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阳
一、教学背景
核心素养倡导的是教学与学生个人成长的紧密结合,强调以学生为本,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应用技能。这样的转变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探索與核心素养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不同,现在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和体验,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场景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其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境化教学作为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中的一种,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互动和体验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情境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理解其在现实中的应用,还能通过合作交流、问题探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社交和协作技能。要想有效实施情境教学,教师需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并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探讨解决方案。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环节一:生活场景映射,小数概念呈现
师:在购买物品时,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找零的经历?
生A:上次我去超市,用100元买东西,收银员给了我一些硬币,包括5角的。
师:非常好。在这类场景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小数。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小数的知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环节二:启发式提问,认识小数
师:大家能否告诉我,什么是小数?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生B:小数就是带有小数点的数,如1.23或者π的值3.14159……
生C:小数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诸如度量长度、重量、体温等,也用于表示货币金额。
师:答得很精彩!小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小数。
环节三:实物展示,小数直观感知
师:为了更直接地让大家体验小数,我带来了测量工具——卷尺。请大家观察卷尺上的刻度,并指出哪些是小数。
生D:我注意到,卷尺上除了整数刻度外,还有1.5厘米、2.8厘米等小数。
师:正确。卷尺上的小数刻度能帮助我们精准地测量物体。通过小数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使用这类工具。
环节四:学习目标明确,总结导入
师:大家通过刚才的讨论和实物观察已对小数有了基础认识。接下来,我们将深度挖掘小数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五:思考问题,触发探究
师:请思考一下,为何小数在生活中这么关键?小数有什么独特之处?
生E:小数能够精确地表达各种物理量,因为它能够细分到无限小。
生F:它还简化了货币金额的计算,使我们购物时能更便捷地计算价格。
师:很好,同学们,小数的这些独特之处将在后续课程中详细学习。现在,请翻开课本,让我们正式开始探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二)探索发现:互动式学习,引导发现
环节一:小组合作,探讨小数的实际意义
师:请两人一小组,选取教室内的物品,用尺子测量其长度,并记录数据。
生A:我们测量了桌子,长度为2.5米。
生B:黑板长度我们测量的是3.1米。
师:在测量过程中,小数的出现是怎样的?请用自己的话谈谈小数的意义。
生C:小数提高了长度表示的精确度,如2.5米显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生D:是的,小数能让测量更准确,如3.1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环节二:引导归纳,掌握小数的特性
师:大家探讨一下,小数有哪些特性?
生E:小数点后数字的多少反映了精确度,数字越多,精确度越高。
生F:小数能无限分割长度,2.5米可以表为2.50米,甚至是2.500米。
师:非常好!小数的这些特性对我们的测量活动非常重要。
环节三:动手实操,深入理解
师:请大家将测量的长度用小数表示,并计算其差值。例如,物品一长2.5米,物品二长3.1米,则差值为0.6米,表示成小数是0.600米。
生G:我们组的物品长度是2.5米和3.1米,差值是0.6米,即0.600米。
生H:我们组的物品长度分别是2.8米和2.2米,差值同样是0.6米,表示为0.600米。
师: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小数在测量中的哪些作用?
生I:小数让我们能准确表达测量值,了解物体长度的细微差别。
生J:小数还有助于比较物品长度,即使整数相同,小数不同也显示了差异。
环节四:综合总结,思维拓展
师:我们探究了小数的意义和特性。想一想,小数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用途是什么?
生K:购物时货币找零,如花费100元,可能找回3.7元。
生L:物理实验时,如测量质量、体积,用小数表示为1.2克或2.5立方厘米。
师:很好,小数的应用场景确实很广。接下来,我们学习小数计算及相关概念。
(三)概念建构:理论阐述,深化理解
【理论介绍】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现在,我们来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概念。首先,小数是什么呢?
生A:小数是比整数更精细的数,可以用来表示不足一个单位的部分。
师:非常好。小数确实用来表示整数以外的部分,它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构成,中间用小数点相隔。让我们看看数轴上的这个图表,我们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小数点后一位、两位的数字?
【数轴演示】
■
图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操作数轴,将不同的小数点位数的数映射到数轴上,帮助学生形成直观认识。
生B:老师,我发现小数点后每多一位,数就分得更细。
师:是的。小数点后面每增加一位,我们分割的单元就更小,表达得就更精确。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有谁可以告诉我它们之间的关系?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生C:我觉得小数就像分数一样,可以表示整数之间的数。
师:很好,小数和分数都可以表达非整数的值。分数是用分母和分子的形式来表示,而小数则用小数点来分隔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比如,■也可以写成0.5,这是因为每位小数都是分数的一部分,0.5实际上就是■。现在,我们来理解小数的性质,如它的密集性。谁能解释下密集性是什么意思?
【性质探究】
生D:密集性是不是指小数之间没有间隔,它们是连续的。
师:完全正确。小数是连续的,这意味着任意两个小数之间,总有其他小数存在。这个性质说明了小数可以无限细分,而我们前面测量物体长度时就应用了这一性质。此外,小数还有顺序性、稳定性等性质,这些性质保证了我们能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小数,并在计算中准确使用它们。
【讲解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重要性质。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讨论了哪些内容?
生E: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构成,了解小数点的作用,还探讨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以及小数的密集性和其他性质。
师:很好,大家听得很仔细。小数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掌握了它,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都能更好地应用数学工具。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如何运用小数进行计算。
(四)实践应用:创设情境,应用所学
【情境一:市場购物体验】
师:让我们来创设一个活动情境,假设你在市场上购物。假如你要买的商品标价为1.8元、2.5元和3.2元。请尝试计算出总共需支付的金额。
生A:老师,我将元转成角来操作。1.8元相当于18角,2.5元是25角,3.2元是32角。合计购买商品共需支付75角。
师:很好!通过这个练习,我们掌握了如何将元换算成角以便计算商品金额。
【情境二:记录体育比赛成绩】
师:学校将要举行一场篮球赛,我们需要记录选手的得分。请用小数形式表示成绩,并计算两名选手的平均分。
生B:甲选手得了22.5分,乙选手得了24.8分。他们的平均分是(22.5+24.8)÷2=23.65分。
师:做得好!在体育比赛中,使用小数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选手的表现。
【总结反思】
师:我们刚才通过几个活动情境,将小数的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现在大家能总结一下我们是怎样运用小数的吗?
生C:在购物活动中,我们用小数来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总付款。
生D:在体育竞赛中,我们用小数记录选手的分数,计算平均得分。
师:很好,我们发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非常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希望大家平时能多注意小数的应用,发掘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应用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活动情境,如市场购物、科学实验和体育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理论知识,从而增强了他们对小数概念的了解和使用技能。这些练习不仅增强了学生对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的感知,还为他们未来深入学习小数的运算方法及更多相关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梳理要点,提升效果】
师:刚才的分享和问题解答让我了解到大家在实践中都有所成长。希望你们继续用心,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中。
在反馈与调整阶段,教师评估了学生如何将小数应用于真实情境,并关注他们的进步与疑问。通过这种交流和答疑,学生巩固了知识并提升了学习成果。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日后更有效地应用小数,同时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教学反思
在此次的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具备显著效果。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学生能够将数学概念与日常经验相结合,增强了学习的相关性和应用价值。互动式教学环节,如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教学实践中仍有改善空间。诸如在应用场景上,可能局限于几种具体例子,并未涵盖更多的领域。这可能限制了学生对小数在各个领域应用的理解。此外,对于小数深层理论知识的讲解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学生能够对这些复杂概念有更全面的理解。针对复杂的小数理论,教师可以设计更加深入的学习活动,如项目探究、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魏家庄小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