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中的十大误区您犯了几个(上)

2024-06-03 00:00:00孔德慧
家庭医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降压药肝肾服药

误区一:降压跟着感觉走,没有症状不吃药高血压没有症状,不等于高血压对身体没有危害。据研究,血压超过135/85毫米汞柱就对血管产生伤害;而且危险因素越多,血压越高,对血管的伤害越重。如若引发心梗、脑梗、脑出血,悔之晚矣。服药的目的并非单一控制血压,而是要预防并发症,故无论有没有症状都应及时发现,及时诊治。

误区二:降压药不能轻易用,成瘾依赖伤肝肾,终身服用不能停对血压轻度升高的一级高血压(140~159/90~99毫米汞柱)患者,如无其他并发症,可先进行3~6个月严格的生活方式调整,血压若能恢复正常,可以不用降压药。大部分二级高血压(160~179/100~109毫米汞柱)患者均需规律服药。长期高血压若得不到控制,会对身体诸多器官造成伤害,诱发心脏病、卒中、肾功能衰竭、眼底病变甚至失明等严重并发症,并威胁到生命安全。目前的医疗技术还没有根治高血压的办法,故降压用药是长期甚至是终身的。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是经肝肾代谢,但这并不意味降压药都对肝肾功能有损害。降压药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不会产生耐药性,也不会成瘾,大多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较低,患者多能耐受。由于降压药种类较多.我们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小剂量联合用药)来规避。大数据表明,当前临床上所用的降压药副作用较少、较轻,只要使用得当,长期使用是安全的,尽管放心应用。

误区三:随时测压最重要,血压高了就服药,血压不高就停药高血压是个慢性病,用药后血压正常是降压药在一定时间内发挥效应的暂时平衡,并不代表血压已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擅自停药后随着药物浓度下降,血压会再次升高;升高后再服药,引起血压较大波动,更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科学的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严密监测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探寻到合适剂量后规律服药,而不是擅自停药。

误区四:只要按时服用降压药,抽烟、喝酒照常乐流行病学调查证实,高血压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切不可过分依赖降压药,轻视综合性治疗措施。做到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方可确保降压药的效果,还有可能减少降压药的用量。

误区五:按时吃药测血压,不用再去做检查降压治疗的目标,第一是防止出现脏器损害或并发症;第二是对已有并发症,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逆转病情,防止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事件。因此,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论病情轻重,都应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高血压对重要脏器的损害,是否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危险因素是否控制达标。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能够了解24小时血压控制情况,有利于心脑血管风险的评估和预防。通过专业医生的综合评估,不但可以早发现问题,也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误区六:肥胖导致的高血压,光减体重就行了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确实可以帮助防治高血压,但仅凭此并不能控制高血压。应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水平,低盐、低脂饮食,平衡膳食,禁烟忌酒,坚持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误区七:活动会使血压升,卧床静养方可行高血压患者每天快走4000~8000步,坚持3个月后,大部分人的血压下降了2~3毫米汞柱。实践证明,长期坚持规律运动可降低安静时的血压。因为适量运动能很好地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更好地改善心血管的功能;活动还可以减肥,而肥胖是高血压一大“垫脚石”,每减少1公斤体重,血压可降低大约1毫米汞柱。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应长期坚持规律运动。(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降压药肝肾服药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祝您健康(2023年7期)2023-07-06 21:15:15
降压药漏服了,怎么办?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42
服药禁忌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9:10
降压药您吃对了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06
茶可用来开发降压药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4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祝您健康(2020年10期)2020-10-12 14:04:48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服药先分阴阳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