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当下环境结合的产物,回答了“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的重大现实难题,为保持国内生态平衡提供思想上的引领,为克服资本主义国家“石油农业”等弊端,解决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生态危机提供了生态指引,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正确方案。同时,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促进“两个和解”的理论回应,为人类社会进入自然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自然主义有机结合的共产主义社会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生态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1页。】,为工人提供了原材料、能源等物質基础,是工人创造劳动产品满足外部世界需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58页。】。简言之,人的劳动是把“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的直接方式。既然如此,那么如何看待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而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不断思考和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任领导人在持续推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思想,不仅着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还不断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面审视西方生态危机且面对快速发展进程中呈现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7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胸怀天下,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并从能源体系建设、绿色技术创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壮大节能环保产业等多角度狠抓落实,不断推进绿色生产力发展。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中不断深化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加深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把握,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历史主动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形成了对上述基本问题的“中国式解答”。习近平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习近平《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2021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3日,第2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第171页。】,“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习近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几个关系》(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第152页。】等生态价值观。

这个“中国式解答”充分肯定了工业社会被贬称为“改造对象”或“物质资源”的自然的基础性、多元价值,明确了自然生态在推进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功用和价值,形成了“对生态价值丰富性或多维性的重新认知与形塑”【郇庆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析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年第8期,第63页。】。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在对经济社会现代化历史经验总结反思进程中形成的生态现代化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对生态系统自然规律深度洞察的结果。这种生态价值观为欠发达国家推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社会经济文化架构调整及社会生态转型提供了全新视野。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生态世界观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于“现代化”的概念界定,经济学家刘易斯、罗斯托,社会学家帕森、德赛、奥康内尔以及历史学、传播学、政治学的国外专家都有不同的认识并形成了不同学派。但无论是结构-功能主义学派、过程学派,还是未来学派、行为学派等都始终认为,现代化就是欠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不断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过渡的过程。也正是在这种现代化理念影响下,“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现代化模式就是西方发展模式”的论调逐渐甚嚣尘上,成为一种错误“共识”。事实上,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千篇一律、万能模板式的现代化标准,“生搬硬套或强加于人都会引起水土不服”【习近平《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2018年11月1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458页。】。任何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是基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当前的生态环境现状、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争夺、各类自然灾害已经昭示:人类不可能依旧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转下的西方发展道路,必须走上一条生态绿色转型之路。正如习近平在总结西方式现代化带来的生态创伤时所言,“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

习近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2012年12月7日-11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3页。】。中国式现代化既没有按照西方现代化的路径按图索骥,也没有照抄西方式现代化的模式削足适履,而是在现代化目标下走一条既符合自己世情、国情,又能够为世界各国提供经验借鉴的科学发展之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等三个“共同体”理论为依托,构建了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理论的生态世界观。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哲学基础,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下人类应该善待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树立共生理念的生态观念。其倡导应该立足人类实践活动与地球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关系维度,充分保持生物多样性,“坚守生态共同体的底线与边界才能保证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和安全”【王雨辰、王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生态意蕴》,《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年第5期,第2页。】,化解工业文明带来的各类矛盾,积极促进全球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显然,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世界观已经彻底“摈弃主宰思维实现生命和解,注重生命体的整体和谐”【袁红英《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逻辑》,《东岳论丛》2022年第12期,第9页。】,彻底摒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策略,取而代之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既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扬弃,也是对传统的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和创新,彻底打破了“世界上只有一种现代化模式,实现现代化只有一条道路”的奇谈怪论。就像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年第17期,第10页。】。这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科学指南。不仅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以往的现代化相比具有的另外四大特征,从实现主体、立足载体、生存范式、内涵指向等维度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四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行动

“中国式現代化的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生态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张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生成逻辑、理论意涵与世界意义》,《思想理论教育》2023年第11期,第26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中回答了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关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创造性实践中,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坚持生态共有、走生态共治共建共享道路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以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表达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诉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既贯彻了党的宗旨,也凝聚了全人类价值共识,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思想指南。

(一)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高度谋划发展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谋划发展,构建了“理念创设—制度供给—实践探索”【杨旭、张健培《政党统领生态:中国环境政治的历史演变与行动逻辑——基于理念、制度与实践视角的嵌入分析》,《理论导刊》2023年第9期,第36页。】的行动框架,不仅指明了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而且回答了“如何走这样的发展道路”的问题。首先,激发呵护生态环境内生动力,树立正确发展思路。习近平指出:“要加大学习宣传,提高全社会认识。”【

习近平《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第459页。】继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则从一些具体化的方式着手,再次围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作出具体部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号召“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是》2024年第1期,第6页。】。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更进一步明确了具体举措,“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全国生态日、环境日等多种形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3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2024年1月12日,第4版。】。就这样层层深入,持续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从生态政治的高度激发起全社会呵护生态的内生动力,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社会主义中国蔚然成风,促进形成全民生态自觉。这为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明确了道路指向,提升了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促进了人文素养和生态文化的互进共促。其次,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共同发展。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习近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第174页。】为进一步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贯彻在生态文明行动实践中,以制度“护绿增蓝”,我们不断加强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等全链条的法律体系。以法律为准绳,促成和推动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革命性的改变。最后,加强行动实践,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绿色转型就是要对经济社会、生产生活进行全方位变革,超越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在科学判断了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后,习近平明确提出“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是》2024年第1期,第6页。】。由此,将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大绿色技术攻关,推动重工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革等政策付诸行动。现在,“绿色银行”储蓄愈加丰盈,生态产品绿色含量愈加丰实,绿色评价大力提升。国外政要对中国保护环境作出充分肯定,“中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2000年到2021年全球新增的绿化面积中25%以上来自中国”【《为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人民日报》2023年7月20日,第2版。】。

中国共产党“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是》2024年第1期,第4页。】,通过“理念创设—制度供给—行动探索”的实践框架,“超越了西方环境理论和治理理论常见的政府、企业、公众的主体三分法”【王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2022年第6期,第79页。】,指导中国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开辟了一条从生态政治高度谋划生态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文明形态的标识性符号。

(二)坚持生态共享原则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主要包含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与人的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鲁克俭《马克思的“美好生活”理念及其证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第1页。】,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坚持生态共享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新期待,“下大力气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油烟、恶臭等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是》2024年第1期,第4页。】,理应成为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美好生活的核心是劳动的幸福”【陈学明、毛勒堂《美好生活的核心是劳动的幸福》,《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12页。】。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核心就是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权益,带领人民群众在创造美好生活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幸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此,我们充分肯定了生态共有理念,进而创造性地将群众路线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和人民群众一起投入林田建设、生态农业、径流控制、治污减污、荒漠化防治等群众性的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当中,形成了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浓厚氛围,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转折性的变化。甘肃古浪八步沙林场“六老汉”治沙造林的先进事迹,河北塞罕坝建设者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原变林海、筑起为京津阻沙涵水“绿色长城”的人间奇迹,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齐人民将沙漠变绿洲的生动实践等就是例证,长江流域不断增加的“微笑天使”也是写照。在共治共建基础上,以“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生态关切点,再次创造性地将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统一起来解决老百姓的贫困问题,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比如“‘光伏扶贫‘生态公益岗位‘生态移民等生态扶贫和生态脱贫的经验”【张云飛、李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抉择》,《东南学术》2022年第4期,第37页。 】,为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高质量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了保障。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人民群众不仅是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旖旎景象的得益者和获利者,也是创造者和劳动者。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的劳动的幸福正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亦即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通过肯定生态共有、合力生态共治、全力生态共建、成果生态共享全过程,“建立生态公平、生态正义的社会制度形态和文化形态”【钟贞山《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问题》,《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114页。】,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干事理念,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盼环保”“求生态”的需要,展示了生态建设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统一。这打破了长期困囿于物质层面的、狭隘的现代化认识,从资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把人的精神、伦理、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再次召唤回来,把人的终极关怀嵌入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之中,为现代化的深化拓展指明了方向。

(三)聚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联合国文献中也接受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创新概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艰巨,面临全球治理的共同性难题很多,生态是回避不了的重大问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指出:“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拥有同一个家园,应该是一家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2017年12月1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拉手而不放手”原则,做全球生态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周边地区共同开展涉及绿色发展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和长期性的交流,发布《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为应对层出不穷的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力量。非洲建设的气候遥感卫星、中老共建的低碳示范区以及小岛国的节能灯工程等都是真实写照。此外,立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站位,我国还主动举办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北京园艺博览会等生态文明主场外交活动,为凝聚全球生态治理力量搭建了平台,开辟了新渠道。另一方面,坚持以负责任的态度履行生态文明建设承诺。习近平指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年第28号,第6页。】是我们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为按时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项立体多维的生态工程,我们科学谋划了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绘就了路线图,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展望本世纪中叶……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美丽中国全面建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2023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2024年1月12日,第1版。】。在实践中,我国积极组织实施“碳达峰十项行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专门设立了以生态绿色为引领、一体化发展为动力的示范区以及660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并明确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四年以来,示范区生态转化优势逐渐显现、绿色创新发展水平日新月异、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显著、人与自然和谐宜居不断成为新典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示范区内的废弃村落竹小汇在科技支撑下成为全国第一个零碳聚落,低碳稻作模式降低了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甲烷排放,“水下森林”、中水处理站、光伏瓦、光伏板、地源热泵系统、风力发电、储能充电桩等低碳设施让整个村落实现了能源平衡,生态岛建设大大提高了碳汇能力。竹小汇的变化是中国履行“双碳”承诺的有力行动,运用的零碳和无废技术也为中国各地乃至世界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荀子》有云:“行其义,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归之。”【王先谦《荀子集解》,沈啸寰、王星贤整理,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20页。】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目标导向下,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创造性行动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逐步满足了国际社会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的强烈世界需求,展现了“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了各国人民。这助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世界现代化遵循正确方向和沿着健康道路向前推进提供了思想和行动的准则。这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标识”【黄承梁《从生态文明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文献》2022年第1期,第27页。】。

五 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不仅从认识上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狭隘论调,也从实践上证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范式的科学性,为人类社会永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全面性体现在它的建设摆脱了围绕物质(经济)层面的单一线性发展路径,现代化形成全方位的推进;深刻性体现在它的建设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关照,现代化服务人的各方面需求。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把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紧密相联,以处理好生产力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关系的先进思想,体现出对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发展规律相统一的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依托实现创新发展,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努力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取得新成绩、形成新突破,必将使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绽放异彩。

[责任编辑:何 毅]

猜你喜欢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深刻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意义
“七一”重要讲话的重大理论创新及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的“人的真正共同体”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