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舟,渡江渡岁月

2024-06-01 12:52李溪洁
大学生 2024年4期
关键词:渡江战役高悬天安门城楼

李溪洁

一天,在讲解的间隙,一位老人缓缓走到我面前,他的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那双眼睛虽然已经泛起了白内障的症状,但透过深邃的眸子,我感受到了坚韧与智慧的光芒。他的声音微弱,但很坚定:“年轻人,我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他参加过解放战争。今天我来到香山,是想听听父辈人的故事,你能给我讲讲吗?”这位老人的期待仿佛在空气中弥漫,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我带着他来到一个特别的展品前。那是一艘长约8米、宽约1.6米,由实木木板通过榫卯工艺拼接而成的木船。“这艘船背后是渡江战役时期的一段英勇事迹。当时年仅17岁的小姑娘颜红英,划着这艘船载解放军渡江,不幸被敌人的弹片击伤,耳膜被震坏,听力严重受损

老人专注地聆听,眼睛逐渐湿润,他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英雄的年代。老人开始提出问题:“颜红英的家人呢?她的父母舍得女儿吗?”于是,我深入讲解这段历史。

颜红英的父亲最初曾反对她的行动,但后来被她的坚定和毅力所打动,支持她加入渡江行动。渡江战役打响的那一天,颜红英驾驶着木船,载着两个班的解放军,往长江南岸前行。谁也不承想,意外突然降临在她的身上。国民党军的炮弹在船的不远处炸响,炮火紧随着袭来,她没有顾及到自己的伤痛,脑海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完成护送任务。渡江战役结束后,部队给她家颁发了二等功臣证书,表彰她的英勇行为

现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内这艘木船,宛如岁月的见证,静静地展示着那段伟大的历史。

最后,我引导这位老人来到館内的特展区,这里展出的是当年开国大典上悬挂过的8盏大红灯笼。这些灯笼装点出节日的气氛,使得古老的天安门城楼喜庆、典雅,既隆重又简洁大方。

看着那些灯笼,这位老党员眼神中充满了自豪和感慨。他告诉我,那些大红灯笼也曾是他年轻时的记忆。他缓缓地走近一盏灯笼,用颤抖的手轻轻触摸着展柜,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次亲切的对话。

他告诉我,他当年曾亲眼目睹这些灯笼高悬在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幕至今犹如昨日。“当时的天安门城楼,庄严而典雅,笼罩在灯笼的红光之下熠熠生辉,格外引人注目。”他说。

他细细品味着每一盏灯笼,仿佛在重温当年开国大典的场景。我看到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那是由衷的笑容。

这时我开始讲解那些大红灯笼的制作过程。据《党史文汇》刊文,确定了开国大典天安门布置方案后,工匠师傅经过十几天的赶制,开国大典当日,8盏有史以来最大的红灯笼高悬于天安门城楼,和亿万民众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每个灯笼都是选用3年左右的高大毛竹。经过精心制作,灯笼上下部贴有金黄色的云朵图案,底部配有黄色流苏,显得十分庄重、大方、美观。整个灯笼高3.32米,周长8.05米,重约80公斤,以至于需要3名战士手拉手才能环抱。

如今,这些曾高悬于天安门城楼上见证新中国成立的大红灯笼已光荣“退役”,它们有了新的使命——向世人“诉说”那段难忘的历史。

责任编辑:朴添勤

猜你喜欢
渡江战役高悬天安门城楼
明镜自高悬,一块匾额的多重解读
渡江战役中的“紫石英”号事件
圆月高悬
一封信推动天安门城楼开放
姜瑞福:难忘的渡江战役
高悬的镜子
天安门城楼开放30年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正式开放
心中要高悬法律的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