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样态优化研究

2024-06-03 06:56殷诞遥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做数学理念优化

殷诞遥

【摘要】“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体验、理解和反思的现实过程,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条件;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打造“做数学”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样态.基于此,文章简述了“做数学”理念及基于其的课堂教学样态,并从学科融合教学、创新数学实验两个方面分析了“做数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样态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做数学”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样态;优化

引 言

“做数学”强调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的逻辑美,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洞察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建模能力,在较深层次上提高思維理性、创新意识与学习自主性等.将“做数学”理念融入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是新时代数学教学新范式的有益探索.下面将以“做数学”理念为依据,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样态优化研究.

一、核心理念及概念概述

(一)“做数学”理念

“做数学”是一种以“做”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重视学生使用资源和设备完成各种实践任务的过程的作用.“做数学”理念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进而深入理解数学概念,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认知、探究、创新等能力.

(二)课堂教学样态

课堂教学样态即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类:一是强调教师的教,二是强调学生的学,三是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分别举例如下.

强调教师的教.在这类课堂教学样态中,常见的是讲解模式,即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所需的知识,也教授他们学习方式.这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且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已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对教学的要求.目前,大部分教师不再采用这类课堂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的学.在这类课堂教学样态中,常见的是学生自主探索、团队协作和实践检验等模式.这类课堂教学样态能使学生经历在知识探究过程,从中获取新知并提升技能.这是目前较为热门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学习策略方面的指导,确保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还要评估自己所教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能力范围,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尽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然而,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样态,在这类课堂教学样态中,教师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且难以把控,因此在一定情况下,部分教师可能仍倾向于通过传统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吸收和理解知识.

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类课堂教学样态侧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提高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高级阶段,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这种类课堂教学样态不把教授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以是否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为判断标准而开展教学.这些类课堂教学样态通常包括三个主要环节:一是“什么”,即让学生通过理解及阐述来提升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增加感知经验,扩大认知范围;二是“为何”,即让学生通过探究未知问题的答案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三是“如何做”,即鼓励学生面对问题自主制订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将思维转化为行动,从而获得满足感、成就感,提高对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做数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样态的优化策略

(一)多学科教学融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

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掌握更多有关联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为灵活运用所学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将语文、英语、科学、体育等学科的知识与数学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搭建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一)》中的《姓氏歌》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两位数加减法知识计算姓氏的笔画,同时数一数自己名字一共有多少笔画.

再如在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及其特点,并在课堂上开展随堂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辨别这些图形,掌握它们的特点.然后,教师可以融入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包粽子》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包粽子”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粽子的每个面都是三角形,但完整的粽子是一个立体图形.这一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认识在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对立体图形有了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再如在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本课内容与小学英语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东、西、南、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地图上的“N”,然后介绍“N”的含义,进而介绍四个方向的英文单词:“东”的英文单词是“East”,所以常用“E”表示东方;“西”的英文单词是“West”,所以常用“W”表示西方;“南”的英文单词是“South”,所以其常用“S”表示南方;“北”的英文单词是“North”,所以常用“N”表示北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英语单词,可以使学生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学习,从而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

上述多学科教学融合策略不仅充分体现了“做数学”理念,还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使学生树立学科融合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数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喜欢好奇心强,动手实践.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数学实验,符合“做数学”理念,也符合学生的兴趣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是“做数学”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样态优化策略之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1.精选贴近生活的数学实验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实验教学,将“教”和“做”融为一体,体现了“做数学”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了将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梳理整体教学框架.

例如,在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类角(直角、钝角、锐角、平角等),二是让学生掌握各类角的基本特征,三是让学生掌握判断角的类型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三角尺、量角器.在课堂上,教师先以“生活中的角”为话题引入课题,然后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国旗、课桌等有角的物品,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有角的呢?”学生举手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为学生讲解不同类型的角及它们的特点.此时,教师可开展第一个数学实验———体验角.教师可请学生摸一摸自己所用课桌的角、所坐椅子的角、所用三角尺的角等,感受不同类型角的特点,总结并发言.在学生发言交流后,教师给予点评并总结:直角是90°的角,锐角是大于0°、小于90°的角,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然后,教师讲解判断角的方法并介绍量角器:要想判断角的类型,就要知道角的大小,而角的大小可以通过量角器精确测得.这时,教师可开展第二个数学实验———测量角.教师可下发事先准备好的导学案(导学案上呈现了不同类型的角),请学生用自己带来的量角器测量导学案上角的大小,并将结果写在导学案上.教师还可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这一过程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学生掌握测量角、判断角类型的方法.

将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实验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在极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合理设计实验流程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数学实验,基于“做数学”理念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样态,符合新课标要求,同时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合理设计实验流程可以使数学实验更好地融入课题教学,更好地发挥数学实验的育人作用,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将班级学生(共40人)分为8个小组(每小组5人),并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小组发放两幅七巧板.在课堂开始后,教师可以先在希沃白板上展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框架,并提出问题:“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属于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有的学生说“国旗,它是长方形的”,有的学生说“篮球,它是圆形的”,还有的学生说“相框,它是正方形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一一进行点评并表扬学生:“真是太棒了,同学们的答案都正确.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这些基本图形,还有哪些其他图形呢?你可以用基本图形拼出其他图形吗?”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话题引导七巧板上,然后利用投影仪为学生做出示范:用七巧板拼出一只“小鸡”.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基本图形經过组合可以形成全新的图形.之后,教师可开展数学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想象力,自主动手用七巧板拼图形.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记录拼图过程;在学生完成拼图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与全班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在学生分享之后,教师要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在课堂结束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上述数学实验流程较为完整,包括实验主题的确定、实验目的的提出、实验过程的讨论及记录、实验结果的分享与评价、实验总结及反思.合理的实验流程可以让学生较完整地经历探究、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数学实验时,应合理设计实验流程,这样不但能在“做数学”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样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做好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时,教师在确定数学实验的内容、流程之后,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以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和实验效果,进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样态.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好实验后,要及时准备好天平及不同重量的砝码、投影仪、课件等,计算好需要准备几台天平、多少个砝码,以便较好地为学生演示或请部分学生上台进行实操,避免因缺少砝码而不能顺利演示.再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和几何”中关于周长和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融入教室的周长及面积计算的实验,而这一实验适合空间较大、桌椅摆放较紧凑的多功能教室或会议室开展.这就需要教师提前与有关负责人协调好教室的使用时间等事项.教师还要统计好开展实验需要的用品如卷尺等,提前准备好,确保学生能顺便测量出教室的长和宽.

结 语

简言之,依据“做数学”理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样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符合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符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做数学”理念值得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广泛应用.教师要深入研究并积极运用“做数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宝兰.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数感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31):165-167.

[2]赵青艳.学科融合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上的应用与意义[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9):46-48.

[3]周婷,陈磊.“具身教育”思想下数学活动的“做思共生”[J].江西教育,2023(27):10-11.

[4]樊朝霞.新时代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3):65.

[5]周杰敏.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方式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9(18):83..

[6]葛佩静.依托数学实验助力思维生长:以《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为例[J].山西教育(教学),2023(11):29-30.

[7]李玥.数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与实施[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3(3):46-47.

猜你喜欢
做数学理念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探索“做数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在“做数学”中建立数学概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