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唐僧”后来很落寞

2024-06-05 05:05:15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16期
关键词:译经王道士玄奘

贞观十九年,西行取经十七载的玄奘还没回到长安,正在洛阳的唐太宗李世民便接见了他。人们惊叹于他的传奇经历,感动于他的执着,体味着他千辛万苦的磨难,欣赏着他带回来的大批珍稀宝物。

然而一阵热闹过后,李世民立即要他还俗为官,为扩张帝国版图发挥作用。李世民紧急下诏,令玄奘将西域的风土人物、山川地理及政治文化记录下来,为其征伐这些地方提供第一手资料。玄奘只得夜以继日地“奉诏撰述”,在辩机等人的协助下,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大唐西域记》的创作。

投桃报李的李世民恩准了玄奘译经的请求,并调集当时国内学识一流的僧人协助,让他在长安安心译经,并按照他從天竺带回的塔形规制修建了大雁塔,供奉他带回的佛像。

但李世民对这些佛经并不感兴趣,他志在将大唐的声名远播宇内,让周边各国都臣服在“天可汗”威名之下,于是,他又强令玄奘紧急翻译老子的《道德经》等一批道家著作,并让王玄策等出使印度时,带去那里发扬光大。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亦只是把佛教当作驭民的工具,不仅严辞拒绝了玄奘“先佛后道”的请求,还不让玄奘去少林寺译经,玄奘“不敢更言”,最终只有回到原来的玉华寺翻译经卷。四年后,玄奘病逝,一代高僧就此谢幕。他取回的“真经”,在普及上也远不及其他将佛理简化的教派,后来在多次“灭佛”的浩劫及战火中消失殆尽。直到清末民初之时,当王道士无意间打开敦煌藏宝窟时,才发现有他所译经文的抄本。而他所创的“法相唯识宗”,也两代即亡。

(摘自《文史博览》 张屹/文)

猜你喜欢
译经王道士玄奘
玄奘取西经
王道士的笑
读者(2019年20期)2019-10-09 03:34:59
译经用字与译经词语新释
玄奘
《秦汉文学编年史》献疑
北方文学(2017年26期)2017-09-21 07:37:59
少年玄奘的奇妙漂流
学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11
何以归罪王道士?
杂文月刊(2016年12期)2017-01-10 17:37:39
玄奘
佛教史视阈下康僧会译经之儒学化及其意义
中州学刊(2016年5期)2016-05-30 10:36:34
国之不幸,庶民何辜
读者欣赏(2014年12期)2014-12-23 14: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