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安琪 钱英 杨丽娜 杨民君 周祎祎
Effe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hand touch o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demoralization syndrome of the severely disabled elderly at home
YE Anqi, QIAN Ying, YANG Li'na, YANG Minjun, ZHOU Yiyi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 31112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IAN Ying, E?mail: qianying06@163.com
Keywords the elderly; severe disability; demoralization syndrome; positive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capital; hand touch; 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手部触摸对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心理资本及失志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某县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的60名重度失能老年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人。对照组按需实施常规居家照护服务,试验组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手部触摸。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失志综合征量表Ⅱ(DS?Ⅱ)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第6周、干预第12周评估研究对象的心理资本和失志状况。结果:干预第12周,试验组心理资本得分为(3.94±0.34)分,高于对照组[(3.36±0.53)分];试验组干预第12周失志综合征得分为(19.67±4.47)分,低于本组干预前[(21.33±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干预联合手部触摸有助于提升重度失能老年人心理资本。
关键词 老年人;重度失能;失志综合征;积极心理;心理资本;手部触摸;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09.030
失志综合征(demoralization syndrome,DS)是指由一系列负性生活事件引发的一种心理痛苦的状态,长期无法应对压力而出现无助、无望、无意义感以及自尊受损,前驱症状类似于抑郁,是一种可干预的精神心理问题[1]。失志综合征的概念最早于2002年由澳洲学者Clarke等[2]基于癌症病人和慢性精神病病人群体提出。根据现有文献报道,失志综合征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病人和其他慢性病的终末期病人,发生率为13.3%~33.3%[3],会对病人的应对方式、生活质量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4]。据报道,在失能群体,尤其是重度失能老年人中,因长期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同样存在无助、无望感[5?6]。积极心理学倡导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积极情感、优秀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7]。Luthans等[8]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的概念,即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可显著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9],同时可减轻焦虑和抑郁[10]。根据心理资本的可变性和可开发性,Luthans等[8]提出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psychological capital intervention model,PCI),通过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4个维度提升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11]。研究显示,缺乏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较一般老年人心理资本水平更低[12]。目前,PCI被广泛用于特定的人群,如大学生[13]、企业员工[14]、护士[15]等以及病人群体,如老年高血压病人[16]、抑郁病人[17]等,有助于提高其心理资本,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但尚未有将PCI用于失能老年人的相关报道。触摸作为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是对老年人进行精神慰藉的有效手段[18]。据报道,手部触摸可减轻癌症晚期老年病人的躯体疼痛[19]和痴呆症老年人的激越行为[20],缓解失能老年人的抑郁症状[21]。因此,本研究将针对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制定PCI联合手部触摸的干预方案,以期提升其心理资本并缓解失志综合征。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2年10月—12月在浙江省长期护理保险某试点县提供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服务的9所机构中随机抽取3所机构,然后采用单纯随机抽样从3所机构中选取60名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服务的失能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人。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经该地长期护理保险管理中心评定,正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服务的重度失能人员;3)言语表达和听力正常,能够配合调查研究;4)上肢健全。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2)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3)近1个月发生过重大个人、家庭变故,如丧亲等。本研究已通过本校伦理委员会审查(编号:2022017),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与研究。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服务,如头面部清洁、温水擦浴、洗头、排泄护理、压力性损伤预防、协助进食等27项常规服务项目,每次按需提供2或3项,每次约30 min,每周3次,共12周。
1.2.2 试验组
1.2.2.1 成立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3名专家(老年护理、护理心理和中医临床护理各1名)、4名护理研究生、2名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3名长期护理保险居家护理服务机构管理人员组成;另外还包括为研究对象提供居家服务的护理员。老年护理方向的专家带领研究生团队制订、评价干预方案以及落实质量控制和数据收集;护理心理专家负责PCI方案的修订和为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心理干预知识培训;中医护理专家负责手部触摸方案的制定和课题组其他成员手部触摸、穴位按压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业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协调上门时间以及协助监管干预过程;居家护理机构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管理护理员;护理员负责实施干预方案并反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2.2.2 制订干预方案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Med、Springer、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INAHL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国医典藏中医古籍全文数据库及穴位数据库中有关PCI干预、手部触摸及中医取穴的文献,检索时限截至2022年8月31日。中文检索词包括重度失能、居家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人文关怀、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干预模型、手部触摸、穴位按压等。英文检索词为:“severe disability/ home?disabled elderly/ long?term care/ humanistic care/ psychological capital/ psychological capital intervention model/ hand massage/ acupressure”等。整理分析老年人的PCI干预、手部触摸实施现状,参考PCI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希望4个维度的干预思路,并结合Synder手部触摸方案[22]和中医穴位按压技术[21]形成干预方案。经课题小组讨论、修改后形成初步干预方案。共10名专家参与本研究干预方案函询,2轮专家权威程度(Cr)分别为0.84和0.86;变异系数(CV)为0.013~0.085和0.000~0.159;肯德爾协调系数为0.337和0.391。对21名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4周的预试验后,进一步完善干预方案。
1.2.2.3 干预前培训
干预前,由3名专家给研究小组其他成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理论内容包括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心理资本理论等,共2次,每次2 h。实操培训包括PCI技术和手部触摸、中医穴位按压技术,共2次,每次1 h。护理员培训后需考核合格方可对失能老年人实施干预。培训时护理员分组建微信群,便于在干预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1.2.2.4 实施PCI联合手部触摸
在对照组实施居家照护服务的基础上,试验组增加PCI联合手部触摸,每周3次,每次30 min,共12周。PCI根据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希望4个维度,每个维度设置3个议题,共12个议题,每周完成1个议题。1)提升自我效能:请您思考一下当下最值得骄傲的事件;请说说您自己的3个优点;请您回忆您最有成就感的事件。2)增强韧性:您曾经遇到印象最深刻的困难,当时有何感想?您如何看待现在面临的困难或烦恼?您认为能够解决烦恼的办法都有哪些?3)培养乐观精神:当下您是否感到某种压力?我们一起探讨缓解途径;您觉得做什么事情能够让您感到最快乐?请您对自己做个评价,“我是一个……的人”。4)树立希望:您觉得您的精神支柱是什么?您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设定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小目标,与老年人共同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并帮助其执行)。手部触摸与PCI同步进行,包括6个步骤。1)抚双手:护理员双手包裹老年人双手,自手腕向手指方向按直线进行轻抚;2)触手背:老年人手背朝上,护理员双手拇指自手背中心至两侧、自手腕至指尖轻触;3)触手掌:老年人手掌朝上,护理员双手拇指自手掌中心至两侧、自手腕至指尖轻触;4)触手指:护理员逐一从指根至指尖方向轻轻按压,最后轻按甲床;5)轻拉伸:护理员双手上下覆盖老年人双手,轻轻反复牵拉,活动老年人上臂和肘关节;6)穴位按压:以拇指点揉方式,轻中度力度按压内关穴、神门穴、合谷穴。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编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婚姻状况、子女数、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失能时间等。
1.3.2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ositive Psychological?Capital Questionnaire,PPQ)
该量表由张阔等[23]在2010年基于大学生群体开发,近年来应用于测量老年人的心理资本[24]。该量表共26个条目,包含自我效能、乐观、韧性和希望4个维度,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进行计分,分值越高说明心理资本水平越高。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0.86[25]。
1.3.3 失志综合征量表Ⅱ(The Demoralization Scale?Ⅱ,DS?Ⅱ)
DS?Ⅱ是澳大利亚学者Robinson等[26]于2016年在失志量表(Demoralization Scale,DS)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用于评估个体的失志状况。DS?Ⅱ由意义和目的、痛苦和应对能力2个维度、16个条目组成,总分为0~32分,≤9分为轻度失志,>9~19分为中度失志,>19分为重度失志。欧娜等[27]汉化后在癌症病人中检验其信效度,DS?Ⅱ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7。
1.4 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员统一进行指导语和量表填写方法的培训,分别在干预前以及干预第6周、第12周对两组失能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如老年人不便填写,由调查员逐一读出条目询问老年人后代为填写,并使用重复、澄清等技巧进行核对。最终数据经双人核对后录入。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Excel和SPSS 25.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学处理。定性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干预前和干预第6周、第12周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失能老年人中,男9人,女21人,年龄(75.43±8.37)岁;试验组中,男12人,女18人,年龄(78.77±11.10)岁。其他资料具体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干预第6周和第12周的PPQ得分比较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PQ总分及4个维度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各自主效应,PPQ总分、韧性在测量时间主效应和组别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维度的组别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望维度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乐观维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组间比较显示,干预第12周,试验组失能老年人的PPQ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自我效能、乐观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3 两组干预前、干预第6周和第12周DS?Ⅱ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干预前后两组DS?Ⅱ得分均>19分,表明失能老年人处于重度失志状态。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第12周时试验组DS?Ⅱ得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試验组干预12周时DS?Ⅱ得分低于干预前、干预第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进一步对DS?Ⅱ两维度均分进行组间、组内比较,仅干预第12周试验组意义和目的维度得分低于干预前、干预第6周(P<0.05)。详见表5。
3 讨论
3.1 实施PCI联合手部触摸可提升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心理资本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失能老年人的PPQ得分为(3.94±0.34)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低于甄月桥等[12]报道的半自理老年人[(4.29±0.73)分]。这可能与本研究中纳入的均为重度失能老年人,其负性心理更明显,心理资本基线水平更低有关。此外,组内比较发现,两组的希望维度均较干预前有提升,这可能是由于长期护理保险居家照护作为一种社会保障措施,有效改善了重度失能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为他们带来了福音[28];而PCI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干预对象的自我价值感及希望[29]。本研究发现,干预第12周试验组PPQ总分及自我效能、乐观维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期间,PCI方案通过建立护理员与老年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路径,激发了失能老年人的内在心理潜能,使他们拥有面对生活中困难的信心。护理员通过让老年人回忆个人成就,发掘他们的自身优势,从而增强了成功体验;同时,通过与老年人共同设立可实现的小目标,让老年人借助目标设计和计划执行过程获得自我效能感。此外,通过与老年人对过往生活经历的深入交流,使他们感受到较为强烈的社会关怀,因而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心理力量[25]。由此可见,PCI能够通过短期、高度聚焦的干预措施,主要通过提升失能老年人的自我效能、乐观来满足失能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此外,未来还可从提升韧性、希望的角度构建适用于重度失能老年人的积极心理干预措施。
3.2 实施PCI联合手部触摸可降低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失志水平
当前有关失志综合征的研究主要聚焦癌症[30]或其他慢性病的终末期病人[27,31?32],但本研究中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失志水平远高于癌症病人[30]、心脏移植术后病人[31]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32]。可能由于重度失能老年人躯体功能障碍具有不可逆性[33],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内心深受打击[34]。因此,不同于轻中度失能老年人,重度失能老年人更易有无力感、孤立和绝望[35],进而削弱他们的生活信念,甚至失去生存价值。这提示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失志状况亟须得到关注,为该群体探索适宜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途径,减轻失志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组间比较发现,干预第12周试验组DS?Ⅱ得分为(19.67±4.47)分,低于干预前[(21.33±4.05)分],且意义和目的维度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说明尽管将PCI联合手部触摸为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建立了身心一体的支持路径,并预期通过重视成功与失败事件、设立目标等方式,强化老年人对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的体验,但由于失志综合征长时间积累的痛苦心理,老年人的失志程度可由轻微沮丧、意志消沉发展至深度绝望。为期12周的干预对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重新树立生活目标与意义仍存在较大难度,推测可能实施更长时间的干预可能有助于减轻该群体的失志状况。未来研究小组将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延长干预时长,以探索干预措施对改善重度失能老人失志状况的效果。
4 小结
PCI联合手部触摸的干预方案可有效提升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心理资本水平。本研究重度失能老年人为重度失志状态,说明该群体的生活状态堪忧,提示应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探索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失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从多角度拓展减轻其身心痛苦的有效途径。同时,本研究探索性地将PCI用于重度失能老年人群体并取得了初步效果,但结果显示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未来需在拓宽地区范围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干预周期,进一步探讨干预的长期效果,有助于开发更具有人群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积极心理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KISSANE D W,CLARKE D M,STREET A F.Demoralization syndrome:a relevant psychiatric diagnosis for palliative care[J].Journal of Palliative Care,2001,17(1):12-21.
[2] CLARKE D M,KISSANE D W.Demoralization:its phenomenology and importance[J].The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2,36(6):733-742.
[3] ROBINSON S,KISSANE D W,BROOKER J,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demoralization syndrome in individuals with progressive disease and cancer:a decade of research[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5,49(3):595-610.
[4] 邓莉莎,庞英,何毅,等.恶性肿瘤患者志气缺失的发生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B),2017,38(4):75-79.
[5] 宋平,刘小溪,刘晓颖,等.社区失能老人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8,32(3):443-445.
[6] BELAR A,ARANTZAMENDI M,RODR?GUEZ-N??EZ A,et al.Multicenter study of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New Demoralization Scale (DS-Ⅱ) in Spanish-speaking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9,57(3):627-634.
[7] 向琦祺,李祚山,方力维,等.老年人心理资本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9):718-722.
[8] LUTHANS F,YOUSSEF C M.Human,social,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J].Organizational Dynamics,2004,33(2):143-160.
[9] HEINITZ K,LORENZ T,SCHULZE D,et al.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longitudinal effect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J].PLoS One,2018,13(6):e0198588.
[10] 孔令明,朱晓丽,何明骏,等.心理资本、宽恕倾向与老年人晚发性抑郁症的关系[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1,23(1):18-21.
[11] LUTHANS F,AVEY J B,AVOLIO B J,et al.Psychological capital development:toward a micro-intervention[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6,27(3):387-393.
[12] 甄月橋,郭潇谊,朱茹华.老年人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6(1):73-81.
[13] 吴丹萍,杨忠,陈英葵,等.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干预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677-681.
[14] GOOTY J,GAVIN M,JOHNSON P D,et al.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J].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9,15(4):353-367.
[15] 蒋慧琳,戴剑,麦茵,等.焦点解决模式集体干预对手术室护士心理资本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6):33-36.
[16] 姚峰.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144-146.
[17] 董霞,王爱勤,张健,等.积极心理资本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0):99-101.
[18] GLEESON M,TIMMINS F.A review of the use an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ouch as a nursing intervention[J].Clinical Effectiveness in Nursing,2005,9(1/2):69-77.
[19] 霍金华,徐诺.触摸护理辅助穴位压豆治疗对癌症晚期老年患者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7):3443.
[20] 周晶,倪平,王朝希,等.手部按摩对养老院轻中度痴呆症老人激越行为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30(17):1-4.
[21] 韦秀霞,彭剑英,张秀伟.关怀性触摸对失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6):52-55.
[22] SNYDER M,EGAN E C,BURNS K R.Efficacy of hand massage in decreasing agitation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are activities in persons with dementia[J].Geriatric Nursing,1995,16(2):60-63.
[23]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58-64.
[24] 陈红艳.家庭环境、心理资本与老年人抑郁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2):5560-5562.
[25] 闫德修,章雅青.心理资本干预应用现状及对护理的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3):3081-3087.
[26] ROBINSON S,KISSANE D W,BROOKER J,et al.Refinement and revalidation of the Demoralization Scale:the DS-Ⅱ--external validity[J].Cancer,2016,122(14):2260-2267.
[27] 欧娜,胡小萍,綦三阳,等.失志综合征量表Ⅱ的汉化及在癌症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3):2998-3004.
[28] ZHANG Y Z,YU X.Evaluation of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policy in Chinese pilot c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9,16(20):3826.
[29] XIN Y P,LI D.Introducing a new concept: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older people and its positive effect on mental health[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3,14:1083077.
[30] LI Y C,HO C H,WANG H H.Demoralization in cancer patients and related factors in Taiwan[J].Cancer Nursing,2017,40(1):E54-E60.
[31] HSU C H,TUNG H H,WU Y C,et al.Demoralization syndrome among cardiac transplant recipi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22,31(15/16):2271-2286.
[32] 凡穎,邢利民,高淑平,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志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5):572-579.
[33] 陶涛,周英,戴玲燕,等.采用多状态Markov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失能转移规律[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0):1165-1170.
[34] KISSANE D W.The contribution of demoralization to end of life decision making[J].The Hastings Center Report,2004,34(4):21-31.
[35] JACOBSEN J C,MAYTAL G,STERN T A.Demoralization in medical practice[J].Primary Care Companion to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2007,9(2):139-143.
(收稿日期:2023-06-08;修回日期:2024-04-07)
(本文编辑 崔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