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单元阅读机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2024-05-29 19:22张雯佳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论据辩论课文

张雯佳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革新并建立大单元阅读机制,助力学生语文思维提升,这对其以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走马观花,难以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如果盲目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就达不到锻炼学生语文思维的目的。因此,在推行大单元阅读的基础上,教师也要酌情做好引导工作,设计阅读任务,引出矛盾冲突的“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思辨中升华语文思维。我从四个角度论述建立大单元阅读机制的策略,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思辨契机,让他们在深度的思辨中提升思维能力。

一、设计阅读任务,寻找论点

小学生阅读经验和能力都相对有限,如果教师直接提供材料供其阅读,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落实大单元阅读教学计划之初,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设计合理的驱动任务,为思辨活动的开展打基础。

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与人的相处”,包括《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风娃娃》等课文,我给学生设计了以下任务。

1.通读四篇课文,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述。2.对比四篇文章的情节,思考人与人该如何相处。3.对于文章传递的信息内容,同学们是否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以往,学生阅读课文,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个热闹,至于自己到底读到了什么,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几乎很少进行思考。这样不但降低了阅读的效果,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设计大单元驱动任务,给学生指明了具体的阅读方向,能让学生在读和思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上述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提炼课文内容,并在概述的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做到将信息描述清楚;第二个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对比四篇课文提到的“相处”方式,从而引出大单元主题——“相处”;第三个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间接引出矛盾的“点”,通过总结建立思辨的契机,为接下来开展辩论活动铺筑道路。

初次开展大单元阅读,学生会觉得阅读量太大,心生畏难情绪。教师通过设计阅读任务,不仅让学生的大单元阅读有了方向,也降低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查找资料,收集论据

课堂“思辨”活动的开展不能一味地按照“我认为……”来进行,而是要立足于特定的论证之上。所以,在学生进行大单元阅读找到论点之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搜索引擎或书籍杂志等,查找有用的论据。这样一来,学生便能经历“查找+分析+提炼”的实践过程,由此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有的学生学习《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两篇课文,提炼出论点——“与人相处的时候要真诚,实事求是,不能斤斤计较。所以不能学习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针对这个观点,其他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对狐狸的抨击,我是不太认同的。试想一下,如果狐狸当时没有说谎,老虎就会吃掉它。那么,在性命攸关的时候,还要盲目地坚持不说谎吗?”

就这样,随着“争执”的出现,学生引出了一个论点——“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是否必须要真诚相待”。随后,针对不同的观点,我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辩论。

1.甲组学生认为“人与人相处必须做到真诚”。2.乙组学生认为“需要变通”。

在论点被确立之后,我要求两个小组在课下收集论据。当然,為了提高学生的查找效率,教师需要给他们普及论据的概念和分类。学生在找寻论据的同时也要做好信息的整合工作,锻炼信息的归纳能力。

三、课堂辩论,总结知识

在学生展开课堂辩论期间,教师不能随意插手,但也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做好观察工作,重点观察学生表达时是否具备清晰的逻辑,是否可以将观点说清楚,是否乱用论据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也能为之后的教学提供精准的数据,让指导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将话题逐步回归单元人文主题,帮助学生深度了解“相处”的概念,在拓展性思辨的基础上提升语文思维。

甲、乙二组在辩论的过程中,引用了诸多的论据。当辩论接近尾声时,我适时总结活动,并列举以下实例。

1.在考试的时候,如果好朋友问“这道题你会不会?”我们会实事求是地告诉他“我会”。但是如果好朋友说“给我抄一下”,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2.每次和朋友一起吃美食,如果朋友问“最后一块你还想吃吗”,你明明非常想吃,但朋友也很想吃,这时你会怎么做?3.人与人的相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分析上述三个问题时,学生不但要结合辩论中总结的内容,同时也要回顾课文的主题思想。这样的训练,打破了“真诚”的束缚,学生更深层地理解了“人与人的相处”,有助于建立正确的“三观”。

比如,第一个问题,在秉持“真诚、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说“这道题我会”,同时也要告诉朋友“但是不能给你抄,因为考试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又如,第二个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告诉朋友“我也很想吃,但你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更愿意让给你吃”。最后,学生总结第三个问题,梳理大单元的主旨思想,以此达到训练语文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拓展练习,锻炼思维

小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讲究的是循序渐进,单纯地通过几次大单元阅读还无法达到最终的目的。每次完成大单元阅读后,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期间提炼的某些观点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比如,学习《狐假虎威》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朋友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真诚”;学习《风娃娃》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我认为,也要思考这样做对对方是否有帮助,还要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和处境,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探究任务: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反映了这一道理呢?我们又该如何做?

上述拓展性任务,打破了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从单元课文学习延伸至现实生活,进一步学习“人和人相处”的方法。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大单元阅读落实思辨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进一步开发大单元阅读活动,结合学情合理设计驱动任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辨机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论据辩论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