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准点、舒适的高铁,如今已成为长三角旅客出行的首选。高铁的密集开行,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这种选择不仅体现在出行时段上,还体现在工作地点乃至生活方式上。总之,新时代高铁,正一点点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本文记述的是几位年轻人因高铁而幸福圆梦的故事。
新“双城记”
1993年出生的小佟,婚龄已有三年。要说生活中最大的缺憾是什么,那就是不能天天与妻子待在一起。
小佟与妻子婚后的家安在了南京,小佟却在上海工作,妻子在南京工作。两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为了生计,婚后分居两地。尽管小佟常会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的诗句来安慰妻子,可婚姻生活是非常现实与具体的,两人还是会因为两地生活的事情产生一些小矛盾。小佟不是没想过改变这种现状,然而工作调动又岂是轻而易举之事。
小佟的妻子是他学生时代“同桌的你”,基于深厚、稳固的感情基础,妻子在情绪低落时也只是偶尔发发牢骚,岳父母这边的压力却不可避免,做父母的哪个愿意让自己的心肝宝贝婚后凄清孤冷地独守空房呢?
“再深厚、再稳固的感情在遇到情绪低落的时候,也会有控制不住的时候。”听得出小佟的语气里颇有些沮丧与无奈。
难道平素聚少离多,分别在两个城市生活、工作,就注定会让一对夫妻经常处于这样难以言说的焦虑与煎熬中吗?小佟说:“这其实怪不得两地生活的夫妻。下班以后,别人开心地回到自己温馨的小家,我回到的却是集体宿舍,她则跟出嫁之前一样回到最熟悉的父母身边,那种落寞是旁人无法体验到的。对我们而言,结婚的意义是什么呢?”
通常情况下,小佟一周总要回一趟南京,但如果工作忙,一周也未必能回一趟家。“很多人都不看好两地生活,这也不无道理,也许一方会对另一方妄加揣测,胡思乱想,于是吵啊闹啊,直到有一天把感情吵没了……”但对于小佟个人来讲,对妻子不在身边的状态并不陌生,只是作为丈夫,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我父亲是一名国际海员,有着三十年的航海生涯,以至于我自幼就看着母亲孤身一人辛辛苦苦地操持着这个家……”
因此,小佟早已熟悉了两地生活……
如今有了高铁,只要不需要加班,小佟幾乎每天都可以搭乘傍晚时分的高铁回家看看,一个多小时即可抵达南京。翌晨,再从南京乘坐高铁早班车返回上海的工作岗位。
随着长三角高铁列车密度的进一步增加,许多长三角旅客已然成为高铁连接的“双城生活”的受益者,像小佟夫妇这样家在南京,其中一方在上海工作的“双城记”,已属常态化现象,不再鲜见。
乐做“长三角人”
高速铁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现了“公交化运营”。所谓“公交化运营”,除了发车班次多,铁路沿线站点多也是其亮点之一。每隔10公里左右设一站,既可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条城际干线铁路的运输能力,亦能使铁路对经济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发挥到极致。
随着当下长三角高铁网的形成,上海到南京最快只需一个多小时;沪杭、杭宁、杭甬等高铁开通后,杭州到上海、杭州到南京、杭州到宁波分别只需半个多小时、一个多小时、45分钟左右。也就一顿饭的工夫,便可以在长三角任意“东西”。借助高铁,人们在长三角实现了“时空兑换”;穿行在长三角,犹如行走于同一座城市。
前些日子,上海人沈群在苏州高新区买了一套房,房子位于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和3号线的交会处,3号线则可与沪宁高铁无缝对接换乘,到上海火车站刚好又能对接上海地铁。“住在苏州,到上海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可以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沈群每每提及此事,都是喜不自禁。
作为商务人士的沈群,一天之内就能在长三角轻松来回。他所在的上海某公司在无锡、常州、南京等城市均有分公司。为了工作,沈群需要不断往来于上海与各城市间,“如今有了高铁,只要坐早班车,上午就能到南京的分公司召开会议,晚上布置完任务后坐末班车就能回上海,可以省去酒店住宿的费用。”沈群踌躇满志地对我说。
而作为旅游爱好者,沈群常常趁空闲时,携家人一两天内便可尽览长三角的著名景点:早上在宁波天一阁登藏书楼,中午去西湖边用餐览景,午后便可抵达南京观明孝陵、游玄武湖;翌日,至无锡太湖泛舟,午饭后到苏州游园,随后在上海黄浦江边的餐厅用餐,怡然自得。
异地上班
上海与北京相距1000多公里。汪晓田说,这1000多公里的路,他与妻子一起风雨兼程走过了七年。
从之前的高速公路,到动车,再到如今的京沪高铁。汪晓田说,他与妻子的爱情就像彼此成就的两条相互平行的铁轨,如今它终于延伸到了上海,速度也越来越快。
那年夏天,汪晓田就读于上海一所高校。这场开始于七年前的“马拉松式”爱情,几乎占据了汪晓田求学期间的所有周末时光。
“因为女友在北京,我在上海。”汪晓田说,“我们是在高中时一次演讲比赛中认识的。追求女友时,几乎每周两地往返一次。从最初10多个小时的普速列车,到急速行驶的高速公路,再到后来开通的动车,每一次交通方式的变化都曾让我兴奋不已。”
但在临近毕业时,两人遭遇了第一次“异地恋危机”,因为当时他俩各自在当地找到了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我强烈建议她来上海找工作,而她愿意让我去北京安家。”汪晓田说。
这牵扯到一系列现实问题。比如,出行、随后的两人分居和家庭安置等。
“不久后的现实告诉我,两人面临1000多公里的路程,其中一人必须立即做出选择。”汪晓田说。因为女友的家里出现了反对的声音,甚至给她安排起了相亲。
汪晓田说,正当自己与女友之间的关系因空间阻隔跌入冰点之时,一个好消息突然传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了!乘高铁从上海到北京只要四五个小时。就算与女友将来暂时不能在同一个城市里工作,也可以把家安在上海或北京,完全可以选择乘坐高铁“异地上班”啊!他的这个设想很快得到了女友及其家人的赞同与期许。
半年后的一个良辰吉日,汪晓田与女友手拉着手,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庞大的、热情的、风一样掠过的新时代高铁,就这样载着多少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理想、梦和远方……进入我们的视野。
作者简介:李泳,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上海局集团公司。出版散文集《永恒的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