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惠娇
食盒是装食物的器具,有底有盖,有单层有多层。食盒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不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叫法不一:有称“樏”的,如《世说新语》中提到的“两百五十沓乌樏”,是可供五百人使用的食器;也有称“箪”的,如《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弟子颜回是一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贤者;还有称“攒心盒子”的,这种食盒类似于现在的花形果盘。
乌樏是一种漆器食盒,外多施以黑漆,中间则以红漆为面,是汉代以前常见的贵族食器。箪则是用竹或苇草编的圆形有盖的食器,方者称“笥”。食盒材质丰富,有竹、木、漆器、金属、陶瓷等,其中以竹、木最为常见,因其保温便携。
古人出游,食盒是必备的物件。大者肩挑,小者手捧;车行则置于车上,船行则置于船舱。在古画中,常见一文士骑驴行于山水间,优游自在,后面跟着一老仆或一书童,肩上担着担子,一头是书匣,另一头是多层的食盒。可以想象,当他们行至风景佳处,歇在一闲亭,将食盒里备好的吃食一屉一屉地拿出来,各色糕点、干粮、茶酒一摆,便拉开一副春游的架势。
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了雅集时的一应器具,“至会期,于园中各设一案,上置笔二,墨一,端研一,水注一,笺纸四,诗韵一,茶壶一,碗一,果盒、茶食盒各一”,其中食盒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出门游玩,路程不远,食盒内装的吃食会比较丰富。若是赴远途,就得备下“路菜”,也就是一些便于携带的干粮,其中或许有烙饼、大头菜,讲究的还会携带晒好的笋丁、肉干、火腿等,通常都是些晒制、腌制的耐储存的吃食。盛放“路菜”的食盒常是竹丝或柳条编的,内糊绵纸,里外刷上桐油,轻便、结实,还可以防油汁渗漏。
食盒的形制有多种,包括提盒、捧盒、攒盒等。提盒带一提梁,便于手提;捧盒没有提梁,比较小巧,适合手捧;攒盒是多格向中心相聚的食盒,多见的是花形或圆形,样式精美,适合装干果、小食。在清宮,传膳时,就是将菜装在捧盒里,一道道流水似的送到御前。而提盒在出行、送礼等场景中最为常见。
食盒虽多用于装食物,但实际上用法五花八门。古代食盒有用来装银子的,相当于钱箱;也有出门雅集或赴书塾读书时用来装文房四宝的,相当于文具盒;皇帝生辰,臣子送礼时必须将礼品放在捧盒里,此时食盒又被作为礼盒来用;唐代,武后曾赐给太平公主细器宝物两食盒,此时的食盒,则是装金银细软的“珠宝箱”。
曹雪芹的《红楼梦》源于作者本人的现实生活,可作为观察清代贵族物质生活的样本。《红楼梦》第四十回里写道:“只见几个婆子手里都捧着一色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走来。”对于“捏丝戗金五彩大盒子”,一说是一件掐丝珐琅捧盒。掐丝珐琅是从阿拉伯地区传至中国的,以金、铜胎为主,是用细长的铜丝掐成图案,粘在胎上,再在纹饰中填涂上珐琅彩料,经烘烧、磨光、镀金而成。珐琅彩颜色鲜艳,装饰富丽,常在清代贵族家庭中使用。另一说,是竹篦胎戗金五彩漆器。戗金是漆器装饰工艺的一种,是先在漆面上刻绘纹饰,再在纹路中饰以金箔、金粉等材料,经打磨抛光,漆面上会呈现出流光溢彩的金色纹饰。
食盒还有一个使用场景,就是古代的“外卖”。《东京梦华录》中就提及“外卖”一词。可见,在北宋,外卖已经不是个新鲜事物了。到了明清,外卖更加普遍。《扬州画舫录》记载,人们出门游船,“画舫多食于野,有流觞、留饮、醉白园、韩园、青莲社、留步、听箫馆、苏式小饮、郭汉章馆诸肆,而四城游人又多有于城内肆中预订者,谓之订菜,每晚则于堤上分送各船”。订成套的席面,从食盒到碗盘杯碟箸一应俱全,更有带有夹层、注有热水的陶瓷盘子来为食物保温,待筵席结束,店家再过来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