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倩
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作为水稻生产的重大威胁,对水稻作物造成巨大的损害,影响粮食安全。稻纵卷叶螟主要通过卷曲水稻叶片,并在内部取食造成损害,从而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水稻产量。而水稻螟虫则更倾向于侵害稻叶的叶脉间组织,造成叶片透明化,俗称“白叶”现象,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随着传统化学农药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害虫抗性问题逐渐加重,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害虫管理策略。水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防治技术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农药控制转移到了包括生物防治、农艺措施、抗性品种培育等综合防治技术的开发。
一、水稻稻纵卷叶螟及水稻螟虫的为害特点
1、水稻稻纵卷叶螟的为害特点
水稻稻纵卷叶螟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特征是幼虫卷食叶片,成虫则为夜行性蛾类,具有较强的活动和繁殖能力。症状表现为受害初期水稻幼虫挟食叶片表皮,造成叶片表面呈现出银白色斑驳,随后幼虫在叶片中间或下部切割叶片,造成叶片横向卷曲,形成管状。若严重时,幼虫会挟食多数叶片,导致植株缺乏光合作用面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甚至致使植株死亡。传播途径方面,稻纵卷叶螟以卵的形式在田间进行传播。雌性成虫多在夜间产卵,将卵产在叶片上,尤其倾向于选择新叶和嫩梢。卵经过孵化后,幼虫便开始为害作物。此外,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一定迁飞性,能够飞行感染周围的水稻田,导致害虫快速扩散。危害方面,稻纵卷叶螟幼虫的为害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阻碍植株养分的合成与运转,最终反映在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下降。卷叶行为使叶片内部湿度增大,为病菌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进一步增加了植物感染病害的风险。此外,幼虫在卷叶中排泄物积累,会造成植株受到更多的生理上的压力。由于稻纵卷叶螟能够进行多代繁殖,一年内可产生多代后代,因此其危害程度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够快速提升。在危害程度上,初期为害通常并不明显,但随着世代更替和幼虫数量增多,后期危害表现显著。极端情况下,稻纵卷叶螟的大面积为害甚至能造成全田歉收,对水稻的稳定产量构成威胁。
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生活习性决定了其为害特征显著,而其危害对水稻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直接影响,以及其传播速度快、适应能力强,都是此虫害较为棘手的原因。
2、水稻螟虫的为害特点
水稻螟虫通常指的是粘虫、二化螟、三化螟等稻螟虫害。症状方面,水稻螟虫主要通过幼虫侵入水稻,取食水稻茎内组织,造成水稻受伤。幼虫入侵后,可形成明显的心叶枯死现象,俗称“死心”或“白头”。此外,螟虫幼虫在茎秆内取食,导致穗颈节下部被吃空,影响水稻的输送功能,最终造成水稻秆倒伏,即出现常说的“倒伏病”。受害后的稻穗不能正常抽穗,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传播途径方面,水稻螟虫的传播主要靠成虫的飞行和迁移。成虫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特别是在夜间环境条件适宜时,可以跨越较长距离扩散至新的水稻田,完成产卵。卵孵化成幼虫后,又继续在水稻田内取食和发育,形成新的危害。此外,进行田间管理活动时,如插秧、施肥、灌溉等,也可带动螟虫卵及幼虫在水田间的传播。在危害层面,水稻螟虫的危害使得受害水稻的生产力大幅下降。水稻受害后,其产量和品质将会受到影响,导致经济损失。严重时,螟虫可能造成水稻全田倒伏,减产幅度可达30%-70%。此外,茎秆被害后易感染细菌、真菌等病原,进一步加剧了水稻的损失。水稻螟虫的危害还表现在它的繁殖潜力极强,一年可以有多代发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螟虫的繁殖速度加快,容易形成大规模的暴发,增大防控难度。
二、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技术分析
1、化学防治
稻纵卷叶螟的化学防治,常采用不同种类的杀虫剂进行干预。首先是有机磷类杀虫剂:如敌百虫(毒死蜱)、甲基对硫磷等,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此类药剂作用快,价格相对便宜。但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有较大影响,容易导致抗药性发展。实际施用中农户可根据具体药品说明施用,通常每公顷用50%敌百虫乳油1000-1500ml。其次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快速杀等,主要通过触杀作用,对昆虫神经系统产生中毒。该类药剂安全性较高,对人畜相对安全,对自然天敌影响较小,环境残留期短。但价格较高,抗药性发展较快。施用方面,不同产品有所不同,如2.5%快速杀水剂每公顷用量大约200-250ml左右。最后是生物源杀虫剂:包括阿维菌素、多杀菌素等,来源于微生物,对螟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此类药剂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的影响较小,抗药性发展较慢。但作用周期较长,价格较高,施用时期和方法要求严格。以阿维菌素为例,农户施用时可使用1.8%阿维菌素水苯悬浮剂按每公顷1500-2000ml使用。
为提升化学防治效果,农户应按照药物的推荐剂量和使用说明施用,避免超剂量或低剂量使用以减少抗药性发展和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定期更换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依照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与阈值,以及田间监测情况,及时进行防治。再辅以农艺措施,如深翻休田、合理密植、适时排灌、平衡施肥等,降低螟虫种群密度。结合生物防治、性诱剂诱杀、农艺措施、阻虫网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管理,减少对化学杀虫剂的依赖。
2、生物物理防治
水稻稻纵卷叶螟成虫体长约9-11mm,翅展20-25mm。幼虫以水稻叶片为食,造成叶片卷曲,严重时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导致产量降低。防治稻纵卷叶螟主要采用物理和生物结合的方法,从而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首先,培育和推广抗虫品种,选择对稻纵卷叶螟有抗性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可直接降低害虫对作物的危害,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其次,通过调整作物种植时间和种植品种,打乱害虫的繁殖和侵害周期,从而减缓害虫数量的增长。也可使用性信息素诱捕成虫。稻纵卷叶螟的雄蛾对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极为敏感,可通过设置性信息素诱捕器,在水稻生长季节诱捕雄蛾,以减少成虫的交配和产卵,进而降低下一代害虫的数量。并采用光诱法,利用稻纵卷叶螟对特定波长光线的趋性,晚上在田间设置光源,吸引成虫,并通过粘板或水盘等设施捕捉成虫。
同时,生物防治方面,农户可利用天敌防治,如释放茶褐卷叶蛾茧蜂来寄生稻纵卷叶螟的卵,有效控制初期的害虫数量。还有病原微生物防治,比如绿僵菌和芽胞杆菌等具有专一性的病原微生物能够感染并杀死稻纵卷叶螟。
除此之外,农艺措施的调整同样是防治的重要环节。适时播种和适宜的密度可减少稻纵卷叶螟的栖息空间,提高自然天敌的捕食效率。另外,合理施肥尤其是减少氮肥的过量使用,能够抑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
三、水稻螟虫的防治技术分析
1、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螟虫的关键在于科学使用农药,合理布局施药时间和施药方式。市场上可选用的针对螟虫的农药包括酰肼类、二氢吡啶类、酰胺类等。在选择农药时,应优先考虑对作物安全系数高、对人畜毒性低、对环境污染小的品种。同时,应注重农药的抗药性管理,避免连续使用同一种或相同作用机理的农药。
酰肼类农药,例如啶虫脒和吡虫啉,主要作用是作为神经毒剂,对虫害的神经系统干扰产生杀虫作用。通常,啶虫脒的推荐用量为每公顷25-50g有效成分;吡虫啉的推荐用量则为每公顷15-30g有效成分。喷施方法包括叶面喷洒和水面喷洒两种,一般会选择在螟虫活动较为频繁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叶面喷洒时,要求均匀覆盖到叶片背面,水面喷洒应保证药物与水面充分接触,形成药膜。
二氢吡啶类农药,如噻虫嗪和啶虫脒,它们具有较好的内吸性和触杀作用。喷施时的推荐用量为每公顷30-60g有效成分。使用这类农药时,要遵循防治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通常在虫口密度高的时候使用,结合虫情监测数据进行施药。应在水稻抽穗前后进行喷药,最好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以提高药效。
酰胺类农药,比如氟虫腈和氯虫苯甲酰胺,是较新型的高效低毒农药,广泛用于防治水稻螟虫。氟虫腈的推荐用量大约为每公顷15-30g有效成分,氯虫苯甲酰胺的用量则为每公顷20-50g有效成分。使用时同样要注意喷洒均匀,尽量做到无死角,促使药物充分接触到虫体。该类药剂善于通过茎叶处理,被作物吸收后对害虫产生极佳的防控效果。
无论使用哪一类农药,重要的是要遵守“三防”原则(即防大流行、防抗药性、防污染),并严格遵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施用。使用化学农药时,应做到适量、及时,避免过量或错误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应注意不同药剂的安全使用间隔,确保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控制螟虫宜在其为害初期进行,即一代螟发生峰期,依据当地实际发生情况,一般第一次用药在5月份插秧后30天左右,后续视螟虫发生情况和田间监测结果定。施药应尽量避开强烈日照和大风天气以及雨后立即的施药时机,以保证药效和降低药剂流失。常见的施药方式包括喷杆喷雾、背负式喷雾器和无人机喷洒。无人机喷洒由于能高效覆盖大面积且减少人工投入,日益受到农户欢迎。使用农药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以确保施药人员的安全。施药后,应遵循农药的安全间隔期,通常从施药到收获之间需经过一定的天数,这样可以保证农药分解到安全水平。
2、生物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的优点在于对环境友好,不会引起害虫对药剂的抗性,且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较小。水稻螟虫成虫对特定颜色有偏好,例如黄色和绿色。通过在田间布置相对应颜色的挂板,板面涂上粘性物质,能够诱集并粘附成虫,从而减少虫害发生。同时在田间利用结构性障碍,如在田埂周围安装塑料薄膜或使用悬垂式的障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害虫进入稻田,减少其稻田内的分布和繁殖。采取合理的插秧密度、水稻品种选择和播种时间等农艺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螟虫的为害。密植会增加稻田的湿度和温度,不利于螟虫成虫的活动。选择对螟虫具有较强抗性的水稻品种也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防控方式。通过建造透明或半透明的塑料膜隧道覆盖在幼苗上,这能够形成物理屏障,隔离外来的螟虫,减少受害。待幼苗长成后撤除膜隧道,此举在早期可以有效保护幼苗不受螟虫侵害。也可以通过改变灌溉方法,形成干湿交替的水稻栽培環境,既可改善稻田微环境,又可抑制部分土生性害虫的繁殖和活动,对螟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农户在田间留有地头、水渠和树篱等天然景观,为自然敌害生物提供栖息环境。自然敌害生物,如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等可以对螟虫的幼虫和成虫起到很好的生物控制作用,而物理措施对这些益虫影响较小。
四、水稻稻纵卷叶螟及水稻螟虫的综合防治
1、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
病虫害监测系统的构建包括固定监测点的设立,监测点要选择在典型农田内,具有代表性的稻田面积内,确保所搜集数据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在每个监测点,需安装诱虫灯和设置标准稻田小区,用以捕捉成虫和观察虫口密度。通过定期和系统的样本调查,获取准确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样本调查需要覆盖整个种植周期,并与防治关键期结合起来,如水稻抽穗前及抽穗后,需要进行更为频繁的监测。样本调查包含查田记录害虫发生的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等多个生育时期的情况,并注意害虫在各个发育阶段的密度变化。可运用信息化手段,比如安装监测设备,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通过设备记录成虫飞行活动模式,幼虫发育期和数量,籽粒受害率等关键指标。监测数据需要实时更新,以保证能及时反映病虫害发展趋势。数据收集之后,监测人员应及时进行经验判断和科学预测。依靠专业知识,结合历年数据和现场观察情况,对病虫害的可能暴发进行评估。监测系统中应包含分析模型,根据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害虫的生活史特征进行害虫发生、发展的预测。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和预测模型,及时向农户发布病虫害发生的预警信息,提示农户采取合理的农艺措施和适宜的化学防治手段,以期达到防治优化和成本最小化。预警信息发布通过移动电话短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等途径,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达。
2、选用抗虫害强的品种
选育和推广抗虫性水稻品种,需从水稻的遗传特性出发,挖掘并利用水稻自身的抗性基因。选择含有特定抗虫基因的品种,如Bph1、Bph2等,这些基因能提高水稻对某些螟虫的抗性。并分析水稻的物理特性,有些水稻品种通过增厚叶片、改变叶表面毛的密度等物理特性,让虫子难以取食或产卵。农户实际选择中,首先应了解种植区域水稻稻纵卷叶螟及水稻螟虫的为害情况,明确抗性品种所需具备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抗性品种进行试验,注意要考察品种的生长习性、成熟期、产量以及在当地环境中的稳定性。如果农户不具备试验新品种的能力,可和当地农艺部门加强沟通,咨询专业人员,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水稻品种。此外,在选用抗虫品种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抗性水平:品种之间抗虫性可能有差异,选择高抗性或多抗性品种,能对抗一种或多种害虫。{2}仅依靠抗虫品种可能不足以完全控制害虫,应结合其他农业技术,如合理轮作、科学施肥、水管理等,提高作物的整体抵抗力。{3}生态安全:考虑水稻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减少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综合管理策略的实施能够减少对传统化学农药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未来,还需要持续优化防治策略,考虑到气候变化对害虫活动的潜在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害虫品种。同时,积极推广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使更多的农户能够掌握这些先进的防治技术,确保我国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作者单位:324100 浙江省江山市新塘边镇人民政府)