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利兵
近年来,每逢五四青年节,我都会邀几位好友一起聊一聊五四一代先进青年知识分子这个话题,形式虽自由一些,却总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对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所产生的重要历史影响和时代意义。
今年的五四之际,我又特别地想起了高君宇。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目前学界对高君宇的研究很不够,而他在五四青年运动史上则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这种反差是我念兹在兹的;另一就是恰逢中共太原支部成立100周年,作为山西建党的重要创始人,在这一时刻讨论高君宇更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走进高君宇短暂而非凡的红色人生史,又该如何学习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伟大五四精神,从而为当代青年提供思想资源、正确方向和政治引领呢?
在我看来,学习和讨论高君宇的意义,或许最重要的就体现在他自题像片上那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一话语可谓是高君宇在如何面对“青年”与“时代”这一关系时给出的自我解答,其中蕴含的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仍是新时代广大青年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内在构成部分。就像贺其颖在高君宇病逝后所写的《悼我们的战士——高君宇同志》悼文中所指出的,“在五四运动中,是一个强有力的健将”“对于中国革命问题和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均有深切明确的见解”“在《向导》与《政治生活》等刊物中,做了不少的理論上的指导”“他对于中国的青年运动,有极大的努力”“现在,君宇同志没有了!但他那热烈的革命精神,仍徘徊于吾人之前!”
所以,又想起了高君宇,不简单只是一种纪念,而是想通过不断深入其“宝剑”与“火花”的红色人生史当中,探索其革命实践和思想能量中的红色基因,并将它们转化为青年们“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的精神力量。正是基于这样的问题思考和现实关怀,我对高君宇的研究,尤为注重阐发他在“青年”和“时代”相互关系上的问题感、实践感、社会感,从而为当代青年运动的深入发展提供历史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