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励闻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民族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
吉林省内与朝鲜、俄罗斯接壤的沿边城市有九座,包括:通化的集安市,白山的白山市、临江市、长白县,延边州的珲春市、图们市、龙井市、和龙市、安图县。这九座城市全部坐落在我国东北部边境线上,是名副其实的沿边城市。地处吉林省沿边地区,通化市、白山市和延边州,都拥有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发达,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在连绵不断的长白山脉下,孕育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植物和中草药材,作为养生圣地,森林康氧产业也有着巨大发展前景。
1.从通化市的生态资源角度来看。通化市具有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种类,其中以野猪、狍子、紫貂、东北兔等为代表性的野生动物百余种,以药用植物、香料植物、食用植物等高等植物种类1500余种。在众多植物种类中,药用植物最具代表性,如人参、黄芪、五味子、龙胆草、柴胡等不仅在中药成分中占据重要地位,由这些药用植物制作出来的中成药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国内外中医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具有很高的药物资源潜力。
国家林草局等四部门在2019年3月份印发了《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在这份《意见》中明确定义森林康养是为了老百姓的健康,以森林生态坏境作为基础并且加以利用,将森林生态资源、食品药品资源、文化资源、山林景观资源与医学和养生学合理结合,相互促进,有机合作,开展健康养生、康复疗养等服务活动。森林康养最早源自于德国的森林浴,我国最早在2012年引入,全国各地纷纷开始加入到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中来。2019年,通化市被确定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这里有超过67.2%的森林覆盖率,境内有集安五女峰、通化石湖等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整座城市都被包围在森林氧吧中,得天独厚的山林文化资源帮助通化市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等诸多荣誉。
2.从白山市的生态资源角度来看。在其境内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面积就有60%,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包括东北虎、香獐和棕熊等珍惜类野生动物350余种。植物资源更是种类繁多,作为中国主要的木材产区之一,有2500余种野生植物,其中经济植物1500余种,以人参、天麻、灵芝为代表的药用植物有近900种,还有蕨菜、木耳、山芹菜等食用植物近200种,最为著名的资源为人参、貂皮、鹿茸角,因此,白山市素有“东北三宝的故乡”之称,还有一个享誉全国的名称,叫“立体资源宝库”。2020年10月9日,白山市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白山市还有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区,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整个长白山脉横跨延边州和白山市,一部分在延边州安图县二道白河的池北区,一部分在白山市长白县内。长白山景区有很多著名的景点,每年都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这里是温带大陆性山地气候,环绕天池的山峰和山脚下会受到垂直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山上山下气候多变。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湖,自1976年以来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和学者前来考察调研。除了天池外,长白山景区还有景色壮观的长白瀑布群、物种丰富的地下森林、热气腾腾的聚龙泉等等。在这里,有高含量的负氧离子,是盛夏的避暑圣地,也是寒冬里独具特色的白雪世界,长白山景区仿佛一个天然屏障,与喧嚣的外界隔绝开。
3.从延边州的生态资源角度来看。全州境内有野生动物近700余种,其中大部分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北虎、东北豹、紫貂和梅花鹿被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华秋沙鸭、金雕、丹顶鹤等7种动物被例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飞禽类野生动物名录,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00余种。最为突出的是延边州的野生植物资源,包括地衣类、苔藓类、蕨类等在内的近3900种,天然食材药材种类颇为繁多,是我国天然的“北药”自然生长地。其中有11种被例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长白松和东北红豆杉这两种野生植物被列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坐落于延边州敦化市的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全国十佳文化生态园、非物质文化展示基地。这里将自然生态环境与宗教文化相结合,让人们在绿色山林中体验和学习佛教文化、渤海文化、清始祖文化等。位于延边州延吉市帽儿山脚下的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区,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在2021年10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延边州敦化市黄泥河自然保护区的老白山原始生态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489.56平方公里,作为东北地区第三座高峰,它是长白山的姊妹山,老白山海拔有1696.2米,这里有湍急的河流,物种丰富的植被,且垂直带特征显著,依然保持着原始森林的体系,具有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高达96%左右。因海拔高度,使得主峰有长达7个月的时间被积雪覆盖或者山顶裸露,呈现出白色的岩石,老白山因此得名。除此之外,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有延边州珲春市的防川风景名胜区和位于延边州敦化市的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2021年9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被国务院批复,这是我国五个“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成为吉林省生态新地标[1]。
由此可见,将吉林省沿边地区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将绿水青山发展为绿色旅游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
以吉林省的整体旅游收益与全国做对比,在2019年的相关产业数据上不难看出,旅游业对全国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已达到11.05%,这样的数据无疑是非常可观的,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旅游业的综合贡献率均超过10%,由此可以说明,我国自2019年开始,旅游业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尽管2020年疫情之后,我国旅游业相关数据有所下滑,但未来总体发展趋势前景广阔。2021年吉林省旅游收入为3274.83亿元,GDP总量为13 235.52亿元,约占GDP总量的25%左右。2022年吉林省旅游收入为1544.81亿元,GDP总量为13 070.42亿元,约占GDP总量的12%左右。2023年吉林省前三季度旅游收入为4009亿元,GDP总量为9935.68亿元,约占GDP总量的40%左右。由此可见,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对吉林省GDP的贡献日渐重要。
接下来,将以2019年到2023年全国旅游收入和吉林省旅游收入的相关数据,直观反映旅游业为吉林省经济带来的浮动和变化。2019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57 251亿元,吉林省国内旅游收入为4877.89亿元;2020年经历疫情后,全国旅游人数锐减,国内旅游收入也减少至2019年的一半以下,只有22 286亿元,下降约61%左右,吉林省在2020年的旅游收入为2528.10亿元,相比2019年下降了48.2%[2]。这个比率低于全国旅游收入下降比率,这说明在疫情得到缓解后,有很多人可能选择了省内游或者就近城市游等旅游方式。到了2021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回升到29 191亿元,虽然超过了2020年的收入数额,但也仅仅恢复到2019年的51%左右,吉林省2021年的旅游收入为3274.83亿元,与疫情前的2019年收入相比,恢复至67%左右,这一比率仍然高于全国水平。2022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20 444亿元,吉林省旅游收入为1544.81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7 000亿元,同比增长114%,吉林省旅游收入为4009亿元,同比增长244.6%,是2019年同期的105.5%。
在保证旅游质量和游玩满意度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加强对自然景区品质的提升,开发更具潜力和前景的市场,将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带动本地经济复苏,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动力。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部边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生态优越,民俗民风淳朴,气候环境适宜,这些都是吉林省沿边旅游的特色之处。然而,旅游业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各城市旅游特色不够显著,旅游项目质量不高,旅游景点相对单一,景区经营模式落后,配套设施管理混乱等,都渐渐显现出吉林省沿边地区生态资源转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经过对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三个沿边城市生态资源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在山林文化资源和冰雪文化资源上,存在高度类似的现象。因这三座城市均坐落于长白山脉脚下,与朝鲜一江之隔,甚至陆路接壤,所以,在自然景观上会有高度重合的可能性,如,长白山景色、森林树木、栖息河流等,不可避免在生态资源向旅游产业转化过程中,出现相同类型、相同主体的开发模式,因此存在同质性。
同时,在对本地区特色景点和生态旅游的宣传方式上,并没有紧跟时代步伐,依然采用播放宣传片、电子屏幕投放广告、宣传手册等传统宣传形式。在电子科技极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宣传方式虽然有其必要性,但在扩大影响和宣传效用上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吉林省沿边地区城市旅游没有打造成一个整体旅游产业链,每个城市都在宣传和展现各自区域内的旅游特色项目,没有与周边城市展开良性且有序的合作,因此,在旅游资源和项目开发重叠的情况下,游客在有限的休闲时间内只能选择性地来游玩,这便会使其他地区的景区失去客流量。同时,吉林省沿边地区在整体上具有高度类似的生态资源,在开发和转化模式上也会有相似模式,使得吉林省沿边地区在生态旅游经营方式上形成了各自为营、难以融合的情况。
相应的,品牌效应在吸引游客方面很重要,但目前,沿边地区最知名的品牌仅有长白山和各大森林旅游项目。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吉林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而吉林省沿边地区坐落在我国东北部边境线上,该地区属于偏远且僻静的山区,受地域因素的限制,对于本地区的品牌宣传确实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品牌效应影响力较弱,且品牌特色不够鲜明。
通化市、白山市和延边州作为同在一条边境沿线上的城市,异域风光和自然景观的游玩构架较为简单,内容单一导致了形式单一。在生态环境游览和山林资源的规划利用上,基本都采用参观和讲解的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大多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茂密的植被、宁静的湖波、险峻的山峰等,如何在相同的地形地貌区域突出自身特点,是吉林省沿边地区城市需要思考的问题,需要找到各自不同的特色之处来重点打造。
在经营理念上,有些循规蹈矩,没有找到突破常规模式的新思路。吉林省沿边地区的生态旅游景点依然是“只可远观”,这种“环保”的经营模式在当下看来,已经无法满足游客更多的体验需求,只是单纯地把生态资源原封不动地展现在游客面前,并未对原生态的山林进行有效且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样的经营理念和模式,未能给景区和地方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2019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名单里,吉林省有8个县(市)位列其中,而吉林省沿边城市占了4个席位,分别是白山市的靖宇县,延边州的龙井市、和龙市和安图县。尽管在2020年4月,这些县(市)已全部脱贫,但如何让沿边城市摆脱贫困后能走上致富之路,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目标。这些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在这样的生态资源下,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无疑是脱贫致富的优良选择。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整合生态资源优势,开发生态资源潜力,创造生态资源亮点,发展生态资源经济,使其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这无疑是吉林省沿边地区生态资源转化路径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吉林省沿边地区有两个机场,分别是位于延吉市的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和位于长白市抚松县的长白山机场。四通八达的高铁线路也拉近了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但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而言,旅游城市与景点之间、景区和景点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交通便利度仍然需要提高。绝大部分乘坐交通工具来到吉林省沿边地区游玩的游客,最大的苦恼就是市区与景区之间的交通问题,在一个景区游玩结束后,如何前往下一个想去的景点,或者如何再次回到市区内,这些都是交通枢纽困难点。
对此,我们可以借鉴夕阳红旅游专列的优势,打造城市间或省内边境沿线“一卡通”旅游巴士,在各个生态自然景区站点可随意选择上下车,像市内公交车一样,每隔十几分钟,便有一趟巴士经过,真正做到利用一张交通卡,便可以游览整座城市,甚至整个省内沿边路线上的生态自然景区。
坐落在吉林省沿边地区上的城市具有几近相同的生态资源和绿色发展模式,如此近似的生态资源景点,也会给游客带来重复观赏和体验的疲劳感。通化市、白山市和延边州可以发掘本地区的生态资源亮点,打造独一无二的绿色主体景区。例如,生态观赏游玩、绿色近身体验、康养休闲疗愈、植物参观学习、动物结伴而行、中草药价值普及等具有特色的生态资源主题。这样可以让沿边地区各城市间的生态资源发挥不同的作用和价值,为游客呈现缤纷多彩的旅游形式和旅游主题。
在宣传方法和手段上,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宣传模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可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对本地区游玩景点、吃食住行、娱乐项目进行简洁明了的宣传和介绍。也可以利用无人机,对本地区特色生态旅游景点进行航拍,通过小视频方式投放到多款媒体程序上进行具有视觉冲击和美感的宣传。还可以运用AR技术,将吉林省沿边地区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以虚拟信息模式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通过三维建模,将现实中存在的生态景区景点用文字、图像、三维模型等模拟后,让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VR眼镜身临其境地观赏到本地区生态资源的特色和游玩亮点。
为了优化吉林省沿边地区各城市间各自为营的旅游发展模式,可以打造省内沿边线路专项系列游。针对沿边地区各城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开展“绿色生态系列”“白色冰雪系列”等。如,为喜欢大自然和原始森林的游客,提供生态康养沿线游,从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到长白山景区,再到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感受长白山脉脚下沿途的自然风光。为喜欢冰雪运动的游客,打造冬季白色旅游路线,从长白山滑雪场到龙井海兰江滑雪场,再到通化滑雪场,刷遍长白山脉专业雪道,感受体育竞速带来的身心愉悦。
旅游业一直被划为第三产业,但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开始有所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手段,逐渐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也融合了进来。因此,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将吉林省沿边地区旅游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生态自然环境、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有效结合,优化升级,打造全域生态旅游新态势。从传统旅游方式向现代旅游方式转变,把单一旅游发展模式向复合型旅游发展模式升级,将吉林省沿边地区以整体区域为板块,作为综合型旅游区域进行开发,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大平台,将区域内各产业进行融合,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能带动当地经济,为沿边地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社会发展的推进,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满足幸福生活的刚性需求,一段难忘的旅程,可以回味无穷,也可以治愈内心。边境地区旅游发展前景广阔,旅游发展模式逐步提升,在打造新型旅游产业链条、整合资源优势的当下,转变观念,升级想法,提高意识,势必会让吉林省沿边地区在生态资源转化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下,迎来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