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板栗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和香味的坚果类作物,其果实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和健康的零食之一。它的果实肉质饱满,味道甜美,富含营养,被誉为“坚果之王”,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滋补强壮、润肺止咳等功效。在我国板栗的种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且目前板栗的产量还在不断增加。板栗抗旱丰产、提高产量和品质,成为许多栗农的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实践证明,先进科学的板栗栽培管理技术是关键,要从品种优选、土壤管理、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入手,促进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河北省邢台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干燥多风,秋季晴朗,干温季节交替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00~700毫米,降水量分配不平衡。年平均气温在12.9 ℃,全年1月最冷,7月最热。为板栗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板栗是喜湿润气候的植物,对气温和光照要求较高,适合生长在海拔300~1500米、年均气温14 ℃、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的地区。土壤方面,板栗喜欢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以黄褐土、黄壤土或者黄棕土最为适宜,pH值4.5~6.5为最佳。
1 板栗种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
选择好的品种是抗旱丰产栽培的关键。根据栽培的目的和地理环境的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板栗品种非常重要。河北邢台种植板栗的品种主要有紫光910、皮庄4号、邢台明栗等。这些品种具有耐寒抗旱的特点,适应性强,更容易丰产。同时,在选用品种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板栗中空率较高,选用果实大、饱满,表皮有光泽,没有虫、蛾卵的板栗品种;(2)选择树势旺盛,花序丰富,群花簇簇的板栗品种;(3)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板栗品种(图1)。
1.2 繁殖方法
板栗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嫁接繁殖。种子繁殖适用于自然环境中种植的板栗树,而嫁接繁殖适用于人工种植的板栗树。种植板栗的时候要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种子或者接穗,并在适宜的季节繁殖。
1.3 育苗
板栗的育苗也是关键。育苗时应选择优质的种子,并在育苗过程中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同时,要注意及时除草、松土和施肥,以保证苗木的健壮生长。
1.4 土壤管理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板栗喜欢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选择栽培地点时,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含水量适中的地段。在土壤改良方面,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如畜禽粪便和骨粉,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还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和磷、钾等元素。因此栽植前要进行土地整治和施肥。
2 栽培技术
2.1 地块准备
选择土地平坦、排水良好的区域,除去杂草和石块,通过犁耕、翻耕、松土等方式达到耕层松软,使土层深度达到40厘米,保持透气性,施入若干有机肥料。
2.2 栽培方式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主要有实生栽培和嫁接栽培2种。实生栽培虽然方法简单,成本较低,种植出的板栗树植株寿命长,但无法保证板栗树品种的优良性状。成片种植板栗树,不同株间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实生栽培的板栗树一般结果晚,板栗产量又低。因此,板栗树繁殖多采用嫁接方法。
2.3 种植密度
板栗的种植密度根据栽培方式不同会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条根栽植的板栗的行距为3~4米,株距为2~3米;孤根栽植的板栗的行距为5~6米,株距为2~3米。
2.4 施肥管理
合理的施肥是丰产的关键,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重施肥。板栗对营养需求较多,尤其是对磷、钾的需求量较大,每年应配施适量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可以选用有机肥、磷肥、钾肥等进行施肥。在根系发育和营养吸收期间,可采用地埋肥、沟畦肥、叶面施肥等多种方式施肥。
一般来说,板栗树每年需要施肥2~3次。首次施肥应在春季萌芽前进行,此时可以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料。随后,在产生新梢或进入果实膨大期时,再次施肥,以补充树体的养分。在果实采摘前一个月再次施肥,可以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板栗树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施肥,春季施肥是为了满足板栗树生长期的养分需求,秋季施肥是为板栗树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储备。
2.4.1 春季施肥的方法 有两种:
(1)基肥施用:春季施肥的基肥一般在冬季或早春进行。施肥时,首先要将肥料均匀撒在树干周围的土壤表面,然后用锄头轻轻松土,使肥料与土壤更好地混合。
(2)追肥施用:春季施肥的追肥一般在板栗树萌芽期进行。追肥时,应先将肥料均匀分布在树冠周围的土壤表面,然后用水灌溉,以使肥料更好地渗透到根系区域(图2)。
2.4.2 秋季施肥的方法 有两种:
(1)基肥施用:秋季施肥的基肥一般在板栗树落叶期进行。采用条状沟、环状沟、放射沟方式。施肥时,应使肥料与土壤更好地混合,以有机肥为主。树势肥力中等、结果较多的树,亩施腐熟农家有机肥2500千克,硫基复合肥2千克/株。
(2)追肥施用:秋季施肥应将肥料均匀分布在树冠周围的土壤表面,然后用水灌溉,以使肥料更好地渗透到根系区域。
2.5 浇水管理
板栗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因此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板栗需供水充足,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注意补水。一般来说,浇水的原则是宁少勿多,少浇勤浇,注意防止积水。浇水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晨和晚上,以保证水分能充分渗透到土壤中。
2.6 修剪管理
板栗修剪是树木生长管理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修剪调控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板栗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控制和调整其生长,让树冠层次分明,尽早进入优质丰产期。同时,修剪还可以去除病虫源,改善光照条件,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板栗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修剪,以促进树冠的形成和开花结果。一般情况下,一年修剪2~3次,去除病死枝、交叉枝和过密的枝条。
2.6.1 初果期树的修剪 初果期板栗树新梢生长不稳定,部分新梢旺长,应把夏季摘心与冬季修剪相结合。摘心是在果前梢长出之后,留3~5个芽摘心,有2次新梢的留20厘米再次摘心,形成2~3个健壮分枝。冬季修剪抑制树冠中央直立枝和大枝主轴的生长优势,制约其生长过旺,平衡树势。同一结果母枝数量较多、势力差异较大时,对势力较强的短截[1],过弱的去除,保留中庸母枝。
2.6.2 盛果期树的修剪 在盛果期运用修剪方法,调节结果母枝的留量,实现高产、稳产、优质并要回缩顶端枝,控制结果部位外移和树冠过度扩展。
结果母枝留量:一般树冠投影每平方米6~10个,大粒品种宜少留,小粒品种适当多留。
结果枝组的培养和处理:对壮枝进行重截并结合夏季摘心,培养枝组,或缩剪辅养枝培养枝组。对于密挤重叠的枝组进行控制改造,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经回缩或疏除的枝组,剪口萌发的新枝,可再次利用培养成结果枝组,不能使其徒长形成树上长树的现象。
密挤枝疏剪。对多年生的三杈枝、内生枝、交叉枝、过弱细枝要进行疏枝处理,以保证枝间有足够的空隙,每隔75厘米留1个中型枝组。否则树冠郁闭导致结果部位外移。
采用集中与分散的修剪方法:即在树势旺时,多留结果母枝,每个2年生枝上留3~4个结果母枝,以分散养分,在树势较弱时少留结果母枝留1~2个以集中养分。(图3)。
2.6.3 衰老期树的修剪 板栗树的长势衰退时,要重剪更新,以恢复树势,延长结果年限[2]。对于树势极度衰弱的植株,全树大枝回缩1/2左右,刺激隐芽萌发形成新树冠,恢复结果。对于树势衰弱程度轻的进行回缩修剪,一般回缩至大枝长度的2/3处,更新后2~3年内可按嫁接幼树的修剪方法进行操作。
2.7 病虫害防治
2.7.1 板栗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黑斑病:黑斑病是板栗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小黑点,随着病情发展会逐渐扩大形成不規则黑色斑块,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萎、枯死。
防治措施:采用药剂防治,推荐使用福美双等高效广谱杀菌剂,可喷洒于发病初期,每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
栗锈病:栗锈病也是板栗的常见病害之一,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近成熟时大量落叶,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药剂防治推荐使用克菌唑等药剂,每隔10~15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2.7.2 板栗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尺蠖:尺蠖是板栗较为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危害年轻树干,对以后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防治措施:推荐使用敌敌畏等有效的杀虫剂喷洒防治,每次喷洒间隔7~10天,连续喷洒2~3次,以保证防治效果。
蚜虫:蚜虫主要危害新梢、嫩叶、蓓蕾和果实,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嫩梢、叶面发黄,产量降低。
防治措施:推荐使用苯嗪酯等高效杀虫剂喷洒防治,每次间隔7~10天,连续喷洒2~3次,以保证防治效果[3]。
2.8 采摘
板栗接近成熟时采摘,果实成熟后易脱落,故要注意采摘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时候采收,选取成熟度较高、表皮具光泽、无病虫害、果实饱满的板栗采摘(图4)。采摘后应尽快分类、分级,稍加处理后包装和销售。
3 结束语
板栗丰产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
土壤改良、修剪方法、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在严格有序的管理下,才能不断提高板栗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生态平衡和改善环境。
参考文献
[1] 叶春好. 丰产板栗不同生长期的整形修剪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9):139.
[2] 张翼鸿.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J]. 植物医生,2017,30 (11):53-56.
[3] 阮昌梅,赵从玲. 板栗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4(5):44-45.
作者简介:郭伟华(1979年—),女,汉族,本科学历,农艺师,从事果树管理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