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行动

2024-06-06 14:08宋龙艳
投资北京 2024年5期
关键词:新质高质量协同

宋龙艳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根本要求。党中央对北京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亲自为关系首都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重要规划、关键事项把关定向。北京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要求,把握和应对首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画好“工笔画”,打造“实景图”,经过多年辛勤耕耘,北京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北京将牢牢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推动形成符合首都定位、彰显创新优势、厚植绿色底色、深化区域协同、充满发展活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格局,奋力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北京坚持减量发展不动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去年7月北京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了5个方面50条具体工作任务,为今后三年首都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经济总量达到4.4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2%、超过6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北京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建立了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协商等协同发展工作机制,2023年全年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112家,治理违法建设2315万平方米。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三校一院”开学开诊,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京雄高速全线通车。城市副中心陆续迎来第二批30余家市级机关,三大文化建筑建成投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更加紧密,三地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编制完成6条产业链图谱,北京向天津河北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累计超过2800亿元,并推动形成环京地区通勤圈、京津雄功能圈、节点城市产业圈。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北京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通过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计划,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向中关村示范区全域推广,怀柔科学城16个设施平台进入科研状态,“悟道3.0”大模型、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夸父”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涌现,全国首家国际性研究医院建成投用,北京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6.95件、居全国首位。“三城一区”创新能级稳步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超过270个。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设4只政府高精尖产业基金,面向六大领域布局未来产业,认定首批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试点企业。

去年,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速,数字经济发展塑造了新优势,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9%。北京率先出台“数据二十条”,启动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6家医院数据流通交易在全国率先破冰。24个大模型产品正式上线,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完成16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专网建设。加快实施“新智造100”工程,103家企业完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

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北京持续激发新动能。去年圆满完成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保障任务。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2.0方案获批,北京入选国家首批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制度型开放试点。出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

有效需求增强给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去年北京加快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创新实施真抓实干促投资奖励措施,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新工体”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建成投用,投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一圈一策”完成15个重点商圈品质提升,新开大型商业项目21个,新开商业面积240万平方米,新增864家品牌首店。

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上。2023年,北京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4.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2%、与经济增长同步。新建各类养老护理床位6232张,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3%,开通50条通学公交车线路,森林覆盖率达到44.9%,62%的公园实现无界融通。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4%,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进一步擦亮。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作为首都,北京各项事业发展都呈现出新气象,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撸起袖子加油干,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积极作为。

一季度,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协调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扩内需、优结构、提信心、防风险,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81.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高于上年全年增速0.8个百分点。具体表现为:工业生产回升向好,重大项目投产显效,理想新车型正式上市,小米新品发布、新车亮相2024北京车展;信息服务业增速稳定,国内首家数字人产业基地落地,电科数据等央企数据公司揭牌成立,亦庄与大兴国际机场实现自动驾驶接驳;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北交所上市企业245家、总市值近4000亿元;接触性服务业持续恢复,重大活动精彩纷呈,人流、物流活跃度持续提升;政府资金释放积极信号,4只产业基金完成首批实际投资、涉及金额12.7亿元;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160项计划开工市区重大项目开工率93.8%;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居民收入在稳步增加,同时也在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教育和卫生等社会领域的投资合计增长了9.4%,居住類更新投资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带动下增速超过了50%。

为深入落实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近日北京市印发《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包括5大方面,安排了50项重点任务,从北京实际出发,瞄准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其中创新举措约占全部任务的六成以上,主要持续推进“五个新”。

“新台阶”,即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今年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新的起点上,北京将更好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携手津冀协同布局新质生产力,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上重点突破,推动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加快推进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新突破”,即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全球主要创新高地建设取得新突破。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发挥北京优势,统筹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北京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新进展”,即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率先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产业基础,北京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融合发展,从实际出发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新亮点”,即协调推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不断涌现新亮点。今年北京将继续充分发挥首都大市场优势,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积极扩大优质消费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化需求,瞄准新质生产力增强新兴领域投资和重点产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新活力”,即不断加大改革攻坚和扩大开放的深度广度,加快“两区”建设迸发新活力。依靠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破解难题,北京将系统谋划重点领域改革举措,夯实“稳”的基础、提升“进”的质效,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振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在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上深化北京探索,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猜你喜欢
新质高质量协同
寻找新质生产力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