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苹果炭疽病是我国各苹果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危害果实的病害,以夏季高温多雨地区发病较重,发病后果实腐烂,流行年份病果率30%~60%,对苹果品质和产量均有很大影响。分析了苹果炭疽病的特征与发生规律,详细总结其危害症状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苹果炭疽病;特征;发生规率;防治措施
苹果炭疽病又名苦腐病、晚腐病,是苹果生长和贮藏期间的主要真菌病害。接近成熟的果实受害最严重,也可侵害果台和枝干。主要以菌丝在僵果、果台、病枯枝等部位越冬。济宁当地主栽品种有红富士、红将军、金帅、乔纳金等。笔者以红富士品种为例,介绍苹果炭疽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1 病原的形态特征
苹果炭疽病的病原在有性态为小丛壳属(Glomerella ciningulaia (Stonem.) Spauld. et Sch.),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子囊壳产生在菌丝层上或半埋于子座内,壳壁有毛,子囊孢子单细胞,无色。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 et Sacc.),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分生孢子盘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枕状,无刚毛,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梗平行排列成一层,圆柱形或倒钻形;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圆柱形或长椭圆形[1]。
2 生理特性
据观察发现病菌在济宁地区繁殖的温度为15~40 ℃,最适温度为28 ℃;形成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25~28 ℃,相对湿度为8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8~32 ℃,相对温度在95%以上,此时分生孢子接触果面5小时即可侵入果肉,10小时大部分病菌完成侵染过程。
3 寄主与传播
小丛壳属病菌在济宁地区除危害苹果外,还可侵染海棠、梨、葡萄、桃、核桃、山楂、柿、枣、板栗等多种果树以及刺槐等树木。炭疽病菌可以通过空气、雨水、种子等传播,也可通过残留在僵果、枯枝上的病菌等进行传播[2]。
4 炭疽病在当地的流行
4.1 发病流行时间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东部,位于东经116°44′30″—117°28′54″,北纬35°09′12″—35°32′54″,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该地区苹果种植面积大,炭疽病多发,胶孢炭疽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潜育期一般为3~13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会进入炭疽病高发期。济宁地区6—9月份高温潮湿的环境病菌生长更加肆虐(表1)。
4.2 流行危害
济宁邹城市尤其是7、8月高温多雨更有利于病菌的蔓延,果实越接近成熟期,病菌侵害越明显。严重发生时导致整树树叶落光,邹城市于9月中旬开始出现2次开花现象,同一枝条病果与花同时出现,严重影响第二年产量(图1)。
5 发病因素
5.1 环境因素
高温潮湿环境是苹果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冬季不摘除病果或摘除不彻底的果园,发病早且重。
5.2 管理因素
树势弱、行株距过密、树冠郁闭、偏施氮肥、排水不良或土质黏重的果园利于发病;果园地处山谷,通风不良也易发病。
5.3 寄主抗性
苹果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一般早熟品种发病较轻,如嘎拉、华玉等,发病率低于晚熟品种20%~50%[3]。
6 受害症状
6.1 果实受害
前期苹果表面出现浅褐色小圆点,慢慢扩大,呈褐色,苹果表面腐烂变软,苹果内部软烂直至果心,呈漏斗状,具有苦味。中期果实表面形成黑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后期发病严重时几个斑点变大连在一起,加速果实腐烂,直至掉落。有部分病果失水成黑褐色,硬果悬挂在树上,始终不落(图2)。
6.2 叶片受害
叶片受害时,叶尖开始出现症状,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图3),慢慢形成不规则形大斑,其上产生大量黏液,叶片很容易脱落。炭疽病会促使果树快速落叶(图4)。
6.3 枝干受害
枝干发病多发生在老弱枝的基部及病虫枝上,初期为不规则褐色小斑,略凹陷,后期表皮出现深褐色溃疡斑,上有许多小黑点。后期病皮龟裂脱落,木质部逐渐裸露在外,严重时患病部分以上枝条逐渐干枯。果台受害,从果台顶部开始发病,逐渐向下蔓延,病部呈暗褐色,严重时,果台抽不出副梢最后干枯死亡[4]。
6.4 不同时期受害
①在夏季雨后或天气潮湿时,病果表面小黑点处涌出粉红色黏液,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感病时,数个病斑相连,致使全果腐烂,最后失水干缩成黑色僵果。②晚秋季节,由于气温降低果实停止生长,果实表面形成红色病斑,中间有浅褐色小圆点,在运输和贮藏期间如遇合适的温湿度,病害会继续发展直至果实腐烂。枝叶发病初期形成褐色小点,后扩展为溃疡斑,树皮易龟裂,树叶易脱落。
7 综合防治
7.1 提前预防
①优化栽培管理:合理管理苹果树的生长环境。秋季落叶后,深翻土壤20~25厘米,亩施腐熟牛羊圈肥1000~1500千克,氮磷钾(15∶15∶15)复合肥100~150千克。保持树枝的健康状态,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②结合冬季修剪,摘除病僵果、枯枝,集中烧毁,减少病源。保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③控制结果量,及时疏花疏果,修剪,花期环剥不要太重,及时中耕除草。④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苹果品种。如红富士、红将军、金帅、乔纳金等。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抵抗力,能够减少病菌侵染的风险。⑤果实套袋能有效预防炭疽病发生,一般5月中旬开始套袋,套袋之前先喷1次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好果率能达到 93%以上。
7.2 事中防控
当发现苹果树上有感染了病菌的果实或叶片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剪除和焚烧处理。通过及时剪除并销毁病果、病枝等。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源,降低病害的传播和扩散风险,从而保障苹果树的健康生长。要注意使用干凈的剪刀或刀片操作,避免交叉感染[5]。
7.3 化学防治
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情况,选择适当的农药进行喷洒(图3)。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比,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可选择代森锰锌80%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均匀喷施,或丙森锌70%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均匀喷施,这些药剂施用后3~4天,才能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所以应提前预防(图5)。
8 总 结
随着市场对优质苹果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提升单位面积的苹果产量和品质成为栽培研究的难题。要预防苹果炭疽病,必须在种植过程中加强日常管理,实行轮作,合理改革施肥方法,从病原体的特征、症状、患病原因和综合分析炭疽病的危害,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减少种植损失,为实现苹果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敬英.北方苹果树施肥及农药技术重点[J].山西农经,2019(14):98.
[2] 林红妍.浅析苹果树轮纹病和炭疽病的区分及处理对策[J].山西农经,2015(4):49.
[3] 张智强.2013年临猗县苹果炭疽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治措施[J].山西果树,2014(3):53.
[4] 刘巍,屈会选.48%甲基硫菌灵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树炭疽病试验[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2):78-79.
[5] 耿佳,代艳超.苹果轮纹病和苹果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J].河北果树,2012(06):37.
作者简介:韩杰(1972年—),男,汉族,自然资源中级工程师,大专学历,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