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心肌梗死这一医学名词,无疑会吓人一跳,因为会联想到其中一个“死”字是不是与死亡有关?确实如此。心肌梗死的意思就是冠状动脉被堵死引起的心脏肌肉坏死。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冠状动脉是给“发动机”供“油”的“输油管”,油管堵塞,“发动机”一旦“熄火”,引起心脏停搏,人很快就会死亡。
很多心肌梗死发作的根源在于冠心病。在冠心病中,有一种类型叫作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特别要提防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患者一般有持续较久的胸闷或胸痛症状,但是并不一定都有胸闷或胸痛症状,有些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并没有疼痛的症状,这种心肌梗死临床上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病前往往没有明显征兆,不为患者所重视,也有可能引起误诊,因此更容易导致猝死。
心肌梗死并非冷天“专利”
有些人特别是冠心病老年患者认为,冬季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因为冬季气温下降,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一旦斑块破裂从血管壁脱落,就会阻塞心脏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所以为了预防心肌梗死,人们会注重冬季的预防保健,而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忽视心肌梗死的发生。其实,心肌梗死并非严寒冬天的“专利”,因为在炎热的夏季,心肌梗死并不少见,尤其是在闷热难熬的酷暑,医院急诊室里心肌梗死患者的数量会猛增。
为什么心肌梗死在夏季也会高发呢?
与寒冷的冬季相反,炎热的夏季血管容易舒张,这是因为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为了身体散热,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在炎热的夏季,气压偏低,天气闷热,空气中含氧量下降,从而会使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另外,夏季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也会诱发心肌梗死。
在炎热的夏季,还应预防一种“吃出来的心肌梗死”。为了防暑降温,让自己能“凉爽一夏”,有些人会采用各种防暑降温的方法,而“吃”就是其中的一种,有的人不时地吃喝冷粥、冷饮、冰西瓜、冰啤酒等,这样的食物虽然入口舒适,但是弄不好会殃及心、脑,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大量摄入冰冻饮食,有可能遭遇心肌梗死带来的不良后果。由于食物从食管到胃的过程中,很可能连累相距较近的心脏。在炎热的夏天,摄入大量冰冻食品,人体一下子不能适应,可能导致短时间内心血管遇冷骤然收缩,使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量加剧,引发血压波动,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意外,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夏季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
1.科学饮食
在炎热的夏天,饮食宜清淡,切忌食用油腻或太咸的食品,做到戒烟限酒,因为油腻和重盐、抽烟、酗酒等均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平时应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注意补充水分,以稀释血液。切忌摄入太冷的食品,以免造成呕吐、腹泻,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心肌梗死。
2.有序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工作、生活节奏做到张弛有度,因为充足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有助于心脏正常工作。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调太低,应保持在26℃左右。如果是在室温较低的公共场所,要注意添加衣物,以免忽冷忽热使血管突然收缩而引起心血管意外事件。
3.适当运动
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减慢静息时和锻炼时的心率,大大减少心脏的工作量,增加心脏功能,保持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可更好地供给心肌所需要的营养,可使心脏病的危险率减少。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脏负担过重,造成原有心肌供血不足加重,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为了避开炎热,夏季人们常选择晨练,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早晨是诱发心肌梗死的一个时段。在早晨,受生物钟的影响,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兴奋增强,血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体内生理代谢增强,综合这一系列变化,使心脑局部血管因收缩而狭窄,缺血加重,并促使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或破裂,造成动脉血栓形成,使血管堵塞,极易发生心肌梗死。
4.合理用药
冠心病患者是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冠心病尤其是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后,很长时间内无心绞痛和任何症状发作,就停止服用药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妥当的。因为主观上无心绞痛等任何症状发生,并不代表客观上不存在心肌缺血。有些患者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原因,可能是瘢痕组织破坏了痛觉感受结构或“报警系统缺陷”。与有症状者相比,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更可怕、更危险。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常常因忽视可能发生的后果而酿成心肌梗死或猝死的悲剧。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无论是有症状还是无症状,都应该接受药物治疗。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立即拨打“120”,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越快送到医院越好。同时,在救护车到达前应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保健与生活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