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琳淇
(中共温岭市委党校,浙江 温岭 317500)
“全周期”这一概念源自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种将每项工作的周期性和过程性问题充分纳入考虑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干部教育培训“全周期管理”理念的提出,是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存在问题的现实回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1]。《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党校应当加强与党委组织部门、学员派出单位的协调配合,形成严格调训、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制度和机制。同时,党校要加强对学员培训情况的考核,考核情况要向党委组织部门反馈。
2022年浙江省委党校启动《学员全周期管理考核实施办法》,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以“三融五跨”为方式,聚焦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履职本领四个维度,从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大考核项目动态采集数据、系统评审赋分、精准生成画像、实时数据推送,持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全周期管理和全方位考核。应省委党校红色学府数智党校建设要求,在市县党校推行学员全周期管理考核,温岭市委党校在积极构建县级数智党校架构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全周期管理模式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深度融合与具体实践。
党校系统实行干部教育培训的全周期管理考核,实际上就是针对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贯彻和运用全周期理念,把握干部教育工作内在发展规律,统筹协调干部群体成长以及干部培训工作的周期性、阶段性特点,创新培训思路、融通教学资源、采取差异化方案,促使理论教育向系统深入转变、党性锤炼向入脑入心转变、能力提升向精准高效转变、教学主体向多元协同转变,学员管理向数字智能转变,服务保障向主动精细转变,推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如何强化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聚焦“本领恐慌”增强能力培养的靶向性,是摆在党校“为党育才”工作面前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2],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理论修养是干部政治素养的核心,学原著悟原理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而培训过程中,往往出现重基本原理的学习而轻实际问题的解决,重课堂讲授而轻实战运用,缺乏以成果为导向的总体教学方案设计;党性教育是筑牢干部理想信念的根基,“入脑入心、刻骨铭心”的培训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党性教育模块当中,而是要全周期全链条地融入各个教学模块,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要充分体现在学员培训期间的作风养成和项目行动中的破难攻坚;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则要求要把教学需求调研关口前移,紧紧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开展需求调研,与干部成长机制联动,针对党员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化解风险等方面存在的知识缺陷、能力短板和经验弱项,做到问题导向、需求驱动、靶向输出、精准赋能。
以“全周期管理”视角剖析,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与干部成长周期联动的动态有机整体,在干部教育培训当中,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亦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是横向到边。与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联动,将干部教育培训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视为一个整体,根据不同干部群体的类型、岗位、层次的特点和需求,准确把握干部成长的周期性和发展规律,差异化地谋划培训方案、设计教学布局、设置课程梯度,因人而异、精准施教,充分体现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纵向到底。以干部教育培训全周期管理落实学员管理考核,将干部教育培训的训前摸排计划、训中执行控制、训后反馈优化的全周期、全场景、全过程视为一个整体,真正做到各环节打通、全过程衔接、跨部门协同,通过严肃教学纪律、观察学员动态、洞悉教学规律、刻画立体画像,从而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的闭环链条,构建一个立体、多维、有效的干部教育全周期管理考核矩阵[3]。总体而言,要结合党员干部成长的内在规律,统筹谋划培训班次和培训模块的梯度衔接,从素养提升到修身律己,从实践赋能到立身做事,循序渐进、系统发力,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始终。
近年来,温岭市委党校不断探索创新,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固根铸魂、专业赋能、从严治学、阳光关爱“四大行动”为抓手,探索基层党校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的实践路径。
把讲全讲准、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中心任务,按照干部成长规律,针对新录用公务员、中青年干部、市管干部等群体,持续优化教学布局,结合主题教育开发地方特色浓郁的理论课程,多维度、多层次构筑涵盖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地方实践的“贯通式”课程体系。始终将党性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结合红色根脉、从严治学、改革创新做优、做好、做活党性教育,探索形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基层党性锤炼课程体系,发挥红色学府理论修养“加油站”、锤炼党性“大熔炉”的作用。
1.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根据“总——分——特”的课程模块,打造“1+X”核心课程体系,“1”即一门政治理论课,组织教师潜心治学、虔诚问道,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X”则是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组织教师开展蹲点式、解剖麻雀式的深度调查研究,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
2.推行党性教育“十法”
聚焦理想信念、反腐倡廉、革命传统等9大领域,强化党性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推出理论研讨、典型教育、实践历练、心理正念、组织约束等党性教育“十法”,创新情景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红色资源运营策划”等实践活动,增强党性教育吸引力和说服力。以中青班为例,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导读课、以“党课青年说”“坚守党性,悦读经典”重读原著、党史故事分享等理论研讨法,赴井冈山、延安等革命老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沉浸体验法、情景教育法,每月一次的党支部例会和民主生活会的党性分析法,“助力共富”项目化行动教学以及为期两个半月基层一线“破难攻坚”的实践历炼法,将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紧密结合、与改造主观世界磨炼意志品质紧密结合,从“知”“行”“效”三个维度将党性锤炼贯穿培训全链条。
3.设置“沉浸式”体验课堂
以习近平科学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为主线,充分挖掘习近平总书记5次调研温岭的政治资源,开展“习近平在温岭”体验式教学,设置重走考察线路、当事人回忆讲述、虚拟场景演绎等7项流程体验,引领学员循足迹、悟思想,充分领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以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以解决市委中心工作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导向,突出专业精训、专项实训,秉承“学界讲理论、政界讲政策、业界讲实践”原则科学设置专题,开展“学思践用”贯通一体的项目化行动教学和论坛式互动教学,把领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放到温岭发展的重大项目平台实践锻炼,在实战实训、攻坚克难中切实提升干部现代化建设专业能力,充分体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1.创新“精进式”培训
紧扣城市建设、产业发展需求,打破学员层级,探索主题精准化、周期集成化、学用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先后举办城市规划与管理、创新驱动、“双招双引”等专题培训班。以“双招双引”精进班为例,训前多次与联办单位及学员代表对接培训需求,开设项目实战推演环节,由投促中心随机分配项目组建成9个招商小组,分组对意向招引项目进行考察、背调及可行性评估,推动项目招引的科学落地,实现“课堂理论知识”到“招商实践操作”的实战体验。
2.打造“论坛式”研讨
着力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探索从传统讲座式的“单向输出”转向启发式、互动式的“多维碰撞”,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创性地打造“圆桌论坛”,通过“导师框选主题——学员组织议题——专家参与指导——市领导参会点评”的模式,与市融媒体中心合作打造品牌直播论坛,在干部群体中开展直播互动交流,在激发干部主动开拓视野、增强角色意识的同时,突破班次界限多渠道吸纳意见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提升干部系统思考、群策群力、破题攻坚的能力。
3.开展“项目化”实训
聚焦年轻干部成长的“七种能力”,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导师制项目化行动学习,聘请“80后”市管干部作为导师,与选调生结对共建“青蓝培优”计划结对攻坚项目形成团队,在开展国情调研和村情要素调查的同时,聚焦“民之所盼”献计出力,建立项目认领、导师帮带“成长共同体”,通过“访贫问苦、民情调研、为民办实事”的闭环式学习法察民情、解民忧、聚民心、汇民智,共同推动共同富裕项目落地。
增强党校办学的严肃性,按照加强领导、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要求“从严治学”,联合组织部、学员派出单位,形成组织部联络员、党校专职班主任、班委组建的临时党支部协同管理模式,用好数智党校平台精准采集学员数据,形成严格调训、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制度和机制。
1.形成全方位考核体系
推行全要素学员评价和全过程党性分析,对学员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个方面形成“学分制考核评价体系”,着重把严格学员管理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手机集中管理等细节做起,把好“从严治学”第一道关。同时,以蹲点一线“破难攻坚”“助力共同富裕”“我为企业办实事”等项目成果为评价导向,真正将党性锤炼落实到教学和管理的始终,形成“在党校学习的过程即是检视党性状况、锤炼党性修养的过程”的政治自觉。
2.采用数智化立体塑像
结合数字党校建设开发学员全周期管理模块,与台州市委党校完成系统对接,实现市县党校的数据贯通,结合地方培训特色细化三级考核指标,优化评分模板,将咨政建言、成果转化等学员作用发挥作为加分项纳入考核体系,以数字画像为载体实现学员个体具象化、从严管理可量化,精准客观地反馈学员培训期间的表现,让学员自觉养成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
3.建立评价结果反馈和运用机制
健全完善学员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反馈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根据学员综合表现全程采集学员数据,推选优秀学员,制作学员鉴定表并及时向组织部门及学员派出单位反馈,纳入学员学习档案,作为干部评先评优的依据;对于个别违反培训纪律或相关规定的学员,以组织部联合发文的形式进行通报,起到警示作用。
秉承绿色融合、人文关怀的理念,发挥温岭市委党校的独特优势,将干部心理关爱、教学空间改造提升、精细服务提档等深度融合干部培训的全场景,遵循“干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教学空间——校园环境”的链式思维,从行政服务端发力,通过人文关怀、精细化服务和空间重塑逆向助推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提质。
1.以心理关爱联动培训提质
依托全省首家干部心理健康关爱中心,构建干部心理健康“特色化课程、协同化共建、精准化服务”三大关爱体系,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开发情绪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5大共性课程,针对市管干部、中层干部和年轻干部三类对象,开发领导力、创新力、人际沟通等18类主题课程。开设微信专栏、电话热线,常态化收集干部心理疏导需求,建立干部心理健康数据中心库,实施“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确保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跟进服务,在干部培训与干部成长机制有效联动的过程中提升实效。
2.以空间变革助推教学创新
学习西交利物浦大学学习空间的设计理念,积极推动党校课堂向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等新型教学方式转型,斥资735万对4间教室进行重点改造提升,改造项目包括承载百人演讲、团辅、路演等7项功能的演讲报告厅,打破传统“一言堂”授课模式的U型阶梯教室(罗马教室)、可根据教学活动(圆桌论坛、小组研讨、展示交流等)实时调整的标准智慧教室和互动讨论型智慧教室,着重突显智能化教学设备的应用(包括小间距全彩LED显示屏、智能演讲桌、触控显示屏、云笔记互联白板、高清激光投影系统、研讨交流软件系统、互动讨论屏等)、学员创新思维的培养、团队沟通协作氛围的营造,以教学空间的重构来助推教学方式的创新。
3.以开放场域提供精细服务
借鉴华为公司、清华大学等地“黄大年茶思屋”开放创新的“造梦空间”理念,在校园内分布式布局休闲交流空间,充分利用报告厅、教室、学员宿舍的外围闲置空间以及校园沿河绿道走廊,布局开放式党史馆、党建公园、众创空间、心理驿站、休闲讨论区、红色书吧、集装箱咖啡厅等非正式的交流学习空间并定时提供茶歇、咖啡等精细化服务,为学员提供一个轻松、开放、个性化的交流场域,让校园互动创新的氛围“浓起来”,促进跨单位、跨班次、跨层级学员之间的进阶交流和思维碰撞,在干部教育培训全周期管理目标指引下,构筑符合新型干部培训模式和多元学习活动需求的开放校园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