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在逻辑

2024-06-03 02:36谭舒予范卿泽刘勇
中国电化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智能时代内在逻辑智能技术

谭舒予 范卿泽 刘勇

摘要:智能时代不仅带来智能技术的更迭,也引发了教育转型升级,对教育领域诸多方面将造成冲击。就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培育场域、培育载体、培育方式呈现新变化,突出表现在现实情境融合虚拟现实、数字技术迈向智能技术、人机交互多源协同。”不变”是文化自信培育的育人定位、目标导向、价值观基础。科学认识和审视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关系,将在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并助推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智能时代;文化自信;智能技术;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破五唯背景下西部地区教育科研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DFA20030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专项课题“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研共同体构建及运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3SKJF142)研究成果。

① 范卿泽为本文通讯作者。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持久力量,也是关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甚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问题[1]。在党的二十大会议多次强调文化发展的时代意义,并明确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任务。青少年价值培育是教育的永恒话题[2],中小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培育文化自信的主阵地,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培育的关键主体。当前,教育逐步迈向虚拟现实、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呈现深度学习、数据处理、人机协同、群智开放、智能算法等新特征,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载体。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曾言,文化体系之间的差异,铸就了今日如此繁华的文化背景,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关系[3]。在此关系框架下,人工智能以新技术革新与迭代填充机制,实现文化数据的识别、挖掘、加工与深度利用,文化价值的聚合、文化资源的高效整合与更新,达成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情感互通和认同。在这种耦合作用中,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场域、培育载体、培育方式发生嬗变,但文化自信培育的育人定位、培育的目标导向、培育的价值观基础始终未曾改变,“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为把握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新视野。基于此,立足“变”与“不变”的辩证视域,探寻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在逻辑理路,自觉肩负起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不断深化中小学文化自信内涵交融和传承创新成为应有之义与重要议题。

一、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变”

(一)培育场域之“变”:现实情境融合虚拟现实

“场域”是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意指各种位置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一个构型[4]。中小学文化自信的传统培育场域受时空限制,表现为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培育,范围多局限于线下课堂。智能时代,虚拟现实作为智能时代的标志性产物,以其独特的本质属性,使得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边界无限拓宽,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更为文化自信培育场域提供了全新渠道。从以标准化培育为实践特征的传统文化自信培育场域,迈向以AI赋能的动态化培育为实践特征的智能教育场域。智能时代,新的理念、技术与工具不但突破了传统教室、学校围墙等物理空间的规约以及固定课堂时间的限制。同时,中小学文化自信知识的学习逐渐趋向“去边界化”。只要是所处环境能够正常联通网络,并愿意去进行学习,那么就可进行跨时性文化自信学习,呈现出仿真性、历时性、前瞻性的场能优势。具体表现在,智能时代VR、AR、传感器和全息投影出现后,尽管有些学生没有参与课堂教学,但也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以信息化方式予以再现,进一步摆脱了对于物理空间的依赖,赋予了文化培育的更多空间与机会。

另外,当代文化是一种基于符号互动的虚拟文化[5]。智能时代,依托智能技术的互联优势,实现了科技和文化的嫁接。随着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沉浸式体验将人们能够带入到介于现实和虚拟中间的模糊空间下,使其对于技术的体验更加真切,使得以往脱离中小学的传统文化产品也开始积极与全息投影、智能穿戴设备、语音交互、VR、AI等新科技融合,中小学生可借助VR眼镜、触感手套、网络音乐、智慧旅游等全方位地感受体验“无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博物馆、展览馆等现实场景中,裸眼3D、全息投影等数字展示技术可呈现立体的虚拟人物、物品和历史故事情节,还原历史场景、遗失文物及未来虚拟场景,以生动具象的方式欣赏历史文化及传统艺术作品。同时,在艺术剧场、大型晚会现场以及文旅景区活动中也使用全息投影等数字展示技术,结合声、光、电等技术,共同展示动态的3D舞美效果,营造出虚实融合的舞美效果,为中小学生带来视觉文化盛宴。

(二)培育载体之“变”:数字技术迈向智能技术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根据恩格斯的思想主张来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社会产物也会随之更替,在这个过程中,包含发展形势、发展载体等一切均发生了变化[6]。随着5G、VR、AR等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囿于时效性低、空间距离遥远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不再局限于以网络文学、红色影视、数字音乐等数字形式为载体,使得单一的感官延续无法满足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需求。智能技术推出的文化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文化价值,带来了崭新的创意文化体验方式与展示载体,推动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载体从单一轨道向“技术+内容”、数字技术迈向智能技术的双轨跨界协同发展。

另外,利用智能化载体融合使传统文化实现“活态”发展。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视频展示或语音解说的形式变得通俗易懂,以故事情节、场景化展示增强代入感,解决了过去“看不懂”和“找不到”传统文化内容的困境。结合音乐、滤镜、特效等剪辑功能增添趣味性,呈现上凸显视觉化要素,促使内容的呈现从单维转向多维,更为充分地表达文化自信培育内容与思想。同时,随着智能技术的迭代,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播内容发生嬗变,通过多类型进行多模態数据的挖掘,传统文化内容也由之前的图文描述转向更为直观的音视频呈现,多种感官的交叉耦合使得他们的触觉体验更加多元,丰富的视听效果充分调动中小学生的感官系统。此外,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中小学生文化情感和思维进行模拟,进而完成对文化信息的认知推理、内化创造,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念,推动文化生态繁荣建设。

(三)培育方式之“变”:人机交互的多源协同

人机交互作为一种信息处理机制,赋予了机器以人类角色的特征[7]。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载体,改变了传统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以言传身教、文字记载以及口头等为特征的传承形式,从人对他物、人对他者的单向度联系逐步走向相互激荡、相互超越的一体化生成。智能时代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人—技术”关系,正如贝尔纳认为技术对人具有“代具性弥补”作用[8],基于科学技术的加持,结合中小学生在当下沉浸式体验网络科技所反馈出来的神情、心理等,搭建了能够应用于多个场景的人机交互体系,促动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多源互补。

另外,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文化隔阂,挖掘了“和合”的文化精髓[9],为实现中小学生文化自信中心灵层面的共情提供了技术可能。中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作为“数字土著”一代,其生活需求更为多样、思维更加活跃、价值观更趋多元。智能时代,利用OCR智能识别、传感设备、人机交互等智能技术无限延展了人体的触碰和感知空间,可以实现学生在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的外在行为信息以及内在生理信息等进行收集,对隐藏的未被发现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进行价值聚合与利用,从而准确诊断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不同需求,为中小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育策略与支持工具,以适应其独特的需求和特点,降低培育规划等成本,摆脱了筛选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同时,智能技术通过根据中小学生使用媒介数据的惯习以及不同文化的特性进行“画像”,深入洞悉他们的文化心理,有针对性地精准设计他们所喜好的文化内容,并生产出深入中小学生内心的融媒体产品,实现人与媒介机器心灵的交互,实现在教育领域中文化自信的广泛渗透。

二、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不变”

(一)育人定位“不变”

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需要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中,而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每个人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享受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文化是意识产生的起源,而意识形态则会成为文化精神的决定性要领[10]。党的二十大会议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纲领性作用,而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相关部署,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11],并要求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核心,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之所以能够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其具有的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特征具有直接关系,这些特征并非是被凌驾于理论层面的虚拟技术,而是通过火热的生活实践之后不断总结、不断升级而来的“解题智慧”,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程中被赋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格调。迈入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育人定位不变,就是要坚定不移走马克思主义思想核心路线,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载体,深刻汲取与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另外,文化自信以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为逻辑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在要求和基本逻辑,是智能时代文化自信培育的“鲜明底色”。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人工智能作为新科技革命产物,对我国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无论是教育亦是技术的演进,归根到底都隶属一种文化现象[12]。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对人类进步和生存具有跨时代意义[13]。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遵循。同时,文化自信概念本身涵盖了自我与 “他者”的关系问题,在其培育的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中不断生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色形态,指导中小学生积极回归文化的基础——生活世界。因此,这也要求学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回答智能时代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文化实践问题,充分表征了其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先进本质,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和魅力。

(二)培育的目标指向“不变”

立德树人在教育中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是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要求[14]。根据党的二十大会议的报告内容可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会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方向。“立德”即坚持德育为先,“树人”即坚持以人为本。在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内容发生嬗变,但其终极价值关怀是人的发展,使个体成为人,成为社会的人、文化的人。正如爱尔维修宣称“人是环境的产物”,智能时代,立德树人被赋予时代要义,智能技术的加持使得立德树人内容的表征、组织得以延伸与拓展,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努力探寻人的独特性、创新性、差异性发展,不因智能时代变革而偏废价值理性,技术发展更不会让位工具理性,可有效避免技术功利性对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冲击,有利于形成智能时代全员、全程、全方位智慧育人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能时代人才。

另外,智能时代通过AR技术虚拟育人空间,基于虚拟实践活动来涵养主体德性、教化价值规范、培育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将人的生存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很好地缓解现实的文化信心培养情境中的实际困境和矛盾,使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革新,智慧科技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教育情境。在跨空间的教育情境下,通过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学生可以与更大范围的学习社群联系,进行文化的学习讨论,把传统的实体教室转化为移动的、泛在的“智能教室”,减少培养文化自信心的代价,提高“无缝育人”的自由和连通性,让“立德树人”不受空间、地理、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局限,通过赋予其常態性特征,鼓励学生积极理解和习得文化,最终获得个体的精神成长。正如哈耶克所言,文化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人为的,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Learnt Rules of Conduct)构成的传统[15]。未来中小学在文化自信培育中,更应紧紧围绕怎样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培育的价值观基础“不变”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文化自信之核是价值观自信,价值观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强调“我们”的文化不同于“他们”的文化,是群体对文化的价值确认与坚守。各民族、各国家因其自然条件、发展阶段的不同,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念也各不相同。今日教育改革的价值培育,就是要不断地回返中华民族文化,在把民族的精神血脉带入当下的过程中,赋予个体生命以基于本源的价值感[16]。正如美国学者萨义德所说的那样,文化已经变成了一个由各种政治力量、意识形态力量相互碰撞的舞台[17]。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讲,更多的是倾向于一种价值自信,它是一种对主体内在力量的自信,没有对核心价值的自信,就没有对先进文化的自觉与认同[18]。智能时代,技术引领着文化自信培育方式的变革,并逐渐拥有影响中小学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属性,价值理性开始注重行为手段和动机对某些价值理念的遵从。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19],它始终是对人的价值观的映射,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精神,成为中小学文化思想与行为的价值标尺。

另外,核心价值观决定了文化立场、文化选择和文化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自信,成为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必然结果。尽管智能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空规定性提出新要求[20],并在文化交往互动中创造出诸多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符号,但在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依旧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则。同时,文化自信是中小学对民族国家文化发自内心的积极肯定和充分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算法推荐所秉持的价值取向,蕴含着精神世界的价值旗帜以及开展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智慧源泉,真理性和科学性始终是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所需要的内在根基。

三、“变”与“不变”: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进路

人工智能是技术发展的产物,使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场域、培育载体、培育方式发生变更。突出表现在智能技术的精准服务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目标实施计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人工智能海量持久的存储力赋予文化自信泛在多样的培育形式;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强算力促进其文化自信培育的价值创新。然而,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实践之“不变”仍须教育者、培育对象、培育方法、培育定位等基本要素的参与,仍须遵循“人本至上”的基本要求,这些“不变”的实践基础是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出现新变化的前提和根本。

(一)释放技术的育人潜能,坚守以文育人的价值逻辑

从价值维度上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正在引领新一轮教育变革,对于加快推进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具有深远影响,人工智能赋能文化自信培育成为切实推进中小学文化自信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在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文化价值的关系。智能时代的独特文化特性使中小学生的文化思想观念、思维模式和心理特质等发生转变,未来需重视“虚拟环境”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精华以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转化”,融入到“虚拟世界”之中,以更加全面、客观的视野展现文化发生的全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化发展的全貌,建构完满的精神世界。同时,在传统文化创新过程中,要主动应变,更加注重开发“沉浸式的体验”,重视文化产品的感官体验,触摸感觉、声音以及画面等诸多方面的技术开发日益完善。

另外,聚焦技术赋能,关注智能技术的人文向度。要充分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利用互动“沉浸”式体验融入个体日常生活,增加丰富的文化互动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未来可借助智能化手段推陈出新、去芜存菁,结合时代精神与当代审美要求对传统文化内容与演绎形式进行创新,让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在中小学散发新的生命活力。同时,积极挖掘智能技术的内在尺度,以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作为把握好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新特点及解决路径。除此之外,未来技术在支撑文化自信培育发展时,更应当回归其合理的位置,在不僭越价值的前提下,积极打造多形态融媒体产品,发挥其正向功能,最终实现文化自信。

(二)供给真实的具身体验,坚守知行合一的行动逻辑

以行为过程为视角,所谓的文化自信,其指的就是小学生们对自己的文化信心的需求。这是一种源自于对主体心理生命的文化诉求,它逐渐地通过对自己的实践经历予以感悟,并将其建立在主体的历史实际之上。因此,遍存的虚实交融具身情境,可以搭建真实教学场景和境脉,给中小学带来了许多新奇的文化体验,丰富的感官刺激和交互体验激发中小学生的参与热情,“身临其境”的融合时空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信意识。这种由文化认知、文化体悟等组合而成的能够对民族文化内涵与实践实现共融,对于智能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至关重要。

一方面,在智能化、虚擬化、信息化实践范式的反作用下,通过智能技术情感的融入,推动智能技术原有工具性的解蔽,使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认识、理解、诠释、体悟,运用运算更好地洞察他们的心理,对其中华传统文化偏好加以推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性地传播,还能够向他们推荐更为多样化的价值内容,以破除“信息茧房”等阻隔。未来可通过制作沉浸式高清影片、虚拟分身等虚拟文化内容,为中小学文化自信创造了高沉浸感的智能场景[21],为学生提供仿真情境的文化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将单一的听觉与视觉体验延伸至人体感知中,虚实时空无缝衔接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认知与活动场域。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下,其文化体系与过去有所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化的文化格局,才能够对学生思维、学生心理产生更直接的影响。所以未来需重视“虚拟环境”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精华以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转化”,融入到“虚拟世界”之中,以更加全面、客观的视野展现文化发生的全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化发展的全貌,建构完满的精神世界。同时,学校也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以中小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生产创作、推广宣传及消费等多个环节进行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表达,重塑文化自信培育的新业态与价值链,实现文化自信培育的精准化、智能化,最终使更多中小学生愿意走近传统文化、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参与、共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注重技术的限度与边界,坚守以人为本的主体逻辑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使现代社会的生活样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呈现出理性化、技术化、世俗化的趋势[22]。从现实维度上看,技术是双刃剑,人是文化中的人,智能技术虽一定程度下能提升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效率和精准度,但却难以复刻中小学文化自信中情感文化态度,也无法与中小学生达成心灵共鸣,难以真正突出文化内容的情怀、温度、体验和深度。因此在文化自信培育过程中,中小学要防止智能技术异化导致培育主体桎梏,促使学生情感升温发展成为具有广博知识且知情知趣的人,把握中小学生在文化自信培育中人的整体性育成。

其一聚焦人文关怀,彰显以文塑人的培育主体逻辑。技术是缺乏温度的,技术突飞猛进面临难以预见的风险,无法实现价值判断,而未来中小学文化自信无论如何培育,其本质依然是“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23]。但同时也要理性审视智能技术,不断吸纳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鲜思想与创意,积极利用智能算法处理、仿生识别、深度学习等功能,充分发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轨道上“助推器”的正向功效;其二聚焦生命发展,坚守以人为本的本位逻辑。智能时代中小学文化自信中一切培育安排和培育措施都要立足于人性,以人性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此外,中小学在文化自信培育时要明确智能技术在文化自信中学生主体性的角色分工,防止重技术轻个体的现象发生,积极推动技术服务于人的目的性价值回归,确保人的生命具有文化生命的本质,使人成为具有自然生命属性、社会生命属性和精神生命属性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2] 叶波.青少年价值培育的中国课程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23,(6):1-8.

[3]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4.

[4]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4.

[5] [西]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63.

[6] [德]卡尔·马克思,[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5.

[7] 关成华,陈超凡等.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趋势与未来教育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21,(7):13-21.

[8] Stiegler,B.Technics and Time,1:The Fault of Epimetheus [M].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9] 郑智勇,宋乃庆.教学改革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经验、挑战与路径——基于“西藏教学改革支持活动”项目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3):48-56.

[10] 赵义良.推进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的三个“准确把握”[J].理论视野,2022, (11):87-92.

[1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8,(5):4-10.

[12] 李政涛,吕雪晗.智能时代的文化转型与共生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6):35-39.

[13] [苏]列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作译局译.列宁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9.

[14] 吴安春,姜朝晖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十[J].教育研究,2022,43(10):4-13.

[15]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邓正来,张守东等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500.

[16] 刘铁芳,黄继勇.培育价值:当代中国教育的返本开新[J].中国电化教育,2021,(1):1-6.

[17] [美]爱德华·W.萨义德.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4.

[18] 李斌,尉泽.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的生成与发展逻辑[J].宁夏社会科学,2020,224(6):13-18.

[19] 中央宣傳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

[20] 崔聪.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算法推荐的逻辑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518(6):88-93.

[21] 范卿泽,郑智勇等.新时代中小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机制的三重审视[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4):187-194.

[22] 刘莉,刘铁芳.技术化时代重建个体生命的价值秩序[J].中国电化教育,2021,(7):75-80+135.

[23] [德]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作者简介:

谭舒予: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德育、家庭教育。

范卿泽: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德育。

刘勇:学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德育。

Change and Invariance: The Inner Logic of Cultiva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Intelligent Era

Tan Shuyu1,2, Fan Qingze1, Liu Yong1

1.Chongqing Academy of Education Science, Chongqing 400015 2.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 era of intelligence not only brings about changes 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ut also trigger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ducation, which will have an impact on many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 field. In terms of cultiva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has led to new changes in the cultivation field, cultivation carriers, and cultivation methods, particularly in the integ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in real situations, digital technology moving toward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d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and multi-source collaboration. ‘Invariance is the educational positio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value foundation of cultivation.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and examination of the inherent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change” and “unchang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intelligent era will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ultiva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in the intelligent era, and help promote new development in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intelligent era.

Keywords: the era of intelligence; cultural confidenc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ternal logic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9日

責任编辑:赵云建

猜你喜欢
智能时代内在逻辑智能技术
世界机器人总动员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迎来智能时代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研究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究
艺术类图书出版与智能时代
关于烟草设备自动化系统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