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的设计与管理

2024-06-04 09:26:48张启强
广东教育·综合 2024年5期
关键词:备课组跨学科学科

张启强

在“双减”和“双新”背景下,作为实现课程综合化和实践化的有效举措,素养导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正愈来愈凸显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在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的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不少学校和一线教师正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本文结合X小学五年来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开发设计的主要路径,并通过健全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管理机制,有效达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效果和育人价值。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架构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开发设计框架

跨学科主题作业开发与设计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学科特点、学段及学情进行目标细化。作业类型、作业内容、作业呈现方式与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步骤息息相关,因此,选择开发什么样的作业形式与内容,是由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与内容决定的。基于此,X小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与作业的设计是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状态。设计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二、通过三大路径,探索跨学科主题作业开发设计策略

各学科要发展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各不相同而又各有侧重。要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作业设计中做到素养立意,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需进一步明确整体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以及学生发展所需能力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基于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单元整体式学习都强调让学生经历在开放、真实的跨学科情境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综合提升学生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考、沟通协调等的核心素养。这三种学习方式能够体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性、开放性、整合性和创生性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以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和单元整体式学习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开发设计的主要路径。

1.以项目为中心的作业设计——关注开放性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从真实情境和需求中提炼出问题,并通过多方分工合作解决子问题,最终实现物化成果的学习过程。完成这个任务即是完成作业的过程。因此,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作业类型是多样的。如研究型报告、调查数据等调查实践类作业,诗歌、辩论、演讲等语言表达类作业,规划图、计划方案、作品设计说明书等方案设计类作业,展览会、茶话会、读书沙龙等活动组织类作业,绘本、舞蹈、戏剧等艺术创造类作业。

2.以主题为中心的作业设计——关注主题性

X小学积极探索主题式跨学科学习,结合学校特色和地方资源,参考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将学科与生活、学科与学科进行有效结合。在作业设计时,围绕一个学习主题,按照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结合方式进行作业设计。纵向结构可以追本溯源,呈现发展历程;横向结构可以贯通各学科各领域。

3.以单元为整体的作业设计——关注整合性

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理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X小学积极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立足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单位,进行了以素养为导向的跨学科单元整体式作业设计,改变学科知识点过于碎片化等问题,借助单元整体式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达成学生素养培养目标。

三、“1*N”灵活组合——关注创生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科组合具有灵活性。它不仅可以用1+1的形式呈现,还可以用1×N的形式创造性地呈现。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1和N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实践当中的难点。1和N之间的关系可以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实践形态:1←N(补充式)——布置其他学科作业补充完善本学科教学的需要;1←→N(互补式)——一项作业能够满足两门学科/课程的教学需求;1+N(融合式)——基于某一个主题,根据相关或相近学科/课程特点拼接不同形式的作业活动,在形式上这些作业活动是平行或并列关系;1×N(创生式)——以当今的社会热点、体现某种价值观的社会现象或现实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前提,创造性设计作业活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然获得运用跨学科知识的体验,并将其辐射到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中。

四、以表现性评价为主,探索跨学科作业的评价策略

表现性评价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与结果做出判断”。表现性评价倡导对学生在完成真实学习任务过程中的个性化表现作出评价,可以动态、全面地反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将表现性评价运用到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的实施与实践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成果,还关注了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落实表现性评价,学生可以及时对作业进行反思提升,深化对核心知识的理解、运用及迁移,推动思维向高阶的转化。

X小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评价要求教师以作业目标为导向,倡导多元、多样的评价手段,使作业充分发挥激励、反馈和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促进跨学科作业有效实施

1.統筹规划,整体布局

层级规划,统筹实施。校长带头学习,进行顶层设计,明晰作业育人功能,提出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宏观目标。教学处牵头,各学科组长为主要成员,成立跨学科作业研究“攻坚团队”,通过各级各类研讨、碰撞,梳理出跨学科主题作业的设计流程及实施策略,组织各年级备课组教师精选课程内容,布置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集体讨论,共研作业。各年段各学科备课组内采用“备—说—议—改—行”作业研修改模式,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内容,讨论评改方式及展示方式等,建构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体系图。备:挑选主讲教师,精研课标,明确作业指向的核心素养,再建构主题,精心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说:主讲教师分享个人精备的设计,展示自己设计的作业思路、理念等。议:组内教师根据各自理解,围绕各环节,按照“再分析—视漏洞—提建议”的要求,互动交流,指出作业设计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改:主讲教师进行反思,结合意见寻找解决方案,改进原有不足,修改作业设计。行:备课组内教师结合最终的设计,根据本班学情适当调整并实施。

2.制度保障,有效实施

制定制度,落实管理。学校层面制定《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管理制度》,从作业总量、作业时间、内容设计、作业评改、跟踪反馈、反思重构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和指引,让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的推进与实施有章可循。

统一实施,整体推进。跨学科主题作业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统一推进。备课组在集体備课的基础上确定学习主题,明确作业任务,确定作业要求与呈现方式,做到统一布置任务,统一作业指导,坚持有效评改。

三层管理,适时监控。在作业实施与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把控作业总量与质量,学校实行三级联动管理制度,备课组长跟进每次作业的布置与落实情况。科组长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提交书面总结进行反馈。教学处不定期进行抽检,了解实施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

3.强化教研,优化实施

开展系列主题培训。学校邀请专家名师,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与作业设计”方面的校本系列培训,提升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的认识、理解与实施,为教师的研究指明方向。

举办作业设计比赛。为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学校采取“以赛促研”的策略。每学期举行一次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比赛,旨在调动教师的研究热情,促进教师积极行动,主动思考,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和其他学科,通过多种渠道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致力于学生全面多元发展。

序列化地进行展示。为激发学生的持续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热情,进而落实核心素养,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展示活动,通过公开展示、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4.审查改进,重构实施

教学处、科组长、备课组长根据作业的可操作性与目标达成度,审查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的合理性,进而作出优化与改进。

在“双减”“双新”和五育融合课程教学新样态改革的背景下,作业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联结家校共育的重要纽带。近年来,X小学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作为突破口,在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前提下,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从政策中找支点,从实践中找经验,从研究中找方法和路径,使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的设计和管理,成为学校作业管理改进措施中的有力抓手,全面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备课组跨学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2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知识产权(2016年4期)2016-12-01 06:57:47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