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思考

2024-06-04 15:38:50王笑滢张健华
公关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志气骨气底气

王笑滢?张健华

摘要:青年是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新时代青年人必须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论述,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基因影响。新时代增强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从个人层面上看,有利于青年实现全面健康发展;从高校层面上看,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青年成长成才;从国家社会层面上看,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青春力量。可以从思想教育引导和社会实践拓展两个维度,构筑起培育新时代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志气;骨气;底气

引言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这为新时代培养青年提供了根本遵循[1]。新時代青年生逢盛世,在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面向新征程,青年要争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

一、新时代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志气骨气底气思想,新时代增强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必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滋养,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传统和思想精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究“新时代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文化底蕴,既是一脉相承的,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和一贯性,又体现出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志气”——中华文化中包含着圣贤君子的豪情壮志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壮志,有“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的坚毅执着,也有先贤哲人“志不强者智不达”“有志者事竟成”“志当存高远”的谆谆劝诫,激励青年昂扬进取[2]。志气,为中国青年提供了奋斗之基和力量之源。一个有志气的人,才是真正一往无前的人。

(二)“骨气”——中华文化中包含着百折不挠的精神风骨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司马迁著:“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王莘言:“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古代先贤百折不挠的精神风骨和刚强不屈的人格操守,为新时代青年面对风险挑战时从容不迫、挺身而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三)“底气”——中华文明是青年坚定底气的基石

中华民族历来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绝对自信,有青年“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更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奋斗实践。要鼓励青年多读书、勤思考、肯实干,立场坚定、意志坚决,有信心、有实力成为任务艰巨、困难时候的先锋力量,在岗位锻炼、社会实践中提升能力,在接续奋斗中展示青年力量。

总之,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积淀的志气骨气底气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国青年的血脉之中。近代以来,中国青年浴血奋战、锐意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作出了卓越贡献,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群体身先士卒,发挥革命先锋力量,在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踊跃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大批先进模范和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发光发热。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留洋青年,也纷纷返回祖国,为新中国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改革开放时期,国家强调青年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培养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鼓励青年创新进取,勇攀科技高峰,教导青年继承优良传统,健康成长。同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大力宣扬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年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肩负着更重的使命和责任,更要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步步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

二、新时代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重要意义

中国青年处在新时代,面对新征程,难免会遇到新的考验和难题,增强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提振新时代青年的精气神,不管是对于个人前途命运还是国家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帮助青年沉着冷静应对考验难题,促进青年的全面健康发展,又有利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青春力量。

(一)有利于青年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不局限于智力和体力方面,还涵盖了个人兴趣、才学才能以及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对于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一是有利于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的主体意识和集中体现,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奋斗目标。远大理想可以塑造青年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励青年不断成长和进步,以坚定的意志和饱满的精神朝着理想目标不断进发,才会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青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唯有树立远大科学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断去攀登,不断促进自身的成长与进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二是促进青年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青年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各种挑战,有些青年面对挫折困难时畏缩不前,有些青年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勇往直前、不惧风雨。坚强的意志是青年战胜挫折与困难、锻炼青年过硬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法宝。

三是有利于青年不断提高自身本领学识。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青年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努力学习,打好基础对于其将来踏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有利于广大青年把握好人生航向,形成良好的人格以及扎实学识本领,从而实现青年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举措。立德,即培育崇高的道德情操;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两者密不可分,是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有利于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丰富高校育人方式,促进高校完善育人机制,能够提升高校育人效果,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从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一,有利于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做到不流于形式、不照本宣科、不教条死板,才能用真理的力量去感召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学生、用知识的智慧去启迪学生,让学生立志气、硬骨气、厚底气。同时高校教师还要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增强自身的志气骨气底气,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风骨,做青年学生的好榜样,通过无形的力量、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引领青年学生、熏陶青年学生、塑造青年学生。

其二,有利于丰富高校育人方式。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高校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育人,利于促使培育模式的探索创新,可以通过课堂、网络、心理、组织、实践活动等多样化的育人方式,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到实处。

其三,促进高校完善育人机制。增强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具有长期性,需要建立健全培育机制。这一现实需要,能够推动高校自发探索、优化相关体制机制,从而为更好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而今,我国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基于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对于广大青年提出了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要求,这不仅是青年自身成长成才所必备的素质要求,更是青年在实现民族复兴之路上直面挫折赢得主动的必然所需。

其一,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有利于激发其内在精神动力,自觉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增强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强化大学生使命担当意识,清醒认知民族复兴大任已落在他们身上,引导大学生立大志,自觉将小我融入到民族复兴伟业。另一方面,增强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促进改善大学生精神面貌,使其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保持昂扬斗志,在困难挫折面前拒绝躺平,发扬百折不挠的精神,积极进取,不断锤炼本领,脚踏实地的为国家作出贡献。

其二,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有利于提振广大青年的精气神,凝聚民族向心力。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能够推动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在各领域中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攻克西方对我国进行“卡脖子”的关口难题,为富国强国提供人力支撑,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可靠之才。能够唤醒中华儿女骨子里的精神基因,引导广大青年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以团结奋进的姿态共助中国梦的实现。

三、新时代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培养路径

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是新时代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培养路径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和社会实践拓展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

在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思想教育的引导,坚定年轻人的理想信念,正确把握未来发展方向。这样有助于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确保年轻一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在有力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伴随着资本的深度介入和强烈驱动,可能会对青年思想行为造成剧烈冲击,产生不良诱导。因此[4],在当今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进一步强调思想教育引导的重要性,以抵御各种挑战和风险。

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教育引导青年,这能够激发青年群体爱国主义情怀,促进青年坚定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意识,努力培育全面发展的完整人格,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在迈向新时代的道路上,我们更加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重视年轻人的民族复兴使命,进一步加强青年群体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担当,助力他们坚定信仰,不断增强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二)重视社会实践拓展

社会实践是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重要途径。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底气不能只停留在思想理论教育层面,还需要不断丰富青年的实践活动,引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全面、深入地洞悉和研究国情民情,从而提高其识别是非的能力,在提高青年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定位。

实践是青年成长的核心。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学习贯穿到社会实践中,并以理论为导向提高青年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高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必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为了养成优秀的习惯,我们身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在社会生活中加强观察、实践和积累;同时,在实践中努力提升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校和社会不仅要给年轻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要努力搭建推广学习实践平台,并引导和提升青年的实践能力。同时,不断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旨在为青年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以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培养自己的实践技能。此外,还要鼓励和引导年轻人进入社会,了解国情,掌握民生状况,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个人前进方向,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青年应进一步明确方向、砥砺品格、鼓舞斗志,把青春和热血融入祖国山河,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从而汇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佘双好,周伟. 引导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J].思想理论教育,2021(09):56-62.

[3]宁宇,石磊,李朋飞.建团百年来党领导青年工作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J].机关党建研究,2022(05):25-29.

[4]刘俊彦,郑浩,叶子鹏.新时代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时代内涵、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J].中国青年研究,2022(01):35-42+69.

(作者單位: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志气骨气底气
企稳的底气
巴西侨商叶兴平:宽厚养大气,淡泊养志气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00
人小志气大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2
盖叫天的骨气和风格
朽木颂
老友(2020年2期)2020-03-08 14:25:40
心底无私底气足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30
为政底气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0
欲望与志气
你要有拒演悲剧的底气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2
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