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有楼
〔摘 要〕 科学和数学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通过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积累数学和科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和科学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世界。在实践中,各科教学均为专科专任,保证了师资的专业化。这种教学方式使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彼此割裂,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體系,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入手,将科学文化知识融入具体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数理与科学的关系。
〔关键词〕 科学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6 106-108
在初级教育系统中,科学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进入一片神奇的科学天地,强调观察、探索和实践的能力。但是,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科学与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共性,将二者相结合,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全面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是小学的必修课,在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科学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所以,数学教师要重视并渗透这方面的知识,为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小学数学与科学之间的联系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知识面很广,它将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等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都进行了整合,并对其进行了基本的研究。科学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它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这与小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望相吻合,从对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的探索开始,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数学是对量和空间形式的研究,它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分布,并且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入手,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地学习到生活中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并掌握与之有关的基本数学技巧,这是小学生不可或缺的基础素养。
二、依托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上积极主动,但不能专心,因此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科学和数学本是两个不同的知识领域,但在知识内容上,两个学科有重合之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为了实现二者的深入结合,教师还将以二者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探索有效的融合方式,来弥补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将学生带入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探索性学习方法为主导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探究性学习也属于数学学习的一种,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小学生主要是直觉和形象思维为主,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科学与数学有机地融合,能够加强探究性学习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深度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科学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我们应在教学内容上寻找结合点,采用适当的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在数学教学中,要把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突出科学知识及其生活属性,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让他们自己去吸收、消化;另一方面,利用数学知识来验证科学的规律,组织科学与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获得灵感,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参与度。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和教师合作,在面对学习问题的时候,敢于去探索,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依托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一)以教材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最直观的材料。要让两者的结合更好,教师要以教材为起点,对教材进行深度研究,发现教材内容中的重叠部分,把两者进行整合,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数学教学内容与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知道两者之间的融合性,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
比如,在《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中,可以把“天气日历”与教材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搜集、组织和记叙材料的能力。这两门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都与气候的变化有关,所以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收集和统计。借由科普教育,让学生进行长期观察与记录,进而增进对天气的认知。同时,通过统计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和分析数据,既能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增长生活经验。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将数学与科学紧密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注重选择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性格特点等方面入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将科学文化知识融入其中,科学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
比如,在教授《比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科学课《太阳下的阴影》这一部分融入其中,并引入提问:“一株小树高1.6米,经过测算,太阳下的阴影高1.9米,一株1.8米高的树,在太阳下的阴影会是多少?”运用这种方法,把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快速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和教师一起进入探究式的学习状态,使课堂的正常教学得到有效保证。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观点出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突出学生主体,增强学生体验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的观点。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问题,使他们可以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这样可以使他们的思考能力得到加强,拓宽他们的思维,改变他们的传统思维。在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下,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性会逐步提高,最终形成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善于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创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上时刻都能保持一种新鲜感。将适合学生的方法教给他们,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成就感,更好地完善学习认知。
(四)组织教学实践,传授科学方法
从科学学科的视角来看,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逐步向科学精神过渡。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过程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对教学实践的组织和进行创新的实践活动上,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锻炼,并对他们的科学意识和数学意识进行培养,让他们通过亲身参与来提高科学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把重点放在科学方法的传授上,在实践教学的帮助下,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体验科学世界之美,進而掌握科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及相关的教具,通过专业的演示,让学生共同参与到对角的测量中去。在了解了角的定义以后,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个学生随意画出一个角,另一个学生猜出角的度数,最后用量角器进行测量,充分体现科学测量角度的作用。
(五)突破思维惯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代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要突破思维惯性,改善思维方式,发展流畅性、灵活性和想象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愿望,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采取开放的教学方法,控制教学内容,设计开放式的试题,使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有更多的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多选题难度相对较大,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分析、思考、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还能突破学科间的界限,将数学与科学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充分发挥这两个学科的相互促进作用,为学生提供一种多元化的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可以对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同时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保证数学教学正常进行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科学学科的有关内容,发掘科学和数学的共同点,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科学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阚锋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2010(10):1.
[2]张福.手脑并用,促深入感悟运算:以“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3(12):43-45.
[3]柯银芳.基于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3.
[4]郭德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措施[J].开心(素质教育),20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