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彩虹
“督抚”为明清时期省一级的最高长官,囊括地方行政、军政、民生、教化等权力于一身。它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朝代之中,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朝廷用以夯实权力的“工具”。随着督抚权力扩张,和皇帝的关系也日益紧密。
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市府东街上的晋商博物院,是以督军府旧址改建而成,明、清时期曾为巡抚衙门大院。博物院最北端有一小型山峰——梅山,它是清代在延续明代巡抚督察院署格局之上筑起而成,原名“煤山”。山中建造有“当仁洞”“随缘洞”,山东脉并排建有两座碑楼。碑楼中现存有督军府旧址附属文物,清代、民国年间石碑5通、碣1方,其中一通石碑上有清乾隆皇帝的御笔题诗。
此碑名《赐山西巡抚鄂弼书》,镌刻年代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至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碑文如下:
旬宣此初任,嘉尔副予望。
出政宜除细,移风在奖良。
公为众官表,俭是晋民长。
保障休轻视,家声勖继芳。
落款印章内容上为“所宪唯贤”,下为“乾隆御笔”。碑刻的大意是,乾隆皇帝亲笔下诏,山西巡抚鄂弼刚到此地任职不久,对他寄予了厚望。勉励他不要辜负皇上的期望,在办理政事时要除掉过分吹毛求疵的作风。平时注意嘉奖表现优良的官吏,秉公办事,发扬俭朴作风,要成为众官吏的表率。要保障山西的安全不可轻视,更要发扬自家家族前辈的优良传统。
巡视制度历史非常悠久,据《尚书·尧典》记载,在尧舜禹时代便已存在,舜至商周时期采取的都是“五载一巡狩”,意为天子五年进行一次巡视。战国时,巡视对象改变为“巡县”,是我国巡视制度的启蒙阶段。秦汉时期该制度正式创立,汉朝更设立了刺史,作为常设监察官员。隋唐时期该制度得到了初步发展,设立监察御史,直接对皇帝负责。宋朝开始,随着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在地方设立监司、通判,巡视制度有了进一步扩充。明朝先后制订了《宪纲》《巡历事例》《御史巡按制度》等多个办法,详细规定了巡视的职责和要求。清朝更是总结了之前各朝各代的经验教训,编制了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巡视法规——《钦定台规》。至此,我国的巡视制度已经完全摆脱雏形状态,发展趋向成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化管理。
“巡抚”一词在很多人记忆中似乎是从明朝开始,但在南北朝时期便已有零星记载。只是早期的巡抚并不是朝廷设立的官职,每朝每代称谓也各不相同。此类差遣官开始的作用都是临时受皇帝之命,到某处地方监察情况、安抚民情,顺便处理政事,授权较多,遇紧急情况可暂行职务之便,类似于代天巡狩之意,深受皇帝信赖。帝王巡视地方,一般是为了强化督察、加强统治,被派遣过去的人目的通常十分明确。然而时间一长,此类官员从初期有事才被派去“轮岗”,到后来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模式。
自明朝废除了丞相一职,权力归于六部后,地方上又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了三司体系,这才正式将巡抚作为一种固定官职任命。其职务通常分三大类别:1.监察御史。主要是专差、巡按御史;2.按察司。主要是按察使;3.督抚。主要是总督、巡抚。这三种官职互不从属,相互独立,也可互相监督,共同组成一个庞大体系。巡抚作为地方最高长官,是国家统治的基础,作为第一责任人,更是连接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桥梁。
山西巡抚,明时全称为“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一员”,官制从二品。明代时期最早设立于宣德五年(1430年),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废除,存在有200余年之久,据统计,共任命了103人,其间曾有过多次废置或复设的情况。巡抚乃是明清时期山西军政大员之一,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据《明英宗实录》记载:“上谕户部臣曰:近闻山西等处民,递年多有逃于河南地方居住,不才有司不能招抚安辑,以致迁徙不常,或于田多去处结聚耕种,豪强之徒自相管束,布、按二司官苟且迁延,不思处置,虑有饥荒,相率为盗。”说明当时任职山西的布政使和按察使有遇事互相推诿的情况,百姓碰到天灾人祸等重大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颠沛流离,日子非常贫苦,长此以往,极不利于统治者维持社会稳定,这便是中央之所以在山西设立巡抚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其他各种内外因素关联,山西巡抚便成为了掌握本省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大权的官吏,是巡视山西十分重要的军政、民政大臣。
山西地处北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巡抚相较于其他地方的还略有不同,其主要职责除了管理民政以外,还需要兼顾操练兵马、防御边疆势力等,如果没有出现紧急军情,则以日常民生治理工作为主。所以山西巡抚虽是内地巡抚,却也兼具边地巡抚的特征。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山西曾有巡抚上奏:“乞于老营堡设副总兵一员,募兵三千人隶之,专于本镇督率,诸将防河防边。又言山西抚臣旧无旗牌不可召号诸军,乞特假臣,以便监督,诏俱从之。”说明明代山西巡抚如有特殊需要,甚至可直接上奏,有权自行招募军队。这也反映了统治者对巡抚这一“左膀右臂”的极度信赖。故巡抚人选,其如何处理好军政与民政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展山西本地的軍事和经济,对中央和胜任巡抚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到了明代中后期,由于战乱、朝野局势动荡等原因,山西巡抚的调任次数随之频繁增加,时间也变得非常之短。清朝不仅沿用了明朝的巡抚制度和模式,在职权上更将其不断完善,使其最终真正成为了掌管地方的最高统治者。
由于清朝是满洲贵族所建立的,故在巡抚人选方面也一直是“重满轻汉”。《清会典事例》中便有相关记载,从康熙七年(1668年)开始,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地区的巡抚任用上,规定了只准用满洲人,如山西、陕西等。雍正乾隆时期,满族巡抚所占比例依旧在不停地提高。笔者查阅资料后进行了统计,康熙时期山西巡抚共有15人,其中13人为满族,占比为87%;雍正时期山西巡抚共有6人,全部为满族,占比为100%;乾隆时期山西巡抚共有34人,其中29人均是满族,占比为85%。尤其是乾隆时期,清朝发展最为鼎盛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局势也基本趋于平稳,其中鄂弼正是乾隆时期众多满族巡抚之一。
鄂弼(1722—1763),享年42岁。满族镶蓝旗,本名西林觉罗·鄂弼,是清朝的大臣,也是清朝名臣及大学士鄂尔泰的第三子。雍正六年(1728年)时,雍正皇帝特授鄂尔泰“云南、广西、贵州三省总督”,成为了雍正朝西南边陲权势最盛的封疆大吏。乾隆三年(1738年)时,鄂尔泰权力达到鼎盛,在朝势力庞大。鄂弼作为其子,曾历任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刑部侍郎、山西巡抚、陕西巡抚、四川总督。卒赠尚书衔,谥号勤肃,入贤良祠,赐祭葬。也曾在其父亲鄂尔泰的举荐下,被乾隆授予三等侍卫,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被派去征讨大小和卓,更在库车、叶尔羌等地与大小和卓苦战,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随后鄂弼便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被授予山西巡抚之职,足见乾隆对其为清朝立下平叛战功的极度重视,认为他足以在需要军事型官员的山西任最高领导者。此时的鄂弼,俨然已成为“皇帝亲信”,才可担如此重任,授封疆大吏。
鄂弼的嫡福晋更是“领侍卫内大臣、兵部尚书、九门提督”——哈达哈之女。哈达哈的父亲是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将傅尔丹,先祖更是“后金开国五功臣”之一的费英东。除鄂弼外,鄂尔泰其他六子也个个骁勇善战,能文能武,在朝中多有要绩,担任要职,即使是姻亲也大多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出身,由此可见,在家族庞大、如此“厉害”的父亲和兄弟背后,鄂弼能够拥有如此显赫、顺利的仕途发展,也是符合客观的必然结果。
乾隆帝喜好文墨,他在位的60年间里,所写诗文、所题碑刻数不胜数。其中御碑内容以巡游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主,多描写山川河流、风光秀美,如瘦西湖的4方乾隆御笔九龙诗碑、惠山金莲桥的诗碑、大明寺西苑中的九龙诗碑、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诗碑等。也有称赞当时名人事迹或记录重要事件的,如常州东坡公园的御碑、巡视永定河的御碑等。遍寻记载,唯独此类赐给巡抚官员的御碑数量不算多,能查到的资料也零零散散。
同类碑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通,一是乾隆御赐陈宏谋的石碑。它是给一生勤政务实、廉洁奉公的著名清朝大臣陈宏谋所题,因其在61岁高龄之际,即将调任江苏巡抚,乾隆对其寄予厚望,为其送行所赠。二是乾隆御赐高斌的“绩奏安澜”石碑。它是乾隆为表彰治理河道功绩卓越的江南河道总督高斌而赠,以此肯定他的治河业绩。
相较《赐山西巡抚鄂弼书》碑刻,三通石碑虽同为乾隆对朝中官员表达赞赏勉励之情所赐,然详观鄂弼,他与其他巡抚不同,一生经历大小战争無数,智谋超群,善于作战,为大清平定了多处内乱。乾隆深知鄂弼所长偏武不偏文,故虽委以了多由文人担任的巡抚一职,又忧虑其究竟是否能真正发挥出实际效力,避免他由于战功赫赫便“恃才傲物”,所以才在他上任初期,在山西还未有明显政绩时,便为其御笔题诗,希望他在任山西巡抚期间,能够谦虚谨慎,有所建树,真正做到为百姓谋福祉,为地方造实业。尤其是碑文最后一句“家声勖继芳”,表达了乾隆希望他在山西的表现能如其家族前辈一般在朝堂上立下汗马功劳。此举也足以显示鄂弼和其家族在中央的地位,凸显出鄂弼在朝中被委以重任的原因之一。据以上分析,笔者推测,这样一来,一则表现出乾隆对鄂弼和其家族的重视,二来也能在行事作风上略加提点。由此可见,乾隆在识人用人方面,可谓是“胆大心细”,此举恩威并济,除给予厚望外,也不可不说有些警醒之意。
令人欣喜的是,晋商博物院内现存除了有本文所析碑刻以外,还另有一通《御制山西巡抚农起,奏报得雪诗以志慰》石碑,同样出自乾隆赐山西巡抚御笔。这也许和博物院前身曾是巡抚衙门这一历史沿革有关,加之山西当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相较于其他地区更有优势条件。然而如今在其他城市,是否还有尚未发现的此类御碑默默留存于某处旧址之中,可为目前还不完善的碑刻研究提供佐证,还有待考证。这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需要去“寻踪”的长期疑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