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芹:委员中的“荣誉村民”

2024-06-03 01:21买佳豪
中国医院院长 2024年8期
关键词:口村北京市调研

文|买佳豪

在工作中,徐凤芹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自己是村民,“我”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医疗服务?

——徐凤芹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

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以下简称“西苑医院”)到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高崖口村,直线距离50公里,即便是开车前往也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每年,该院副院长徐凤芹总会往返于两地之间至少四次以上。“这是我的村子。”在采访中,她不止一次地说。高崖口村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西南方,四周群山环绕,距昌平城区25公里。和国内很多的村落一样,在城市化发展愈趋“白热化”的今天,高崖口村越来越多的年轻村民背井离乡成为“城里人”,留在村里的大多数都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在2014年以前,这些留守在村落里的村民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如何看病。

据徐凤芹介绍,原先高崖口村只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该中心设立在距离村子1公里的地方,那些年龄较高、腿脚不便的老人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及时的医疗服务,即便是拿一些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慢病药物也很不方便。2014年,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统筹部署下,北京全市开展了中医健康乡村建设工程(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与此同时,西苑医院作为该社区服务中心的对口支援单位,对高崖口村进行支援。徐凤芹在得知高崖口村的医疗卫生环境现状后,第一时间组建率领专家团队进村开展“义诊”活动,提供中医健康咨询、中医非药物疗法推广培训、双向转诊、健康调研等服务工作。

现在,高崖口村的医疗卫生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式的改变:原本“一无所有”的医疗“空白村”在徐凤芹团队的努力下成了北京市“医疗模范村”——村里不仅建起了卫生室,还设立了北京市第一家中医健康小院、第一家中医药博士研究生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团队30余名硕博士生驻村实习和义诊,徐凤芹激励中医青年人才下沉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探索中医药人才“双向培养”新模式。不仅如此,她还联系了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在高崖口村设立了首个北京中医健康乡村中药苗圃种植试验田,成为北京生态涵养区推动中医健康与生态种植的创新标杆。

说起这些成绩,徐凤芹显得十分“平静”。“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毕生的梦想就是将多年来的所学所知应用于更多的村民身上,让健康落地,回馈百姓。”在徐凤芹看来,她为高崖口村所做的事情更大的意义在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探索出在医疗卫生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最基层的老百姓究竟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医疗服务,并将其写进提案,为国家进一步消灭医疗“空白村”建言献策。

调研从实践开始

熟悉徐凤芹的人都知道,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连续数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多份优秀提案,不仅对当前国内热议的医疗领域话题进行过深度探讨,也对医保支付改革、医疗卫生改革等专业门槛比较高的领域作出过积极建言。

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03年徐凤芹就已经开始承担政协委员的责任了。彼时,还没有成长为西苑医院副院长的她,就曾以科主任的身份开始担任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并连任三届。之后,她还曾担任过一届海淀区人大常委和十年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可以说,我是个老政协了。”徐凤芹微笑着,举手投足间散发着稳重和端庄。对于如何做好政协委员的工作,她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徐凤芹表示,提出提案就像诊病,要摸准脉,找到病因病机,再对症下药。“关键是在调研。”她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针对符合自己专长的问题,脚踏实地把调研做深,千方百计把问题搞透,这样才能把提案提在点子上。”

对于徐凤芹而言,调研工作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或“发几份问卷调查”。实践出真知,和许多医卫界的代表委员们一样,她的调研往往是也从实践开始的。

2006年前后,为了深入开展农村医疗的调研工作,徐凤芹曾多次到北京市偏远郊区的多个农村进行“义诊”活动,其中就包括高崖口村。她至今还记得当时第一次在高崖口村“义诊”时的场面:“义诊”的大巴车还没到村口,村民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排起了长队。一位老大爷在就诊时激动地紧紧握着徐凤芹的手,身患糖尿病的他眼睛早已模糊不清,多年来的疾病折磨令他浑身隐隐作痛。然而,由于没有村卫生室,老人很难拿到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更为尴尬的是,老人甚至早已忘记他最后一次见到“村医”是在什么时候。

“这是一个典型的医疗‘空白村’。”徐凤芹称,彼时全北京市有很多的村落都是这样的情况。在北京市海淀区,徐凤芹带领着她的团队走访了十数个村庄,150位村民。为了进行深入调研,徐凤芹委派自己的团队成员与“空白村”的村民们同吃同住,为每一位村民都做了健康档案,询问了每一位村民对于基本医疗的需求。为了做好调研工作,徐凤芹团队可以开着车半天调研三个村,中午吃不上饭是常有的事儿,晚上回到驻地,他们又急着将调研到的情况详细整理。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团队成员有过一整天不吃饭的经历。

当年,徐凤芹在海淀区政协委员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关注农村医疗卫生现状”的报告,并特别指出了农村医疗“空白村”的问题,为全国强基层的政策发布“打响了第一枪”。

“荣誉村民”徐医生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关注度不断加深,尤其是2020年前后“健康扶贫走基层”等专项活动的广泛开展,全国各地的医疗“空白村”被重新重视,许多乡镇卫生院重新开始建设村卫生室,并开展对口扶持工作。医疗“空白村”的现象大为改善。

2014年以来,在徐凤芹及团队的推动下,高崖口村的村卫生室逐步建立了起来。但早已与当地居民建立起深厚友谊的她并不止于此。在工作中,徐凤芹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自己是村民,“我”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医疗服务?通过与当地村民多年来的不断接触,徐凤芹发现相较于更为复杂的现代医学,传统的中医特色技术更能满足村民们的实际需求。

2021年6月,在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的主持下,高崖口村挂牌成立了全市第一家中医健康小院。据悉,该小院总占地1000余平方米,内设村卫生室,中医药健康管理区、功能区和体验区,配备中医适宜技术及康复理疗设备。投入使用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每周安排医务人员巡诊,开展基本医疗、慢病管理,指导体验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百姓零距离接触中医药文化。

2023年5月,在徐凤芹的带领下,农工党西苑医院总支委员会在昌平高崖口村开展健康京郊行活动,首个北京中医领军人才苗圃种植试验田在高崖口村落成。据悉,试验田开田后,徐凤芹还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驻村中医健康服务活动,带领村民一起开展益寿长乐操锻炼,为村民送去了常用中药种子和代茶饮、药膳包等等。

如今,徐凤芹被高崖口村的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荣誉村民”。实际上,她早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高崖口村的一分子,尝到了中医药为基层村民带来的切实福利后,徐凤芹更加坚定了要将中医药下沉到基层的决心。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委农工委及徐凤芹团队在高崖口村中医药苗圃试验田。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从2006年提出农村医疗“空白村”到如今,通过长年累月的调研和实践,徐凤芹在基层人才建设和中医药资源下沉方面提出了多项提案和建议,备受政协好评。

2019年,在全国政协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为题召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徐凤芹建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后2020”防止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同时完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她说:“解决好广大农村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事关脱贫攻坚与健康中国建设的质量与成效。”而解决这个问题离不开农村医疗事业的主力军——乡村医生,因此她建议,解决村医后顾之忧迫在眉睫。

2023年,在全国政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远程协商会上,徐凤芹提出了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问题。她建议:“建设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是带动优质中医资源下沉基层、促进区域均衡布局发展的好项目。但在已批复的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中,中医仅14家,且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应支持更多高水平中医院牵头建设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推动更多中医药优质资源扩容下沉。”

小镇中的旅居老人

2024年2月,徐凤芹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度过了一个长假。这位高崖口村的“荣誉村民”即便已经年逾花甲仍在关注基层医疗,虽是旅居养老,她也不会选择更广为人知的三亚。在此次旅居中,徐凤芹发现与三亚等大城市不同,兴隆镇居住的大都是七八十岁甚至年纪更大的候鸟式旅居养老族。“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吃住等生活条件也很便利,确实适合养老。但同时,我也发现,这些老年人对医疗的诉求格外强烈。”徐凤芹说。

据她调查发现,兴隆镇作为海南省万宁市的一个乡镇,目前尚没有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社区医疗也不完善。“老人们一旦出现健康问题,基本是首选去近百公里之外的三亚就医。这样的距离,对于经常身患多病的老人来说,就增加了不少风险。”她说。

此外,如何前去三亚就医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这些“空巢老人”没有孩子陪伴,有些能够开车的老人还能驱车前往,而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却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就诊。

针对这一发现的问题,这位在小镇中旅居的政协委员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参照北京市加强社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的做法,构建旅居地的“半小时医疗服务圈”。二是加强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比如,在旅居养老地集中的海南、广东、广西等省份,每个地市应至少做大做强一家三甲医院。三是让社区的养老驿站探索延展式服务,如同现在逐渐兴起的“跑腿帮”,协助老年人就医。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高崖口村“名誉村民”、兴隆镇旅居医生徐凤芹就养老服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提案。她指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要依靠科技进步,“现在,智能穿戴设备和家用机器人发展很快,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智慧养老产业,让更多老年人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徐凤芹说。

无论是建议解决村医后顾之忧,还是推动中医药资源下沉,关注老年基层医疗,从徐凤芹的提案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提案的背后,是她勤勉的调研和实践。通常,她会在撰写提案时转换视角,“如果是我该怎么办?”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她总会将自己带入到那个需要医疗服务的人身上。这大概就是徐凤芹总能找到关键问题,既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声,又为党和国家的政策出台和落地提供坚实依据的秘密。

猜你喜欢
口村北京市调研
定南县:一拆二改三盘活 宅改焕发新活力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广西全州:雨后水库美如瀑布
青白口 不能忘记的红色历程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