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作者型纪录负责任书写

2024-06-01 12:52丁莉莎
大学生 2024年4期
关键词:刘欣维和纪录片

丁莉莎

从硝烟弥漫的南苏丹,到光怪陆离的直播世界;从大西南的深山中,到东南部及北部的建筑工地上刘欣用影像留存这个时代的记忆,纪录片是她探索世界的方式,也是她不断地在自我、中国和世界之间穿梭、反思的媒介。

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

“一发炮弹打到了我们1号院的2号哨楼。”

“我们的步战车被火箭弹给击中了。”

“有没有灭火器?”

这是真实的场景,它很远,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但它又是如此近,因为在那里奋战的,有中国军人。

2015年,中国首次向南苏丹派遣成建制维和步兵营。截至今年,我国已连续派遣了10批次维和步兵营远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刘欣及其团队将视角聚焦于此,创作出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她在片中担任导演、剪辑指导。

该片历经5年(2015年至2019年)跟踪拍摄,横跨亚非两大洲,后期制作又耗时两年,真实展现了中国军人在南苏丹战火纷飞中保护当地难民营安全的故事。影片上映后,观众纷纷反馈该片故事真实,既反映了战场的残酷,又极具温情。

刘欣笑说,《蓝色防线》是个“半命题作文”,因为“我的前几部片子更多地偏作者型,也就是我们会自己去找选题,完成创作和融资。而《蓝色防线》是投资方找到我,问我是否感兴趣这个题材和故事”。刘欣被这个题材吸引,“为什么有一群和我年纪相仿的人会选择成为军人,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另一群人,我是带着这些疑惑开始这个故事的探索和挖掘的”。同时,让刘欣感兴趣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她觉得可以尝试用作者型纪录电影的手法来拍一部主旋律题材电影。

地处非洲的南苏丹,旱季时气温高达近50度,维和部队的军人却要穿着厚厚的防弹背心站岗放哨。雨季时满地泥泞,巡逻车经常陷入泥里。相较于自然环境的艰苦,难民营更是一个险境,维和部队的军人需要在这种恶劣又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执行任务,尽全力维护当地平民的安全。

创作初期,刘欣拿到了350个小时左右维和步兵营内部的影像素材,从第一批到第三批跨度3年,其中很多影像都是出任务时士兵头盔上的记录仪拍摄下来的,具有无比真实的临场感,能让观众零距离感受维和战场的不确定性与危机四伏。刘欣觉得意义非凡:“从创作层面来看,这种视角的独特性是我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能把这部片子做好的可能性。”

2018年,刘欣组建团队开始制作影片。制作团队首先在350个小时的素材里挑选哪些是能用的,哪些可能会串成一个完整情节,确立核心,推进故事。然后,在叙事方式上,制作团队设计通过一条回忆线、一条新闻线、一条现实线,这三条故事线交织讲述故事——回忆线是片中战士们对往事的回忆,新闻线是维和部队官兵2016年在南苏丹维和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现实线则是讲述战士们的现状。

回想创作时面临的难点,刘欣说,一是要去还原一个发生在3年前的故事,但故事里的主人公当下已经有了新的生活和状态;第二是拍摄涉及现役军人,所以创作上有诸多限制;第三,面对大量无序且没有解读的战地素材,难度很大。“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后续拍摄后,我们用‘写剧本的方式去重构了这个故事,赋予它在新闻维度以外更多的解读可能。加上原有步兵营内部素材,我们从总共600个小时的素材中,像做实验一样完成了自己认为视听最佳的排列组合。”

影片上映后,成绩单亮眼,实现了票房、口碑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720万票房,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2.8亿,豆瓣评分8.5;2021年,获得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奖。

走进故事和故事中的人

2012年,刘欣的硕士留学申请之路遇挫。心灰意冷的她在“电视美学”的课堂上看了一部关于藏族人民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让她看到世界之大、信仰之美。不久后,刘欣开启了一段为期3个月的“背包客”旅途。鲁迅先生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句话也是刘欣的创作初心。在不到百天的时间里,她不断用镜头记录着遇见的人和事。

旅途结束后,她一边实习,一边自学纪录片知识,一边继续申请硕士。一年后,她拿到奖学金,如愿到纽约大学攻读纪录片专业。

彼时的刘欣一门心思琢磨如何通过纪录片把故事講清楚,而不仅仅是一种观察型的艺术创作。她看了许多融合了剧情片拍摄手法的纪录片剧集,哪怕有的主题并不喜欢、结论并不认同,都不妨碍她将它们归为值得学习的对象。

硕士期间,刘欣记录了用尽全力争取奖牌的布鲁克林拳击爷爷、网红店掌门人中国城旗袍奶奶、为新市长奔走呐喊的哈林区小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她的技术不断成熟,能力不断提高,但她感觉“自己似乎尚未真正走进故事和故事中的人”。

2017年年底,刘欣学成回国,她用镜头继续观察世界、记录生活,除《蓝色防线》外,她还参与了《一年》《虚你人生》《工厂狂想》等多部纪录片的创作,拍摄足迹遍布11个省份,完成3000余小时的拍摄,访谈近500位对象,逐渐成长为国内外纪录片界崭露头角的新星。

《一年》聚焦中国西南地区的“他留人”(云南的一个彝族支系)。影片记录了70岁老人兰绍增一年的生产生活场景,呈现了该族群传统的耕种、编织等生产方式,以及丰富的传统习俗。同时,为观众带来了乡村与城市的思考。

《虚你人生》讲述了两个农村青年在网络直播中追名逐利,挣到了千万身家,却深陷欲望之中,在资本的泡沫里浮沉的故事。刘欣说希望这部影片能够给大家带来反思:“我们在觉得片中的人物很夸张的时候,也试着想想我们自己跟技术、跟手机、跟互联网的关系又是什么?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多多少少类似影片主人公,陷入网络里无法自拔。”

《工厂狂想》则是一部工厂纪录片,讲述了国产消费品牌元气森林坚韧不拔的创业故事,建筑工人们以狂飙般的速度,在天津、安徽滁州和广东肇庆建设工厂,创造了一个新的建设奇迹。

这些扎根中国大地拍摄的影片,让刘欣有了走进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的深刻感受。

记录与思考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欣走进了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的一间教室,与“媒介”撞了个满怀。这门课程开启了她理解当代个体生存境域的新视角——媒介与社会变迁,也让她做了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决定——重归校园,追随该门课程的讲授老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师曾志读博。经过充足准备,2020年,刘欣顺利成为了师曾志老师的博士生。

读博期间,刘欣对媒介技术与社会变迁有了更完整的感知。得益于多年的纪录片实践创作经历,她开始更多地关注数智技术与知识生产变迁、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新闻生产、数智文化等子领域。

同时,刘欣积极投身教学实践,由于曾作为业界导师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参加纪录片相关分享活动,加之元培学院教学形式较为灵活,于是,在多方支持下,她在元培学院先后开设了“纪录短片创作与实践”“纪录片大师课”两门课程。前者侧重培养同学们的实践创作能力,在了解并掌握当下纪录片主流创作手法的基础上,鼓励多元探索与创新;后者将纪录片作为理解现实的方法,邀请金鸡奖获奖团队、B站制片人、FIRST青年影展策展人等国内一线纪录片从业者参与课程,为同学们搭建纪录片交流平台,在放映与对谈中培养纪录片的鉴赏力和良性思维方式。

课上,刘欣也以《蓝色防线》为例,与同学们深入交流了对这部影片情感表达方式的思考。同为军事题材,《红海行动》《战狼2》是剧情片,在观众的情绪调动方面有很燃的地方。但《蓝色防线》和这些剧情片的差异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直在压着的”,是非常真实地记录和拍摄,没有特效,更没有煽情。刘欣的父母也曾是军人,她一直觉得中国军人身上有一种克制和隐忍,所以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她保留了这一份克制。比如,《蓝色防线》的高潮是2016年7月,南苏丹政府军和反政府军冲突升级,在执行维和任务时,中国维和部队的两名战士牺牲。刘欣说,虽然这部分很催泪,但她在剪辑素材、选择画面的时候,始终保持克制的态度,“煽情不是这部影片的目的,我们把哭戏基本上都剪掉了,想要表现中国维和部队军人的隐忍和艰难”。

从摄影到摄像,从观看世界到思考自身,刘欣的纪录片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的契机。“当你看一部片子的时候,你希望通过观看获得什么?真实是什么?创作者和片子的关系是什么?创作者和被摄者的关系又是什么?一言以蔽之,这门课不仅给出信息,更抛出问题。”一位同学说。

采访临近结束时,刘欣极其认真地说:“纪录片不仅仅是创作者个体的思想表达,更是身处时代中的个体如何理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历史、我们社会未来方向的一种文化书写。用历史的眼光想明白自己在干什么、想要去往何處,然后负责任地书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丁莉莎

猜你喜欢
刘欣维和纪录片
清明节与介子推
小年赶集
维和亲历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维和女兵
海外维和
The use of 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to improve Chinese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