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视角下中国美食英译研究

2024-05-30 19:43:50刘元粉
中国食品 2024年10期
关键词:舌尖英译外国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中国美食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美食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生动地传达其文化内涵,是翻译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展现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为主题,不仅展示了食物的多样性,还揭示了食物背后的人文故事和社会变迁,因此该片的英译工作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美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美食特色,研究了文化翻译视角下的中国美食英译策略,旨在为美食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背景与美食特色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文化背景深厚且多元。《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美食这一文化载体,向观众展示了多彩的中国文化。通过该纪录片,观众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民族和社会阶层的饮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相互交融,构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景观。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美食背后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涉及历史、传统、习俗等多个方面,可以让观众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丰富多样的美食特色,几乎涵盖所有美食类型。从北方的饺子、面条到南方的米饭、海鲜,从山珍海味到街头小吃,从传统名菜到创新美食……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制作工艺精湛,更体现了中国烹饪文化的独特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揭示了美食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不同地区的食材和烹饪方式也存在差异。这种因地制宜的烹饪理念使得中国美食在保持多样性的同时,也充满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二、文化翻译视角下提高

中国美食英译质量的实施策略

(一)保持文化特色

首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准确理解和传达中国美食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粽子”,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英译时,译者可以适当添加解释性文字,如“Zongzi,a traditional Chinese rice dumpling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which symbolizes festival occasions and family reunions”,以传达其文化意义,使外国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美食的文化价值。

其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传达中国美食的烹饪技艺和食材特色。中国美食的烹饪技艺和食材选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当地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译时应将这些特色尽量保留下来,通过准确翻译烹饪技艺和食材名称来展现中国美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四川的麻辣火锅、广东的早茶点心等,可以译为“spicy and numbing hot pot”和“Cantonese dim sum”。

最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传达中国美食的命名方式。中国美食的命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英译时应尽量保留这些富有文化特色的命名方式,并通过添加解释性文字来帮助外国受众理解其含义和背景。例如,“佛跳墙”可以译为“Fo Tiao Qiang(a luxurious dish of stewed seafood and poultry,named after the legend that its aroma tempted monks to jump over the walls of their monasteries)”。

(二)注重口感描述

首先,口感描述的精准性对于美食英译而言至关重要。中国美食的口感丰富多样,包括酥、脆、糯、滑等,但这些词汇往往缺乏相应的英文词汇,翻译时要深入理解这些口感的特质,并寻找英文中最贴切的表达。以《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糖醋排骨”为例,其口感描述可以译为“crispy on the outside,tender on the inside,sweet and sour pork ribs”,既保留了原菜的口感特点,又易于被外国受众理解。

其次,提高口感描述的生动性能够增强美食英译的吸引力。以《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麻辣香锅”为例,这道菜可以译为“a spicy and fragrant hotpot with a mouth-numbing kick”,既传达了麻辣香锅的主要口感特征,又通过“mouth-numbing kick”這一生动的表达,让受众对这道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再次,口感描述需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月饼”,其口感描述可以译为“a soft and sweet pastry filled with various flavors,symbolizing reunion and happiness dur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不仅准确传达了月饼的口感,还介绍了其作为中秋节象征的文化意义。

最后,口感描述还需注意与其他感官体验相结合,更全面地展现美食的魅力。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红烧肉”,其口感描述可以译为“tender and juicy pork belly braised in a rich and savory sauce,aromatic and visually appetizing”,将口感、嗅觉与视觉体验相结合,使红烧肉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三)传达食材信息

首先,中国美食的食材名称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英译时既要确保食材名称的准确翻译,又要兼顾其文化内涵的传达。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的“糯米”,可以直译为“glutinous rice”,并补充其在粽子等传统节日食品中的重要地位。

其次,中国美食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食材的独特口感和风味,英译时应突出食材的特性,从而为外国受众带来更生动的感官体验。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皮蛋”,可以翻译为“century egg”或“preserved duck egg”,并补充描述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如“with a creamy yolk and a slightly salty,pungent taste”。

最后,为了提升中国美食英译的吸引力,译者可以创新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加生动有趣。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臭豆腐”,可以翻译为“stinky tofu”,并补充描述其“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独特魅力, 如“Although the smell of stinky tofu may turn some people off,its delicious taste will surely win them over.Its like a hidden gem that challenges your senses and leaves you craving for more.”这样的翻译可以让外国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臭豆腐的独特魅力。此外,还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译文的表达效果。

(四)采用创新译法

首先,创新译法体现在对中国美食名称的翻译上。中文的命名方式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信息和地方特色,直译往往难以准确滴传达出其全部意义。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豆腐脑”,如果直译为“Tofu Brain”,可能无法让外国受众理解这是一种以豆腐为主要原料的传统早餐。通过创新译法,译者可以将其译为“Tofu Pudding”或“Silken Tofu with Savory Broth”,既保留了食材信息,又传达了其口感和食用方式。

其次,在描述烹饪方法和食材处理时,创新译法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经常出现的“腌制”这一烹饪手法,如果简单译为“pickling”或“marinating”,会让不熟悉中国烹饪的外国受众感到困惑。因此,译者需要根据具体食材和腌制方式,选择更准确的译法,如“salt-curing”“fermenting”或“preserving in brine”,从而更准确地传达其制作过程和风味特点。

最后,创新译法还体现在对中国美食背后文化故事的传达上。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一道美食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民俗和地域文化,译者可以通过添加背景信息、运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等手段,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译文中,使外国受众在品味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五)提供背景知识

首先,对于中国美食中的独特食材和烹饪方法,译者需要讲述相应的背景知识来解释它们的特性和重要性。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糯米鸡”,除了将其译为“Sticky Rice Chicken”,译者还可以进一步解释糯米的特性和地位,以及糯米鸡的制作方法与食用场景,让外国受众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美食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其次,提供背景知识有助于传达中国美食背后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以“年糕”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年糕寓意着“年年高升”,英译时可以通过添加背景知识来解释这一寓意,让外国受众认识到年糕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再次,提供背景知识有助于比较不同文化中类似美食的差异,加深外国受众对中国美食的理解。以“火锅”为例,虽然火锅与西方的“Fondue”在烹饪方式和食材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文化背景和食用习惯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将它们进行对比,可以突出中国火锅的独特之处,并引导外国受众去探索和体验这一美食。

最后,可以通过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及传说来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增强中国美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东坡肉”,讲述其与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渊源和传说可以增强美食的趣味性,让外国受众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饮食英译研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2023KY1986)。

作者简介:刘元粉(1987-),女,汉族,甘肃平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舌尖英译外国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社会科学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译
外国公益广告
中外文摘(2017年16期)2017-07-31 23:35:58
舌尖上的创意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公务员文萃(2013年5期)2013-03-11 16:08:36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环球时报(2010-01-08)2010-01-08 11:24:02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