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旋旋
摘 要:在多元化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开展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契合当代初中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缓解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和技能发展的制约。鉴于此,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阐述了多元化教学的内涵,深入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实施策略,以期彰显多元化教学的独特优势,助力初中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素质教育;信息素养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以多元化教学理念为引导,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当代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信息素养并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技能。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多元化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方向,以确保整体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一、多元化教学的内涵
多元化教学是指教师摆脱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以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同时更好地适应青少年的个性化发展。对多元化教学的内涵,从不同维度进行解读,或许会有不同的理解。但无论如何,其核心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多元化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结合教材中的核心知识与课堂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与手段,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锻炼与培养,旨在确保学生在参与学科教学活动后,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目标。从学生的视角看,多元化教学强调将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文本知识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启发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自主研究的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深入分析,多元化教学确立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领导地位,同时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将情境教学、分层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并应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素养、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多元化教学具体可表现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需有效整合各类艺术、教育和媒介资源,构建一个充满活力与开放性的教育环境。这一环境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进而推动学生思維的拓展与能力的提升,最终塑造出全面发展的个体。实施多元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探索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若以多元化教学理念为指导,将更具实际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维度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多元化的视角提供指导,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使学生可以与学科知识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现存问题
(一)对学科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导致学生面临巨大的考试压力。然而,部分学校未能充分认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性,将教学重点局限于传授文化知识层面。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部分教师与家长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理解存在误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升学生升学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同时,构建高质量的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部分教师过于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导致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无疑是一种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学生基本需求,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无法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也无法有效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这种教学现状不仅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形成,同时也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更加多样化和创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进而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的策略
基于当前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文章提出以多元化教学理念为指引,重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旨在满足当代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与能力发展要求,进一步凸显信息技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独特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教师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时需要注重个体差异、线上线下结合、实践创新以及不断完善和更新,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一)构建生活化任务驱动模式
驱动化教学模式作为多元化教学理念中的核心构成部分,旨在有效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主导、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模式下,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并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知识点细化为具体的教学任务。这些任务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构建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这些任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方法,自觉探索有效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此外,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策略时,应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在教授“系统登录界面设计”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为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情景:“假设甲公司需要设计一个新系统,并委托你作为该系统的登录界面设计师。”在此情景下,各小组学生需以协作的方式完成设计任务,并结合所学知识,逐步构建用户访问机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系统登录界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启发。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在小组内部协调,让他们负责理论支持和经验分享的工作;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负责编写或修改代码,进行实际操作。学生需将设计编程的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并反思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将学习过程具象化。项目完成后,教师可将学生设计的界面汇总,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和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他作品中的优秀技巧,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思维素养。这种“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二)优选教法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还能使学生在遭遇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鉴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性及心理特征,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策略,确保其既符合教学规律又具备科学性,从而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教授学生认识计算机为例,教师可以采取形象教学法以实施教学活动。初中生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并不陌生,但在学习计算机专业术语和高阶操作时,他们仍可能面临挑战。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这部分内容,适当提出问题,如“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计算机吗?你掌握了哪些计算机操作方法?计算机的应用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为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这不仅有助于加强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还能引导学生对计算机的形象形成更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入相关知识内容,带领学生走进计算机的世界,深入感受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
(三)以情景引入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基本概念,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特别是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全面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是一项挑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产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抵触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可以运用情景引入法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种方法能有效帮助学生简化理论知识的理解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强大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授“C语言程序书写格式”这一知识点时,鉴于学生对此类抽象概念的理解有难度,教师可采用情景引入法。如通过多媒体演示C语言生成的程序,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以此激发学生对C语言知识的探究热情,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此部分知识内容,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在掌握此知识点后,自主回忆C语言的应用场景。这种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而且在面对类似难度的学习内容时,学生能够自主运用情景引入法辅助学习,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将情景引入法与游戏教学法相结合,以“C语言书写格式及书写特点”为主题,设计游戏竞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竞赛,要求学生快速列出C语言书写格式及特点,并列举其具体应用场景,最后整理成表格。在限定时间内,捕捉最多应用情景且回答最准确的小组将获得胜利。这种方法能够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比喻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也将得到逐步提升,从而实现高效学习。
(四)创设自主探究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强调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明确认识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核心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学科学习中,实现高效的学习效果。因此,结合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研究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应更加开放、灵活,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深入地发展。
在教学算法知识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预先熟悉相关内容。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法以辅助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应展示预先编制的程序供学生观摩,并引导学生分析该程序中所蕴含的算法知识。随后,教师再结合相关知识点,指导学生运用算法知识完成编程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并尝試将所学算法知识应用于实际程序制作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启示。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进行归类,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必要时与同学进行讨论以寻求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更有效地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出发,灵活调整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元化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多元化教育理念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结合方式,明确教学方向,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更加理想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吴侨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亚太教育,2024(03):144-146.
[2]郭建玲. 初中信息技术多元化智能教学策略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06):101-102.
[3]刘春玉. “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多元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新通信,2021,23(23):98-99.
[4]陈亚根. 多元化综合教学评价系统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构建[J]. 文理导航:中旬,2021(10):74-75.
(责任编辑:石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