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郭超萍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护理中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与我院就诊的100例斜视矫正患儿临床资料,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为个性化心理护理组和常规化心理护理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眼压、视力、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个性化心理护理组患儿焦虑、紧张、恐惧、疾病不确定感占比均低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P<0.05)。个性化心理护理组患儿眼压、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视力、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P<0.05)。个性化心理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P<0.05)。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降低眼压,减轻疼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心理状态;眼压;视力
儿童是斜视的高发人群,在眼科较为常见。近年来,斜视发病率日益提升,危害了患儿眼部发育,对其外在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1]。斜视矫正术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儿童具有低下的遵医行为能力与自我约束力,同时在面对陌生环境时极易产生恐惧感,术后可能会疼痛剧烈、无法视物,这些均会加重患儿应激反应,从而促进一系列不良情绪的产生,对临床顺利实施护理措施造成不良影响[2]。个性化心理护理依据不同患儿的心理特征,对其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将个体化心理护理提供给患儿,能够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改善,为患儿康复提供有利条件[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与我院就诊的100例斜视矫正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护理中个性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3年2月与我院就诊的100例斜视矫正患儿临床资料,依据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为个性化心理护理组和常规化心理护理组,每组50例。个性化心理护理组女23例,男27例;平均年龄(15.23±2.46)岁;斜视类型:垂直斜视17例,非调节性内斜12例,部分调节性内斜7例,先天性斜视7例,共同性斜视7例。常规化心理护理组女24例,男26例;平均年龄(15.65±2.28)岁;斜视类型:垂直斜视16例,非调节性内斜11例,部分调节性内斜8例,先天性斜视8例,共同性斜视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斜视的诊断标准[4];均经斜视角检查、屈光检查、眼外观检查等确诊。排除标准:有其他系统疾病;存在手术禁忌症。
1.2 方法
1.2.1 常规化心理护理组
术前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儿体位、用药、饮食等;术中依据斜视矫正术流程对手术实施进行配合,依据患儿症状、主诉,将有针对性的护理提供给患儿;术后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积极预防。
1.2.2 个性化心理护理组
(1)术前心理护理:术前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患儿的人格特质进行详细测评,从其性格爱好、基本情况等多方面记录,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对分数进行准确统计,然后依据分数将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制定给不同人格特质的患儿。如果患儿为内外向型,则积极与其交流,适当鼓励患儿,使其对治疗进行主动配合,并将玩具提供给患儿,让家长陪伴其一同向手术室进入。如果患儿为精神质,则积极关爱患儿,对其行为与心理变化进行时刻观察,使患儿的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对和其争执的现象进行严格避免。如果患儿为神经质,则耐心与其交流,将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给患儿及家长,并将手术流程说明、成功手术案例给患儿及家长,督促患儿家长多陪伴患儿,也可以将儿童故事书、玩具等提供给患儿,从而将其注意力分散。
(2)术中心理护理:在患儿向手术室进入后,对其应用安定药物,以缓解紧张感。多用鼓励性语言肯定患儿,并用加油动作肯定患儿,使其有效配合,为麻醉进行提供有利条件。术中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及时采取个体化的措施加以处理。
(3)术后心理护理:术后依据麻醉药复苏时机,应及时为患儿镇痛,保持轻柔的护理动作,鼓励患儿用力呼吸,允许家长在病房陪伴患儿,使其情绪保持稳定。督促患儿多卧床休息,将摆动头部的次数减少。
1.3 观察指标
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眼压、视力、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心理状态包括焦虑、紧张、恐惧、疾病不确定感。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总分0~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治疗依从性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5]。家长满意度分为不满意、较满意和很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个性化心理护理组焦虑、紧张、恐惧、疾病不确定感占比均低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个性化心理护理组家长满意度为92.00%,高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的7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眼压、视力、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比较
两组护理前眼压、视力、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心理护理组护理后眼压、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视力、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P<0.05)。见表3。
3讨论
儿童斜视矫正术具有较短的时間,但是需要精准操作,术中需要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完全制动。由于患儿缺乏成熟的年龄,因此极易有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产生,对患儿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常规化心理护理通常采用模式化心理护理,没有给予患儿的人格特质以充分重视,缺乏理想的护理效果[6]。个性化心理护理具有针对性,能够对患儿的积极行为与正性情绪进行正确引导,充分重视其人格特质,提高护理专业化和个性化。
有研究表明[7],与常规化心理护理相比,个性化心理护理更能降低斜视患儿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遵医行为优良率和家长护理满意度。也有研究表明[8],个性化心理护理儿童斜视矫正术患儿,能够使患儿的心率和血压保持稳定,对其焦虑情绪进行改善,将患儿的遵医行为提升,为其术后尽可能快地恢复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个性化心理护理组患儿的焦虑、紧张、恐惧、疾病不确定感占比均低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说明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对斜视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为患儿康复提供有利条件。个性化心理护理核心为患儿的人格特质,并据此制定与患儿特性相符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此外,个性化心理护理组患儿眼压、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视力、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術前访视中,依据患儿身心特征个体化疏导其负性心理,能够对患儿术前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为临床顺利开展手术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个性化心理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常规化心理护理组。个性化心理护理强调术前心理护理的强化,护理人员采用专业交流技巧与患儿进行个体化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儿童斜视矫正围手术期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降低眼压,减轻疼痛,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刘丹.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围术期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1,45(18):1944-1945,1948.
[2]曾德兰,邓琳琳.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围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15):1997-1999.
[3]谢天娇,张秀丽.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斜视矫正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22,31(11):93-95.
[4]李静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斜视儿童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141-142.
[5]张楚华,余秀迎,李德华.全程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儿童斜视手术的应用价值[J].贵州医药,2019,43(1):146-149.
[6]舒娅,何吕福,王晓华.儿童斜视术后复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措施[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5):3607-3608,3609.
[7]薛朝华,罗汉萍,罗婧,等.斜视患儿个性特征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9):3008-3009.
[8]张敬维,韩梅,关颖,等.儿童斜视手术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