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的一大特点就是借用细节描写将项脊轩中的人事变迁和作者的情感变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作者内心难言的伤痛。如“以指叩门扉”这一细节中,一个“叩”字,足见归有光心中的母亲形象,定是温婉有素养的,因为害怕惊扰乳母和孩子,她不直接推门,也未敲门,而是以指轻轻叩门。母亲逝世那年,归有光年仅八岁,这是最需要母亲关爱的年纪,可母亲却骤然离世;八岁,还是一个不能领会生死的年纪,年少的他竟以为母亲是睡着了;在渐渐懂得人事的年纪,他只能从祖母的诉说中忆起母亲,母亲的一个微小动作,足以想见其柔情,而这样慈爱的母亲,却在二十多岁的美好年纪便去世,念及母亲的薄命,念及自身的寡福,只得和乳母相对无言,唯有饮泣了。
與祖母的相处,是在作者能够清晰记事的时光。看到孙儿整日读书,老人家又是欣喜又是责怪孙儿像是小姑娘,说完离开时,“以手阖门”,生怕外界的声响打扰到孙子读书。“顷之,持一象笏至”,眼前浮现的是一个往日走路蹒跚踉跄的小脚老太太,迅速地小跑回自己的房中,翻出珍藏的象笏,只为给这爱读书、有望重新振兴家族的孙子带来一份好运,一点鞭策,一丝期许。然而,祖母的心愿未能达成,斯人已逝,再回顾那往日时光,再瞻仰那先人遗物,再转而想到自己未能实现老人家的殷切希望,自然是长号不自禁。
一位早逝的母亲,一位对自己有殷切期望的祖母,是年少丧母的悲苦,是遗愿未达成的悲痛,两位至亲的离世,使得这位男子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