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视角下文言文教学的基点与支点
——以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为例

2024-06-04 02:46:58□王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4年13期
关键词:思辨性支点文言文

□王 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既是对“思维能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回应,又凸显了语文课程培育理性思维的重要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不仅文质兼美,颇具典范性,还蕴含不少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这些文言文中的思辨元素,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实施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提升理解文本能力的同时,发展高阶思维,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为例,探讨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找基点:提炼激发认知冲突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主要讲述了孔子游历东方时遇到两个在辩斗的孩子,向他们问询争辩原因,却无法决断孰是孰非的故事。文章篇幅短小,富含哲思,便于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由于思维的生成始于问题,在教学中要通过容易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来推动思辨的深入。就本文而言,这些问题主要分为三类。抓住这三类问题,就找到了教学的基点。

(一)指向内容理解的问题

鉴于文言文的语言特性和学生学力水平的局限,学生在预习时往往难以准确地把握文本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困惑之处,设计指向内容理解的问题。比如,通过调研学情,对本文中的两小儿到底在争辩什么,学生存在较大分歧。显然,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厘清两小儿的观点,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借助“两小儿到底在辩什么”这一问题,可将文言文教学中的字词疏通、朗读体悟、大意把握、想象画面等环节有机统整在一起,提升教学的整体性。

(二)指向形象分析的问题

基于教学需求及对学情的考虑,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以故事类文本为主。这些故事往往塑造了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从学生理解人物的分歧处出发,可设计指向形象分析的问题。以本文孔子形象的分析为例,要感受其形象,断不可避开“不能决也”。结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提出的要求,可围绕“孔子是否真的‘不能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进而推断出“不能决”可能源于孔子不知道而“不能决”,也可能源于他有意为之而“不能决”。前者体现他实事求是的可贵品质,后者彰显他对孩子们自尊心和求知欲的呵护。由此,可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知。

(三)指向价值判断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出自《列子·汤问》,该书主要收录民间故事、寓言及神话传说。因此,可推断本文可能是虚构的,属于寓言故事。据此,可设计指向价值判断的问题——故事为何能流传至今?这个问题不仅促使学生关注容易被忽略的素材来源,还引导学生从全局视角理性审视文本价值,并联系文本,尝试“有依据地表达”。学生可从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两位小儿与孔子的角色塑造、辩斗带来的启示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入探讨,从而提升他们表达观点的能力。

二、设支点:深度展开思辨过程

相较于其他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更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及理性精神的培育。基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构建有利于展开思维过程的支点,能有效引领学生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一)立足理解进阶的支点构建

理解是思辨的前提。结合《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教师可围绕学习情境、图式工具等构建思维支点,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理解文本,助力学生的理解进阶。

1.设情境支点,由被动接受到任务驱动

《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本课可创设以下学习情境。

一年一度的校园辩论大赛即将启动,现邀请一部分同学代表班级参加比赛。今天先来观摩一场经典辩斗,看看能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该情境将观点梳理、辩斗还原、辩法迁移统整在一起,联系学生生活,契合《两小儿辩日》的学习场域:首先,该情境能驱动真实的学习。它源自文本中“辩斗”本身,也与单元口语交际《辩论》相勾连,指向直接迁移——参加辩论比赛,因而富有意义。其次,该情境适合开展思辨主题引领下的整体教学。由情境延伸出的学习路径如图1 所示。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在情境中,进行梳理、探究、有依据的表达,进而实现理解进阶。

图1 《两小儿辩日》学习路径

在任务一中,借助学生预习时对两小儿“辩点”的认知差异,可将“两小儿到底在辩什么”作为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带着观点寻找依据—用依据验证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的学习过程,精准把握两小儿的“辩点”。

2.设图式支点,由感性理解到理性分析

思维导图能够突出重点,化繁为简,是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重要工具。结合上文阐述的内容,教师可设计图式支点(如图2),将内容的梳理、辩点的辨析、辩法的发现等学习活动统整于思维导图的填写之中。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明确两小儿的辩点是“太阳距离人的远近”;另一方面,可以发现两小儿都能说出理由佐证自己的观点,加强说服力,还能进一步发现其理由皆为生活中的寻常现象,由此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思维,在理解内容的前提下,为体验角色、还原辩斗及迁移运用辩法做好准备。

图2 《两小儿辩日》图式支点

(二)立足形象把握的支点构建

构建思辨支点,可从关于人物形象的认知冲突入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具身体验、想象补白等方法,深入探讨人物思维过程,全面把握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1.基于体验支点,于沉浸中体察思维

由于统编教材选编的文言文大多为情节性较强的故事类文本,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具身体验深入体察人物思维,展开思辨。譬如,《两小儿辩日》开篇提到两小儿在“辩斗”,“辩”即“辩论”,“斗”即争斗。但从文本来看,写两小儿辩斗的内容仅四句,既无法表现辩斗的内涵,也不利于学生体会背后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可围绕“两小儿谁说得对”这一问题,设计进阶式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如表1)。

表1 《两小儿辩日》体验支点

不难发现,三次体验不仅是对“还原辩斗”这一学习任务的分解,也是文言文以读促悟的必要路径,更是“学习辩斗,选拔辩手”情境下的必然学程。通过代入角色体验,辩斗从“无经验的尝试”转变为“有标准的练习”。学生充分感受辩斗之趣,习得辩斗之法,对“据理力争”也能切身体察。

2.基于想象支点,于补白中发展思维

文言文的表达多有留白。教师可就文本留白设计想象活动,引导学生在补白中展开思辨,把握人物形象。如围绕孔子未对两小儿“笑曰”作出回复这一结局,教师不妨设计“面对两小儿的笑,孔子可能会如何回应”这一支点,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进行观点阐述。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通过想象补白感受孔子治学严谨、谦虚有礼的形象,还能推断出孔子“不能决”可能是出于对两小儿勇于求索、大胆质疑的保护与赞赏,解决“孔子是否真的‘不能决’”这一问题,进而加深对孔子形象的认知。

(三)立足价值审视的支点构建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传递的价值观,通过提供素材、制订评价量表,构建思辨基石,在确保学生认同文本价值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于质疑探究、理性表达中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与批判性。

1.以材料支点助力质疑探究

思维的开阔程度与认知材料密切相关。于学生愤悱处引入恰当的材料,可帮助学生拓宽思维空间,进一步发展理性思维。譬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列子·汤问》的简介,使学生了解到这可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借此,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为何能流传至今这一问题,进而启发他们“超越文本本身进行思考”。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探讨,从而提升“有据可依地表达观点”的能力。可以从分析人物形象的维度出发,感受两小儿的善于观察、能思善辩,以及孔子的实事求是、谦虚诚实;可以从分析表达方法的维度出发,提炼出从不同角度据理力争、以反问加强语气、借助常见事物或现象来巧妙说理等方法;还可以从分析文本主旨的维度出发,感悟知识无穷、探索无尽的精神追寻;等等。

2.以评价支点助力思辨判断

评价具有反馈、诊断、改进学习的效能。根据《课程标准》相关要求,指向“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评价设计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理性表达能力。例如,针对“故事为何能流传至今”的思辨任务,教师可设计评价标准(如表2),将其融入学生的判断过程,为学生的理性表达提供引导。同时,对辩手的评价与教学初始时“学习辩论,启发思考”的情境呼应,形成学习闭环,助力学生在审视文本价值的过程中提升思辨能力。

表2 《两小儿辩日》评价量表

综上所述,文言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重要载体。在深入挖掘文言文思辨元素的前提下,教师应从内容理解、形象分析、价值判断等方面抓住认知冲突,通过搭建有利于深度展开思辨过程的支点,提升文言文教学品质,助力学生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养与发展。

猜你喜欢
思辨性支点文言文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给自己一个支点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5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4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