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听懂肖邦了吗?

2024-06-05 05:50索菲
音乐爱好者 2024年4期
关键词:波里休止符肖邦

索菲

肖邦曾于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写下一首谐谑曲,这部作品的中部主题运用了波兰圣诞歌曲《睡吧,圣婴》的旋律素材。当音乐在三拍子摇曳律动中悄然响起时,2023年淮海路上施坦威之家的圣诞夜音乐讲座“漫谈肖邦”正式开始。

美学家将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次:音响感知、情感体验、理性聆听。由于欣赏主体存在差异性,在欣赏同一部音乐作品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最高层次。本次讲座的主讲人谢承峯凭借自身精湛的钢琴技艺、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边弹、边唱、边讲,引领着在场的专业与非专业听众实现了从音响感知到理性聆听的飞跃。

整场讲座的主线围绕着肖邦的创作有序展开。谢承峯先为听众演奏了《B小调第一谐谑曲》(Op. 20)的中部,优美动听的旋律在他的指尖流淌。正当听众陶醉其中之时,谢承峯停了下来,问大家:“有何感受?”有人立即答道:“歌唱性。”他点了点头,并有选择地指出乐谱中长长的连线,那是乐句结构划分的符号,大家很容易就能理解它的作用。他唱起了旋律,在琴上一句一句演奏,让大家感受旋律走向、强弱对比和节拍律动。旋律的“歌唱性”一下子变得浅显易懂。

谢承峯提到,肖邦的音乐让人如此喜爱,“好听”一词是对音乐作品的音响感知,是音乐欣赏的初级层次,但要回答“为什么好听”就难了,这需从音乐本体入手,要有专业知识做支撑。谢承峯只用了一个作品,从音乐听觉的表层入手,结合示范演奏、分析、类比等教学方法,就让听众概括出了“好听”的基本概念——旋律上口、和声美、情感具有渲染力,让在场的听众对肖邦音乐作品的旋律特征留下深刻印象。

谢承峯演奏的第二首作品是肖邦初到维也纳时创作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Op. 23)。“那时的肖邦背井离乡,过得并不好……”作为铺垫,谢承峯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这首曲子带有悲愤的情绪”。弹完序奏后,他问大家“听后感受到什么”,会场一片寂静。这实在难以回答,一个沉重的和弦过后是一段连续向上的类似分解和弦的音型,音乐宏大,却十分不稳定,情感特征也不像第一首那么鲜明。谢承峯随即展开了启发式的互动教学,他自答道:“是犹豫不定的感觉(形象),你们有没有感受到?”他非常强调听众的听觉体验。“肖邦在这里用了什么和弦?”他再次深入到音乐本体分析。“是拿波里六和弦。”一位钢琴教师答道。谢承峯肯定道:“对!这是贝多芬非常喜欢使用的和弦,和弦张力很大。”他随手演奏了贝多芬《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片段,音乐与肖邦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而加深了听众对拿波里六和弦的听觉印象。

之后,他用手指著乐谱来描述拿波里六和弦所在乐句的走向:“像在艰难地爬山,然而到了高点后感觉音乐并没有下来,因为这里遇到了休止符。”音乐中的停顿是塑造犹豫、迟疑的艺术形象常用的手法,“肖邦是一位非常喜欢使用休止符制造张力的作曲家”,谢承峯指出要注意感受休止符的作用。他反复弹奏并停下来讲解,结合后面引入的徘徊主题、叹息音调,让听众理解肖邦在塑造“犹豫不定”的艺术形象时所运用的手法。就这样,谢承峯在非专业人士的听觉感受与专业的创作手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精准的分析和恰当的演奏将听众带到了作曲家的世界。

这次讲座是和谢承峯钢琴演奏专辑《告别》的发布会连在一起的,讲座第三部分的作品是肖邦《前奏曲》(Op. 2 8)和《奏鸣曲》(O p . 35),后者是专辑中的选曲。谢承峯为突出肖邦塑造悲痛、恐惧情绪时的惯用手法,特地把这两首作品放在一起作比较:从“送葬”队伍沉重步伐的音响感知深入到以四分音符为律动单位的平稳节奏运用,从恐惧不安的情感体验联系到小二度旋律带来的焦躁和压抑。讲到“啜泣音型”时,他再次联系巴赫、贝多芬的作品;弹到《奏鸣曲》第一乐章时,他暴风雨般地自如挥洒。

通过作品背景介绍、乐谱呈现、演奏作品片段(聆听感受)、提问互动(交流体会)、启发式讲解和知识拓展(加深印象),谢承峯以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学者的三重身份完成了这一场生动有趣、令人回味无穷的讲座。丰厚的知识储备让他厚积薄发,他幽默风趣的授课语言让人既感到亲切又能获得启发,而专辑《告别》带来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是感动。

猜你喜欢
波里休止符肖邦
在黎波里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水手们将一个弹药托盘连接到MH-60S海鹰直升机上
咏荷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音止意不止,声断情不断
音止意不止 声断情不断
肖邦
关于“音值组合法”中的“休止符组合法”与“切分音组合法”
肖邦故园,在谁的心里——我对《肖邦故园》教学的一点思考
画说乐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