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赤峰地区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办展趋势研究

2024-06-03 20:28:34张博程
关键词:文旅融合博物馆

摘 要:伴随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结合逐步深入,各地博物馆作为地域历史文化传承、保存和展示的重要载体,也将迎来运营模式的新变革,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并助力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齐头并进,成为行业内所关注的重点话题。文章以赤峰地区博物馆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当前文旅融合对于博物馆发展的影响,以及办展趋势,并以此为抓手,为后续文旅融合时代下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开展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在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家园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旅融合;博物馆;赤峰地区;临时展览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4-0031-04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座城市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指示下,切实发挥馆藏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资源优势,组织更多高质量办展活动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任务。新时代文旅融合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文化产业振兴战略和新时代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文旅融合的发展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因此非常有必要以文旅融合的视角探究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的必要性[1]。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赤峰地区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的优势

从赤峰地区博物馆的临时展览的展出情况可以看出,当前博物馆的临时办展已经形成了以文物展览为主体,地域文化宣传和社会教育、儿童教育、主题教育、学术交流为支柱,近现代主题展览为补充的综合体系。一方面,近些年赤峰地区博物馆资源不断丰富。在国有博物馆资源中不仅有国家一级馆——赤峰博物院,还有特色博物馆两座,分别是红山文化博物馆和二道井子遗址博物馆,临时展览中可用的文物资源丰富,这也为利用本地特色文物作为主要展品的临时展览提供了素材和展览支撑。另一方面,赤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我国北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更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地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史前红山文化、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以及元明清时期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特色物质和精神文化。以此为基础举办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宣传为主题的临时展览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赤峰地区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文物展出灵动性不足

由于赤峰地区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和学术纵深因素,在进行临时办展活动当中往往更注重文物系列的展出,也通常利用自身的馆藏文物资源举办不同主题、不同种类的临展活动。由于文物系列的临展更注重历史文化信息的输出,由此也导致临时展览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较强,对于公众的参展吸引力并不高,展览的生动性与故事性有待提升。

(二)举办展览的类别、形式有待丰富

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地域文化的主题临展对于反映地区风土文化全貌、吸引外来游客参观、提高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博物馆临时办展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的学术能力、概括能力、组织搭配能力的要求较高。同时,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开放,青少年将是未来临展的重要群体,并且对于家庭参展的影响较大,因此做好儿童教育主题的临展是必然趋势。就当前赤峰地区博物馆组织的临时办展情况来看,地域文化展和儿童教育主题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是未能充分重视儿童类、教育类为主题的临展题材,另一方面则是策展者对于馆藏体系的研究、临时办展理念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跟进。

(三)展览中文化和旅游资源结合深度不足

当前,赤峰地区博物馆的临时展览活动往往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而办展,旅游文化资源联通工作开展得较为匮乏,因此有时“以文促旅”和“以旅彰文”的联合效果不够明显。与此同时,当前赤峰地区博物馆的临时展览活动主题对于很多偏远乡村中的非遗文化背后的民俗、饮食、建筑等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开发力度和深度还有所欠缺,使得临时展览活动的广度有余,深度不足,从而无法对地域经济的发展、文化传承与发扬、文旅深度融合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三、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的建议和策略

根据当前赤峰地區博物馆举办临时展览的实际情况,结合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要求,针对现有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笔者对临时办展活动出色的馆院进行调研,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予以提升:

(一)唱响主题——紧跟时代步伐

不论是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还是临时展览,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因此在进行临时展览活动策划时,要明确活动的主题,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临时办展主题活动[2]。同时,要根据临时展览的主题强化与本地特色文化的结合,将赤峰地区的特色文化与临时展览活动的主题相衔接,唱响文化宣传主旋律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本地特色文化的影响力。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临时办展往往存在着策划时间较短、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因此就更需要主题鲜明,以展品素材作为主要载体,凸显出临时展览所包含的主题思想。比较好的方法是依据现有赤峰地区博物馆的素材,进行专业化的内容补充和延伸,既可以实现现有资源的进一步发掘,又可以进一步彰显赤峰地区鲜明的人文特色。例如根据国家出台的文化宣传的宏观战略任务和部署,结合赤峰地区博物馆的馆藏资源进行临时展览主题的明确规划,拟定重点临时办展项目和任务,围绕纪念日、节庆、风俗节日等进行较为丰富的临展主题策划,实现主题丰富、题材鲜明,实现不同群体的关注和参与。

(二)用心陈列——设计契合主题

在明确临时办展主题之后,首先要在名称上进行精心设计,确保临时办展的名称与主题相呼应,并且要凸显临时办展活动的文化气息,在名称上就能够切实吸引观众,把握住游客和观众对于陈列展品的好奇心理。其次是在临时展览中要对展品进行多层级的明确阐述。临时办展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直接地面对文物和展品的机会,观众虽然可以通过观看、阅读和体验等方式来体会展览活动的精彩内容,但是受限于知识水平、参观时间、参观空间等因素影响,无法第一时间领会展品精髓。因此要在解释和说明上设计得更为用心,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游览需求、解读能力进行多层级的阐述方案规划。再次是要对临时展览陈列进行艺术设计。临时展览的展品陈列要考虑到观众的视觉和审美疲劳效应,因此要充分利用展览设备对展品布局进行艺术设计,从而带来更多不一样的展览效果。例如在进行展品选择和摆放时,要保证展品融入临展场景布局当中,并且各展品之间的关系平衡协调,重要文物要有核心位置,压轴展品位置要用心设计,保证既不会过早出现,也能够在适当场合起到吸引观众观赏兴趣的作用[3]。最后是在临时办展活动结束期间进行主题升华的内容设计。临时办展活动后,可以围绕本次办展活动中的热点话题、热门展览品、衍生出的文创产品等为中心,开展讲座沙龙、创意活动等主题升华活动,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本次临时办展热度,提高观众和游客对于本次办展活动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办展主题的延伸和拓展。

(三)纵横联合——强化合作交流

赤峰博物院包括赤峰博物馆馆区和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馆区,还有特色文化为主题的红山文化博物馆和二道井子遗址博物馆。在临时办展活动当中可以充分串联辖区内博物馆的资源,实现流通和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时办展的影响力和执行力,有助于地域范围内的优势互补,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另一方面,赤峰地区博物馆可以与其他区域的博物馆开展横向互动模式。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临时办展活动,实现文旅活动合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横向对比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丰富临时办展活动的内容,也可以降低临时办展所面临的资金和人员压力。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临时展览都属于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之间的交汇,但是不应当忽略其中所蕴含的学术价值和研学价值。因此在博物馆进行展列活动时还应当注重与学术界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博物馆资源的文化属性、学术属性和社交属性,增强影响力,这有助于自身特色文化的更深一步研究。例如,在临时展览办展前期,赤峰地区博物馆可以通过合作来进行学术交流会、展列产品探讨会等,一方面强化地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临展知名度,进行临展预热。也可以在临展期间进行赤峰地区特色小剧场的搭建,实现临展与本地文化更为深入地结合,强化博物馆行业与其他文旅行业之间的融合,也是博物馆临展顺应旅游发展的新尝试[4]。

(四)融入群众——凸显文化温度

临时办展的主要目的和职能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具有可观赏性、可学习性的文物或者文化展出,因此必须融入群众,凸显临时办展活动的文化温度。同时临时展览是对常规陈列展览的延伸,在保障文化性、主题性的同时,更要注重特色。例如将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同赤峰当地的风俗民情、传统节日相结合,进行生活化、节日化文创产品的制作,拉近人民群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让临时办展的展品和素材更具文化温度和感染力,让更多人了解赤峰地区的风土人情,实现动态立体的展示和宣传效果[5]。例如,可以在临时办展现场以科普讲座与体验相结合的形式,邀请本地区非遗传承人和参与群众进行现场教学和体验,让更多人了解赤峰地区非遗传承中所蕴含的文化传承,也有助于活跃临展的群众参与氛围,提高群众参与临展的积极性。

(五)媒介融合——立体宣传推广

临时展览的宣传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宣传工作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临时展览的策划效应,让更多观众和游客参与到临展活动当中,所以在临时展览之初就要进行大力宣传,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来吸引观众。当前互联网作为最广的宣传渠道,其在宣传效率和宣传受众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因此在临展宣传方面要以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宣传手段,例如官网宣传、抖音宣传、公众号宣传、自媒体宣传等,并且通过票价折扣、多人优惠、限时小礼品等活动来提高网络宣传热度。临时展览宣传活动也要进行时间选择,要注重对展览的宣传期限、宣传可持续性要素。例如在宣传期限方面要尽量选择观众能够接受的等待期限,做好相应的游览规划,从而让更多观众参与到临时展览活动当中;在宣传可持续性方面,要尽量保证宣传活动的时间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因为过长的宣传活动导致观众审美疲劳,降低参与临时办展活动的积极性。

(六)文创拓展——提升临展效益

文创产品是临时展览主题活动的延伸,有助于提升观众和游客对于临展主题的理解,也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提升临展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也可以提升临展的经济效益。临展的文创设计要符合临展主题,可以以临展当中重点展览品的历史背景为主,也可以以臨展主题与非遗传承、大众生活的关联点为主,进行丰富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创作,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兴趣和喜好,保证文创产品的可选性和多样性,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临展主题[6]。

临展活动的文创产品也可以用作宣传和引流媒介,增强临展活动的曝光度,提升观众的参展兴趣,吸引更多潜在观众,从而增加临展的经济效益。例如可以将文创产品的销售区域融入临展结尾当中,作为展览结尾的一部分,同时将文创销售区域、文创销售人员着装配色都融入临展主题背景当中,打造临展主题式购物空间,借助临展活动刚结束的“热效应”来提高文创产品的销售量。

结语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承担着保护、展示和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文旅融合新时代下,赤峰地区博物馆临时展览办展理念不断创新,大量观众被展览所吸引并驻足博物馆当中。临时展览不仅满足了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带动了当地旅游文化的提升,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加强主流文化宣传、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阵地。同时,临时展览也是地域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有必要更进一步加大对博物馆临展办展力度,向全国一线博物馆或新兴博物馆学习,掌控主流展览形式,推陈出新,从而将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及相应活动转为盘活地域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

参考文献:

〔1〕顾颖.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路径探讨[J].科学发展,2022(07):93-98.

〔2〕吕龙梅.新时期博物馆在地方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以雷台汉文化博物馆为例[J].今古文创,2022(36):116-118.

〔3〕宋晓蕊.博物馆临时展览吸引力的对策研究——以天津地区为例[J].中国市场,2016(04):107-108.

〔4〕曲庆玲.馆际展览合作与交流的几点思考——以东莞市博物馆书画交流展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2):108-112,166.

〔5〕王龙,孙岱萌.展览合作“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馆际合作办展模式探析[J].中国博物馆,2017(03):98-103.

〔6〕李仁芳.2010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C].台北: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11:157.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Research on the Trend of Temporary Exhibitions of Museums in Chifeng District in the Era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ZHANG Bocheng

(Chifeng Museum,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museums in various regions, as important carriers of reg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preservation, and display, will also usher in new changes in their operating models. How to better leverage the cultural value of museums, help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 key topic of concern in the industr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useums in Chifeng are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urrent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on museum development, as well as exhibition trends. Using this as a starting point, targete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seum exhibitions in the era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aiming to further enhance the role of museums in reg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and civilized homes.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Museums; Chifeng Area; Temporary Exhibition

收稿日期:2024-01-09

作者簡介:张博程(1987-),男,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博物院展陈藏品研究中心文博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展陈策划和研究。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博物馆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2
博物馆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青年时代(2018年19期)2018-10-13 09:34:28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机构与行政(2018年5期)2018-09-15 07:10:08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当代党员(2017年22期)2017-11-27 21:48:39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