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冉
伴着桂花的芬芳进入了香气四溢的九月,又随着冬雪的飘落,即将结束一学期的工作。学期已接近尾声,回想这一学期,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遗憾的懊恼。更多的是新气的延绵不绝。
初入实小的我,在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从刚开学昏头昏脑的忙碌到现在的跟着干工作,终于算稳定了下来。告别了一个工作了十年之余的地方,顺着自己的心意考上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工作地点,也算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达到了“心之神往”。靠自己努力考上了,也有小小的成就感。人生就像盲盒,你永远不知道打开后里面装着什么。
一张带着64个孩子姓名的纸递到我的手中,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感,一张张天使的面容出现在我的眼前,一位位家长的叮咛嘱托,使我倍感教书育人的重担,也激活着我的慈母心,要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学生不嫌弃,不歧视,相信母爱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为了让孩子们很快适应新环境,我们刚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没有上新课,主要给孩子们讲一些校内校外安全知识,做一些律动操,初步学会遵守课堂纪律,结交新的小伙伴,彼此成为新朋友。果然,在接受了三年幼教的基础上,在统一口令的带动下,孩子很棒: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孩子们勇敢挑战自己,课堂上都能坐得端端正正,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让我倍感欣慰。当然,也有个别的“小事故”:
有一次,我正在上课,有个女同学嚎啕大哭,毫不夸张地说,比我难过时哭的还大声,还委屈得多的多。这种情形,让我无法在进行正常的教学,我立刻上去询问怎么回事,可事与愿为,她并不配合我低声下气的询问,哭的更大声了,全班同学都捂住了耳朵。当时我也想捂耳朵,我也想逃跑,我还想朝她发火。但还是冷静了下来,心想,大家也无法上课,因为她一直哭。于是,我转身打开了希沃白板,放了一个视频小故事。同学们都看起了视频故事,这位女同学注意力被转移,也不再哭了,我这才上前去询问到底怎么回事。原来是她前面的一位男同学捶了一下,她新买的文具盒,仅一下,她便不依不饶,歇斯底里。捶别人的文具盒肯定是不对。文具盒并没被捶坏,我让男同学给她诚恳地道了歉,她便不哭了。不知道是因为她也想看视频了还是真的原谅了那位那同学,这才算是“息事宁人”了。但她当时的反应着实惊呆了小伙伴。后来,又发生在她身上一些小事,我们便不再向第一次那样震惊了。
群马奔跑,总会有一两个掉队,有一次下午放学,班里的同学站好了路队,下了楼,唯独还有一名同学在收拾东西,看着她散落的书本,我着急的帮她装进了书包,本想着已经好了,可以一起出发了,可她背着书包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伸脚试探着,小心翼翼地下楼,或许是书包太重,或许是她太柔弱,等待真的很漫长。我便帮她拿着书包,她轻装下楼。此类例子还有一箩筐,讲也讲不完,一年级的孩子真可爱,像极了刚离开妈妈身边的麻雀。
人生如海,每个人都是一艘小船,各自航行。在新的学校,我遇到了同路人,我们可以彼此交流工作上的烦恼,可以一起处理工作中的琐事,可以互相倾诉各种家校沟通的矛盾,我们总是同进退,一起领教学用书,一起领打扫卫生的工具,一起开班主任研讨会,一起研究怎样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互相提醒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同事在一起相处的日子,让我在起风的时候学会翩翩起舞,下雨的时候学会为自己撑起一把伞。
我一直像一只南迁的大雁,在雁群中害怕掉队,害怕南方没有想象中的温暖,于此同时,我也在努力地“飞行”。利用星期六上午的时间我完成了文化墙的布置,看着崭新的墙面,当时高兴的简直像个孩子,又拍照又拍视频。可到了检查的那天,由于风吹日晒,墙面已破损了,贴的图画退了色,翘了起来,还被扣了分,真是事倍功半。有点小小的失落,并不是有点努力就会有回报,没有回报一定是因为努力的还不够,谁又何尝不是一直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呢!”让自己忙一点,忙到没有时间去思考无关紧要的事,坚信自己的选择,不动摇,使劲跑,明天会更好。
一学期即将结束,我和孩子們相处的很好,从开始的慌乱,变成了现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从开始的亲力亲为,变成了现在的放权给学生,由班干部管理学生,到学生自主学习。各项工作都正常有序地进行,在磨练中得到提升。
纯真而不欠闻达,善良而不失坚强,保持内心的清澈和明朗,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让我们保持热爱,共赴山海,共赴伟大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