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的“穷理”

2024-06-04 00:09陈世旭
关键词:穷理石钟山今晚报

陈世旭

《石钟山记》是苏东坡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游记,历来评价甚高。宋末文坛领袖刘克庄称:“坡公此記: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因为苏轼的亲历考察,似乎真相大白。

在这里,苏轼的怀疑和探索精神是颇感人的。明代文学家钟惺慨叹:“真穷理之言。”清初学者吴楚材、吴调侯叔侄赞之:“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境,闻之真,察之详,从前无数疑案,一一破尽。爽心快目。”

九百多年过去,湖口水文的变化难以想象。一个小农工再好奇也绝无可能复制大文豪的考察。因为农场生产队食堂加餐,常被派去对岸县城采买,坐船过江时我就石钟山的得名请教船工,他反问:你不觉得山形像扣着的钟吗?我远远望去,的确如此。采买之余上山瞎逛,又请教山上的工作人员,答曰:苏东坡的说法也未必全对。此山既有钟之“声”,又有钟之“形”。

关于石钟山的得名,仍是一头雾水。

看来,世界上许多事物的真相想要完全被解释清楚,的确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真相常常会被有意无意地遮蔽甚至歪曲。正因此,苏轼不相信任何现成结论——即便是名家权威的说法。此中的“穷理”精神,亦即怀疑和探索精神,是极为可贵的。因为,只有怀疑,才有探索;只有探索,才有发现;只有发现,才有可能抵达真相。

(摘自《今晚报》,有删节)

猜你喜欢
穷理石钟山今晚报
智珠2则
漫画2则
李退溪“敬”工夫及当代德育价值刍议
吃力
永远幸福
二程“理”学思想新探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论语》“学而”章与君子之道
记游寓志脉络清——《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游黄山记》比较谈
格物究源 穷理致知——评《中国古代物理学史》
著名作家石钟山:幸福不用激情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