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的文化感知:内涵价值与困境突破

2024-05-31 00:26:19惠文妮顾玉军
中小学德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隐性课程文化

惠文妮 顾玉军

摘 要 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倾向等具有重要影响。学生是隐性课程的文化主体,其文化感知能力对自身生命成长、课程思政建设以及文化自信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情境中常见学生“文化无感”现象:“闭目塞听”不感受,“附影附声”不思考,“浅尝辄止”不深究,遮蔽了隐性课程的文化功能。要从创设文化感知情境、肯定多元感知理解、自觉践行文化感知结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隐性课程文化感知能力,并形成文化信念和准则以指导实践。

关 键 词 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文化;文化感知;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4)05-0039-05

①本文系宁夏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学)规划重点项目“宁夏乡村学校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NXJA03)成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反复强调并作出深刻阐述。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发出号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创新,这要求作为历史使命担当者的青少年学生厚植文化基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觉。而教育是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的载体,其中,课程是主要资源。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指教材文化。诚然,教材可谓人类文化的集萃,展示着文化的精华,然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真理和智慧并非书本的圈禁物,正如道家所言“吸天地之灵气纳于己身”,个体处于世间万物之中,通过与外界事物的相互作用获得经验,丰富己身。除以课堂、教材、教师为核心的显性课程外,隐性课程的文化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隐性课程文化感知:内涵及意义

(一)隐性课程文化感知内涵解读

1.隐性课程文化。对于文化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界较为认同的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层面。[1]课程文化是教育学化了的文化,根据对文化的广泛定义,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及课程精神文化。[2]其中,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即狭义的课程文化),是文化本身及与人和社会发生作用的出发点和存在依据,是能够使受教育者敢于面对和解决当下与未来纷繁世界中各种挑战和机遇的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念。显性课程因其计划性、制度性和规范性,能够有效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然而,论及对学习者的影响程度,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意义可能更胜一筹。[3]义如其名,隐性课程之“隐”取其表现形式,是为“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4]。其是相对于学校中显性课程而存在的所有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的元素综合体,包括多种形态,有的隐于学校环境,有的隐于教育过程,有的隐于学校制度,有的隐于学校人文文化,有的隐于学校价值系统,有的隐于教育内容中。[5]隐性课程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随其隐于校园环境、课内课外的教学活动、教育主体的交往之中,虽如风缥缈,但确为一种客观存在,一旦被感知就会掷地有声,变成一种激荡人心的坚实力量。

2.隐性课程的文化感知。感知分为感觉和知觉两个心理过程。感觉,是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进而在人脑产生对事物的客观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性。[6]因此,感知是个体通过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对外界刺激进行接收,并加以处理归纳,进行意义建构的积极的、内在的过程。文化感知的实质是在某一特定语境下,人们对客观世界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7]基于以上内涵阐释,本研究中隐性课程的文化感知,即受教育者通过充分调动感官和思维活动,对潜藏在学校情境中的隐性课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认知、理解和内化过程。

(二)隐性课程文化感知的意义

1.生命饱满生长之源流。感知,是生命成长的开端。生命自降临于世间之始,就开始了对世界的感知和探索,通过感知描绘世界,进而通过认知与实践完形世界。有说法将文化释义为“人化”,即文化由人创造,人亦是文化的承载体,人的生命之线与文化之脉紧紧缠绕在一起,可以说,没有文化的人就是没有人化的人。而文化生命力的延伸源自人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从感受和认知文化开始。因此,对文化的感知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也是使文化命脉蓬勃流淌的活水。隐性课程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承运着智慧、哲理、规范、价值等游匿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只消打开心灵之窗细心感知,就会得其浸润,使生命更加饱满。

2.课程思政建设之基石。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实际上是一种“隐性思政”,是将包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精神追求在内的各种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程,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8]如此看来,隐性课程文化与课程思政在作用方式与价值旨归上具有相通性。然而,课程思政强调的育人主体是教师,隐性课程的文化感知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育人实践中,学生永远是占据主动性的个体,无论何种教育方式,最终成效都取决于学生的接受度。“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进入自己的角色是不期然而然实现的”[9],是主动沐浴在文化之中的,其过程是愉悦的。因此,注重隐性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对隐性课程的文化感知力,其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效用将事半功倍。

3.文化自信培养之关键。“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10]可见,个体文化自信的养成需要经历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认同的过程,而学生接触文化通常始于文化观念的外化形式及其实践状况的感性认识,如通过对道德规范、行为范式等的感知、辨认和理解,逐步认识到蕴藏其中的价值观。[11]隐性課程文化本身是无形的,但它通常具有显化的外形或现象,要真正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理念、情感倾向、价值态度,就要透过看似普通的现象,探视其蕴含的文化本质。这需要敏锐的觉察力和丰富的感知力,正如漫步校园中偶然一瞥草坪角落石块上的刻字“海纳百川”,透过它能够感知到其中的不凡气度、胸襟辽阔,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理,是中华文明得以形成的特质,更是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态度。

二、隐性课程困境:校园中的“文化无感”

经常有人借由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调侃自己或他人的麻木,感知力的钝化或消退如同顽石朽木没了灵魂。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大多数人困于生活的奔忙,闲余也用手机、耳机主动斩断与外界的多余联系。即使在本该充满生命力的学校,学生文化“无感”现象也屡见不鲜。

(一)“文化无感”之图鉴

1.“闭目塞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原本是赞赏读书人学习的专注认真,但在强调核心素养的语境中,它有了新的注解——不完整的人的学习。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除必须的文化基础外,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能力。无论是认知还是更高层次的技能发展都要求学生“整个人”的参与,要心、眼、口、耳并用。然而,当前不乏“封闭五感”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全身心参与,课后捂耳抱头,遨游太虚,走在校园中步履匆匆,目不斜视。教育者期待隐性文化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学生主体自身对文化环境或文化现象不甚观照,隐性课程文化被拒之门外。

2.“附影附声”。积极的文化感知应该是个体主动地通过感官与文化环境的深度交互产生认知或理解,并且这种感受和理解是个性化的,因为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最终会产生不同程度、不同结果的感知体验。然而,在教育活动中常见学生有“默契”的感受,一部分可能是因背景相似,另一部分则可能是随声附和。这部分学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缺乏感知力,因而“借来”他人的感知结果;另一种则是过度的场依存,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若发现自己的理解和他人或多数人不同,就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压抑自身的感知体验,随波逐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感知惰性,习惯于走捷径获得文化理解。由此,隐性课程文化看似得到显化并获得认同,实则是虚假、表面的,是未经个体心灵加工的,课程文化功能被逐渐消解。

3. “浅尝辄止”。还有一种文化无感现象并非不感知或没有感知,而是只感不知,即感受到隐性课程文化的存在,但并未深入探寻文化精髓,并未真正接受和认同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无法与文化融为一体,这种感知是不完整的。如同一场捉迷藏游戏,如果只发现、知道某个角落藏了人,却不去进一步探明究竟,就不会知道到底是谁藏在那儿,这场游戏就是没有结果、了然无趣的。一次完整的感知不仅要抓到是“谁”,还要让“他”作为接力者继续游戏,即要将感知到的文化精神内化于心,使其与主体情感、主体意识、主体体验和个性品格涵融和凝结,最终外化于行,实现隐性课程文化的传递与创造。

(二)“文化无感”之究因

1.学业负担过重——无力感知。近年来,中小学生减负备受关注,尤其是2021年“双减”政策颁布,要求不仅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课业负担减负,更要重视校外减负。然而,在“考试”“升学”语境中,学生仍负载着巨大的教师期待、家长期待及自我期待,学业负担明减暗增甚至不减反增。[12]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会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体验和消极行为倾向[13],学生学业压力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学生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学习倦怠水平越高。[14]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学业负担过大会造成学生情绪耗竭和生理耗竭,对学习任务尚且勉强应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难免“有余于心,而力有所不逮”,对学校隐性课程文化的感知与体验也就无从谈起。

2.校园文化氛围弱——无处感知。隐性课程隐匿于学校情境中,具有非预期性,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受其熏陶,但是,学校和教师是能够计划性地在隐性课程的建设上有所作为的[15],可通过对学校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涵养学生心灵。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变得浮躁:学校建筑日益物质化,照搬商业性的建筑设计思路,忽视了与学校教育理念、校训等的契合,在追求外在气派的同时丢失了学校应有的育人气质。这种浮躁还蔓延至学校的各种关系中,教师与教师进行利益追逐,教师与学生之间剑拔弩张,学生与学生摩擦不断,尊师重道、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风俗在逐步消散。

3.社会生活快节奏——无暇感知。隐性课程的文化感知是学生个体身心与校园情境进行深度链接的过程,是一个“慢”过程,需要慢下来停驻,停驻后感受。然而,生长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的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追求效率的信条。不只在学习活动上要效率,生活处处都播放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口号,连休闲娱乐活动都在追求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刺激和愉悦。如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上,简短精悍的视频才有大流量,一眼能抓人眼球的文字才能留住观众。学生长时间流连于碎片化的信息中,自以为获得了许多知识,其实很快就会被遗忘,自以为思考了很多内容,其实一直在被灌输。久而久之,学生的单一思维固化,感知力被蚕食。

三、隐性课程文化感知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使感知有窗口

隐性课程具有潜藏性、非预期性、多样性。诚然,教育者期冀隐性课程文化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而又无法提前计划或预知在何处、在何时,在何种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但是教育者仍能够做好前提性保障,为学生创设各种感知情境。

1.创设空间情境,让学生有处感知。即学校要对校园物质环境例如校舍建筑、校园景观、装饰布置[16]等进行合理设计。当校园物质环境与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等相契合,就会形成一脉相通具有特色的文化气质,学生身处其中将获得极大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学校也可结合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建设主题式校园文化景观,结合校本课程建设,使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发挥合力,使学生向内吸收和向外感知,实现文化知识、文化情感和文化精神的融汇。

2.创设时间情境,将时间还给学生。课间十分钟原本是学生休息放松,释放天性的正常需求,但是,課间“被抢占”[17]、学生被“圈养”的现象屡引热议。“减负”减去总量靠效率弥补以达到某个“指标”,出于学生安全考量而采取“一刀切”的保守措施,种种行为不仅暴露学校管理失当,而且对学生权益造成损害。因此,“将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的呼声越来越高。学校要创新管理方式,使学生有时间在校园“走一走”,鼓励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为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树而停留。

(二)鼓励表达,使感知成习惯

感知力的培养首先要在课堂上,在教学过程中作出努力。当学生开始享受感知过程,坚定感知结果后,“善感”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和能力延伸到课堂外,使隐性课程文化焕发生机。

1.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人本主义强调,教育应当提供给学生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而使潜能得以实现。感知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然而,在后天教育中当学生长期处于被规训、支配等环境中,感知力就可能被弱化。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当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充满包容、理解和安全感的心理氛围中发表见解,重寻感知潜能。

2. 肯定多元理解,让学生乐于感知。文化感知具有主观性,由于个体经验、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不同,必然会产生多元化的文化理解。教师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教师应当肯定和保护学生独特的感性认知结果,鼓励其敢于感知探索并认同自己的解读。久而久之学生会乐在其中,并自然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教育情境中,主动投身于隐性课程文化感知并获得价值性体验。

(三)自觉践行,使感知有价值

“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最重要的特性当属其实践价值”。[18]因此,隐性课程的文化感知不仅要将存在于校园情境、难以明确表述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还要形成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来指导实践。

1.切身体会,在记录中生长文化信念。强大的文化感知力需要搭配沉静的文化凝练能力,否则隐性课程的种种文化内涵也就成了掌中流沙、过眼云烟。学生可通过随笔、日记或周记等形式,將日常所见所闻、所知所感进行记录和整理,凭借文字符号将所感知的文化信仰、情感、态度等显化,最终经由学生自觉内化锤炼融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隐性课程文化而言,学生是文化主体,把握感知的主动性。因此,文化记录也应当是“非物自外者,自中生于心”,是由学生自发进行而非作为任务强制要求的。

2.继承创造,在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关注隐性课程的文化感知并非为了证明隐性课程文化的存在,而是期望学生受到隐性课程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倾向的感召、渗透和驱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存在、多样发展,呈现出各种文化形态相互冲突又互相交融的态势,这要求各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意识到隐性课程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影响的深刻性和长效性。因此,教育者应努力建设顺应时代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而学生不仅要有意识地发掘和吸收隐性课程文化精神,更要在文化认知和理解中厘清隐性课程文化的现代性价值,并通过自觉反思和实践,使其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形成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多元文化问题的能力服务。尤其是对于隐性课程中所凝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学生要形成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6.

[2]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1-27.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81.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2-273.

[5]杨志成,柏维春.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06):35-37.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4-140.

[7]郭淑萍.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感知与文化记忆[J].河南社会科学,2002(04):101-102.

[8]王学俭,赵文瑞.课程思政、精准思政、微思政的概念、构成和运行机理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01):125-135+2.

[9]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1):98-105.

[10]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21-24.

[11]董蓓菲,闫琳.走向文化自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化教育图谱[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0):36-41.

[12]王琇,杨惠雯.学业负担真的越减越轻吗——中学生学习压力的横断历史元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2(10):24-30.

[13]艾兴,王磊.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水平、特征及启示[J].教育研究,2016,37(08):77-84.

[14]熊雪妮.高中生学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

[15]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1):98-105.

[16]陆挺.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认知及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03):125-127.

[17]叶海燕.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生活现状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2.

[18]杨志成,柏维春.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06):35-37.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隐性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反歧视评论(2019年0期)2019-12-09 08:52:40
谁远谁近?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传播(2015年14期)2015-07-18 11:14:05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隐性但可预防的危险
世界科学(2014年8期)2014-02-28 14: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