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实现“开门红”
近日,据市生态环境局透露,2024年截至3月24日,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1%;优良天76天,同比增加14天,占比达到90.5%,北京市实现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开门红”。2024年,北京将持续实施绿色北京战略,针对污染来源向城市运行、生活源等刚性排放为主转变的特征,实施2024年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核心是改善空气质量,主线是降低PM2.5浓度,重点要开展推动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加强区域联防联控。
第一批“数字京村”建设工作启动
4月2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在房山区黄山店村组织召开“数字京村”建设现场会,启动第一批“数字京村”建设工作。“数字京村”是北京市农业农村局面向村级统一部署的数字化系统,是市级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引领数字乡村建设的“乡村大脑”。目前,“数字京村”已有了试运行版本,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数字驾驶舱、乡村智能装备、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6大板块,初步实现让村级治理更轻松、让村民生活更便捷、让乡村产业有增长。
本市新添11个地源热泵供热项目
近日,市发改委批复了11个地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量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此前,本市已经有多批地源热泵供热供冷项目获批建设,取得了不错的节能效果。此次获得资金支持的11个项目,总供热面积超101万平方米,主要为浅层地源热泵耦合传统能源供热制冷,新能源供热装机占比均在60%以上。据悉,这11个项目均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前陆续完工。
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增至612种
4月13日从北京市“爱鸟周”启动仪式上获悉,与2023年相比,2024年北京陆生野生动物种类由608种增加至612种,其中鸟类达到了519种,新增的4种均为鸟类。近年来,北京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相对广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全市九成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湿地总面积达到了6.09万公顷;90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基本覆盖全市鸟类迁徙通道。2023年,全市還建设了125处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和20处绿隔郊野公园。
北京持续领跑全国“机遇之城”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日前在京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4》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综合实力继续引领中国城市的发展。在2024年报告观察的全国57座城市中,北京持续领跑。在智力资本、城市韧性、经济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北京占据优势。
《机遇之城》报告是对中国城市进行全方位跟踪观察的研究报告,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发布11期。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城市正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发掘新的经济增长潜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是当前中国城市的使命所在。
57座城市覆盖中国多个主要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从观察结果来看,排名前列的城市在均衡发展方面表现优异,均有多个维度位居前列,体现出强劲的综合实力。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继续引领中国城市的发展,杭州、南京、苏州、武汉、青岛、成都紧随其后进入前十名。
本市技能人才总量达347万人
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日前介绍,截至2023年底,本市技能人才总量34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已超118万人。
近年来,本市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修订了《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完善工作室评估、考核、资助和退出机制。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7家,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144家,累计带徒2000余人。同时,搭建技能大赛平台,建立健全多层次竞赛体系,完善竞赛选手职业技能等级晋升政策,扩大证书等级和人员范围,不拘一格选拔优秀技能人才。
本市不断健全技能人才表彰体系,先后组织开展了6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和8批“享受市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的评选活动,累计近800名高技能人才受到市级表彰和奖励。积极推荐优秀拔尖高技能人才参加国家级政府表彰奖励评选,有5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85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0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北京科创十年实现“六个跃升”
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十年来,北京实现了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四倍多、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一倍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一倍多、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增长一倍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一倍多、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增长一倍多的六个“创新跃升”。2023年,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本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现了“双突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总量首次突破10万项,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大关,相比2014年分别增长了58.4%、172.2%。
本市率先形成国内领先数据要素市场
4月13日发布的《北京经济蓝皮书:北京平台经济发展报告(2023)》显示,北京率先形成国内领先的数据要素市场。数据是平台经济的核心,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建设,是破除平台经济发展障碍的重要举措。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为本市数据进场交易登记、评估和规范流通的核心平台。其在全国率先推动并引领“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的新型数据交易模式,率先探索数据确权的市场化方式,推动多场景数据价值安全流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350亿元,占全国比重约39%。
四只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已投35.6亿元
据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介绍,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2023年底本市设立的四只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已投资决策43个项目,其中36个项目已实际投出资金35.6亿元。四只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涉及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机器人和信息产业,重点用于加强四大领域创新创业培育、投早投小、支持关键技术产业化发展。在所投资的企业中,22家为专精特新企业,8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为“独角兽”企业。
自动驾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落户北京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北京市基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应用场景筹建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汽车自动驾驶)。应用基地以视频设备、传感器设备等提供的路侧数据和自动驾驶车辆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测量设备获取的车端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建立典型标准场景库,构建车、路、云一体的汽车自动驾驶信息计量数据体系和安全主动防护体系,推进汽车自动驾驶数据体系建设与应用,保障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