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英丽
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教育与正念认知训练护理联合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接收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教育与正念认知训练护理,比较两组精神病性症状和心理健康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阳性、阴性、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兩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教育与正念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团体教育;正念认知训练;心理健康;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是指个人的感知觉、情感与行为的异常,属于一种精神障碍,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导致患者反应迟钝、行为退缩,甚至导致智能衰退和精神残疾,损害认知功能[1]。常规护理中在教育和认知干预方面存在不足,不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干预效果不佳,影响患者身心状态改善效果[2]。团体教育将患者划分为护理小组,进行集中性、针对性、科学性的宣教,利于患者融入集体环境,而且联合正念认知训练可促使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事物的感知方面,拒绝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身心状态改善[3~4]。本研究旨在探讨团体教育与正念认知训练护理联合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我院接收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4.85±4.06)岁;病程0.5~4年,平均病程(2.42±0.91)年;教育年限7~20年,平均教育年限(12.75±2.11)年。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4.79±4.01)岁;病程0.5~5年,平均病程(2.51±0.94)年;教育年限7~21年,平均教育年限(12.87±2.0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讲解其他相关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观察治疗后的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及时针对性处理异常。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团体教育与正念认知训练
(1)组建护理小组:组建精神分裂症团体护理小组,展开团体心理辅导、健康教育、正念认知训练的培训,小组成员需充分掌握团体教育和正念认知训练的理念、方法,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及康复进展,考虑其护理需求,共同商定护理目标,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完成8周团体教育与正念认知训练,组建为5例患者为1组的团队展开,每周1次。
(2)团体教育:第一阶段(第1次)主题为“接纳与认同”,引导患者相互认识和介绍,分别讲述患病、就医的经历,了解患者生活、社交中的困扰,分析患者的共性问题,展开健康教育,设置团体契约和小组目标,重建和强化积极心态。第二阶段(第2、3次)主题为“建立积极信念”,引导患者回顾上次教育内容,指导其正视自身情绪,了解负面情绪的根源,识别诱发压力的情景,引导患者掌握构建压力情境下的想法、行为,并引导其进行放松训练,鼓励患者勇敢表达积极信念的宣言,增强自信。第三阶段(第4、5、6、7次)主题为“行为改变”,引导患者回顾上次教育内容,讲述自身心理和生活的变化,肯定患者病情的改善;并指导小组成员发现问题,共同探索有效行为改变的方法,识别和改变扭曲的思维,采取心理教育和社会训练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行为,纠正思维内容;第四阶段(第8次)主题为“必胜”,总结前三次的教育内容和病情改善进展,激发患者的积极信念,主动与压力抗争,主动解决问题,增强自信[5]。
(3)正念认知训练:各组成员每周展开1次小组集体训练,第1周展开理论知识宣教,讲解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正念认知训练的重要性,了解正念认知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第2周指导患者身体扫描,在安静舒适的环境,指导患者仰卧位全身心放松,闭上双眼调节呼吸,平静思维下从脚趾开始,持续到头部依次进行身体扫描,不带任何思维,感受身体知觉,保持呼吸和身体放松。第3、4周进行正念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坐位下感知呼吸,集中注意力,体会当前的想法和情绪,若出现强烈的情绪需观察情绪老远,感受情绪减弱。第5、6周进行步行冥想训练,指导患者缓慢行走,感受脚掌与地面接触时的状态,感受重心转移的状态,移动过程自然呼吸,持续10~15 min。第7、8周进行正念瑜伽训练,在瑜伽中纳入正念,于不同动作体位中感受身心变化。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精神病性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评估,共30个条目,阳性症状(7~49分)、阴性症状(7~49分)、一般精神病理(16~112分)、总分(30~210分),分数越高越严重。
(2)比较两组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7]评估焦虑情绪,共20个条目,50分及以上为焦虑,分数越高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8]评估抑郁情绪,共20个条目,53分及以上为抑郁,分数越高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精神病性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阳性、阴性、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复杂,与遗传、大脑结构、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发病后需及时就医治疗,一般采取抗精神病药物及心理社会支持治疗。而进入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病情趋向稳定,其自我认知逐渐提高,产生羞耻感和明显心理压力,因此需重视此阶段的护理服务。常规护理虽然由专业心理师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但对其实际需求的评估不足[9]。
团体教育和正念认知训练主要是将多名患者组建为整体完成干预,利于患者融入集体的环境中,主动与医护人员、其他患者相互交流,及时了解其他患者的康复效果,建立康复信心,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阳性、阴性、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团体教育与正念认知训练促使患者精神病性症状进一步改善,提高病情控制效果。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导致精神病性症状加重,需要其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和积极的信念,而团体教育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引导患者在小组内进行回忆和表述,利于其正确认识自身问题,了解其他患者面对相同问题的处理对策,反思和解构问题,探索适宜自己的处理方式,提高认知水平[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阳性、阴性、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团体教育与正念认知训练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心理负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团体教育组织患者在小组内分享、聆听、观察及回应,利于其重构自我认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社交压力,建立正确积极的行为[11~12]。
综上所述,团体教育与正念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李保芹,谭一冰.正念减压联合团体健康教育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0):3695-3698.
[2]卞美娟,李建华,王晓娥,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渡期护理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2,37(21):23-26.
[3]何炳芳,黎清俏,陈婵嫒.精神分裂症患者语义距离与认知功能关系分析及正念认知训练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3):98-100.
[4]刘璇璇,张李斌,刘峥,等.正念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制控制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2,20(1):138-144.
[5]赵靖平,施慎逊.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6]司天梅,杨建中,舒良,等.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45-47.
[7]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8]张庆娜,李惠萍,王德斌.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在癌症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4.
[9]吴红英.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1):2125-2127,2129.
[10]耿晓娣,李玉华,刘筱雯.改良式“重返社区技能训练”联合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知觉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2,33(22):2962-2966.
[11]陈晓昕,陈建,占家铣.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联合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30):144-147.
[12]李秀灼.放松训练联合心理护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9):1763-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